疫常中 啟發生命自覺

僧大再度停辦自覺營
學僧練習事境中調整腳步
透過網路募新僧

【釋演曉/金山報導】「疫情轉趨嚴重,為維護相關人員健康,第十八屆自覺營取消舉辦。」一月二十四日,甫從期末禪七出堂的法鼓山僧伽大學學僧,正蓄勢待發為三十日生命自覺營開營做準備,迎來的卻是活動停辦的公告。學僧們雖然心中滿是驚嘆與惋惜,但也隨順因緣,立刻開始善後,並於開營日舉行拜願祈福法會,祈願眾生得安樂。

去年(二○二○)第十七屆生命自覺營因疫情取消,今年再度面對無常,營主任果醒法師特別錄製影片,關懷無法參加的學員:「事境不能改變已是苦,若再加上心情的苦,便是雙重的苦。」期勉學員運用佛法來「以心轉境」,便是走在生命自覺的道路上了。總護常乘法師也鼓勵學僧:「你的目標要登到山頂,當開始走第一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步的成功。這個營隊沒有因此而停止,還是有一群人繼續在『生命自覺』。」

擔任女眾副總護的演文法師說,因緣變化不是能預測的,準備的過程中就是一場發現自我和自覺的過程,無論結果如何都很珍貴。連續籌辦兩年卻都突然取消,課程組演保法師分享,雖然錯過護持學員修學佛法的因緣,但希望學員們莫忘初發心、堅固道心,未來一定會在菩提道上相遇。

自覺營停辦,但接引新血輪的腳步並沒有停歇。教務長常啟法師表示,僧大已完成「出離自我.走向十方」的影片,邀請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青年院監院常炬法師、禪堂監院常乘法師,以及在僧大教務處領執的常正法師、常燈法師現身說法,分享在執事中遇到事境的起心動念之間,如何回看出家身分,堅固願心與初發心,扮演好宗教師的角色。期望以法師的生命故事接引更多年輕人認識佛法、體驗佛法,進而種下出家修行的善根,加入僧團弘法利生的行列。

常啟法師表示,生命自覺營雖停辦,新春期間,僧大於五樓副殿設有展示攤位,向走春民眾介紹僧大校園生活;學員也可透過三、四月舉辦的自覺工作坊及返校日,繼續啟動心的自覺。僧大也將在網路上陸續發布「聞思修」系列影片,分享書法禪、動禪及梵唄等僧大養成教育,以及學僧校園生活「僧大.大小事」短片等。加上僧伽大學今年邁入創校第二十週年,四、五月將有一系列「僧大二十週年」影片及巡迴展覽活動,廣邀各界來認識僧大,體驗生命自覺。


▲得知自覺營停辦訊息後,學僧立即進行物資歸還及場地善後,並於開營日舉辦拜願祈福法會。(僧伽大學 提供)

不丹導演─巴沃邱寧多傑講座

重走玄奘取經之路

【本刊訊】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的故事膾炙人口,激發不丹導演巴沃邱寧多傑(Pawo Choyning Dorji)實地重走了一趟玄奘西行之路。一月十三日,巴沃應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之邀,於GC002大講堂主講「鏡頭下的浮光與佛光」,帶來上千張照片與師生分享屬於他的《西遊記》。

參考玄奘《大唐西域記》和傳記,巴沃從西安出發,跟著玄奘的腳步渡過黃河,把文明的世界拋在腦後。沙漠中,他感動於玄奘發下的誓願:「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在敦煌,玄奘當時沒水沒食物,在沙漠迷了路,就在幾乎要放棄時想起發過的願,於是向觀音菩薩祈求,就在菩薩帶領之下,穿越了沙漠。

進入新疆的高昌古國,巴沃說,玄奘受到國王欣賞,希望他留下,娶公主為妻,玄奘為此絕食,求法的精神感動國王,同意幫助他西行,並為他造了寺院,玄奘曾在當地開示佛法。「現在只剩沙漠中的一片廢墟。也許是浪漫的想像,當風吹來,彷彿聽得到玄奘當年講話的聲音。」

穿越天山經吉爾吉斯到喀布爾(今阿富汗),巴沃在巴米揚看到被炸毀的大佛殘跡,想像七世紀時,玄奘進入山谷看到大佛,就像一座燈塔矗立,佛面貼有金箔而閃閃發亮。

到了印度,玄奘首先抵達僧伽尸——佛陀升天說法和返回人間的地方,並走訪佛陀出生的藍毘尼、成長的迦毘羅衛、證道的菩提伽耶、初轉法輪的鹿野苑和入滅的拘尸那羅。來到那爛陀寺,巴沃想起年長的住持戒賢法師淚流滿面,因為他終於等到這位從東方來的僧人玄奘,能使佛法再延續好幾個世紀。

推廣教育中心主任楊坤修表示,自己也很嚮往這趟旅程,但因疫情關係,先用Google map走了一圈。透過導演的鏡頭,讓我們了解旅程之艱辛,更感念玄奘大師求法的願心與恩澤。

DILA新春展示 心靈環保博雅之道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hassa……」2月12日大年初一下午,法鼓山園區五樓門廳傳來吉他伴奏的巴利語禮讚佛陀唱誦,引來許多民眾停下腳步聆聽,這是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在學校文宣展示之外的加碼演出,為歡樂的年節氣氛增添幾許法味。

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法鼓文理學院以「心靈環保」為辦學主軸的博雅教育,現場展出學校簡介摺頁、大學院教育四十週年專刊、酷卡、校刊等,每天都有不少走春民眾駐足觀看。

春節前夕,法鼓文理學院學生會、書畫社也邀集20位外籍法師、臺灣法師、在學同學、畢業校友等,應金山警局、區公所之邀,前往超市賣場前寫春聯致贈北海岸鄉親,法師們現場揮毫作畫,獻上最真誠的祝福,感恩鄉民們一年來的照顧與關懷。

(文/梁金滿.圖/李東陽、法鼓文理學院 提供)

德國交換研修見聞

走訪漢堡大學城日記

◎釋傳持

二○一九年的冬季學期,帶著好奇與緊張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德國漢堡大學(Universitat Hamburg)的交換之旅!一切因緣不可思議,在文理學院的修學過程中,課程的熏陶及師長的鼓勵,都逐漸培養出我對佛學研究的濃厚興趣,進一步促成這次海外參學的殊勝機緣。

漢堡大學亞非學院(Asien-Afrika-Institut)印度西藏學系中,國際觀、語言研讀能力和歷史深度是三項重要的學習指標。在課程裡,除了大量的佛典語言養成,文本閱讀與文本考證(Textual Criticism),特別是校勘本的編輯更是該系的研修重點。以我的選課「哲學與宗教」為例,不論是《大乘集菩薩學論》(Śikṣasamuccaya)抑或《瑜伽師地論》〈菩薩地〉(Bodhisattvabhūmi),皆從貝葉及手抄本著手進行,了解其相關版本的年代與背景。隨後,經過音節確認、翻譯、比對等工作,一步一步細密而嚴謹地編輯、雕琢出校勘本。

除了課程上的學習,透過教育體制與學風觀察,佛教在西方的發展也令我頗有感觸。建立於殖民主義的背景,系所的分類不免難以擺脫體制下的框架。佛教學系並列於印度西藏學系之中,若要尋覓漢傳佛教的蹤跡,則要選修漢學及日本學的課程;若要了解南傳佛教,則需選修泰、緬學系的課程。

如此的現象也反映在歐洲的佛教圈內,在歐洲,佛學是由學術領導,編譯事業與哲學探討仍為西方大眾認識佛教的重要途徑。不同文化框架下的移植與傳承,促成一股介於傳統與現代化之間的拉扯與張力,這勢必是當代佛教學人必須審慎思考及長期關注的課題。

回首這段旅程的點點滴滴,房東Grams夫婦的照顧及幫助,與孩子們的互動,使我沉浸在德國家庭文化氛圍中;學業上,我看到了Prof. Zimmermann上課時的幽默風趣、Prof. Isaacson對梵文唱誦的熱愛、Dr. Krause及Marco同學在課後予我的協助與交流。參學帶來的啟發,不僅打開了我的視野,更使我意識到歷史典籍和史實之間的複雜認同與意識間距。

一路走來,我將這些美好存入心底,在通遲法師的帶領下,我參訪了法師位於德國東部的常住,見證佛教在西方的轉化與傳承;這一年,走過八個國家,遊歷三十五個城市,使我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野突破與成長!

【法鼓書齋】

《法緣.書緣》

翻譯聖嚴師父多本英文著作的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新書《法緣.書緣》於三月出版,本書是繼《我打禪家走過》與《禪思.文思》,於法鼓文化出版的第三本文集,作者自述「本書延續前兩本書中所呈現的法緣與書緣的交會,並與幾位師長的世間法因緣相互映照,共同成為我人生道上的指路明燈。」

全書將近年來與作者生命密切相關的法緣與書緣,依照個人的多重角色,分為「行者之行」、「學者之學」、「作者之作」、「譯者之譯」四部分,反映了個人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而自我認知是「行者」、「學者」、「作者」、「譯者」的「四者合一」身分與意涵也逐漸明朗。書中收錄十四篇文章與訪談,即依四種身分歸類為四輯,包括習禪的修行心得、中譯師父英文著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和文學巨擘恩師齊邦媛、余光中、朱炎、楊牧教授等點點滴滴的因緣回顧、不同角度的訪談。

在〈自序〉中,作者對身分的詮釋是:「行者」不單是人生道上的「旅行者」,也是學佛參禪路上的「修行者」;「學者」不僅是學院中專業知識的鑽研者,更是方方面面的「終身『學』習『者』」;「作者」不僅是撰寫文章與書籍的「文字工作者」,而且是力求效法百丈禪師所示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日日工作者」。


■《人生》雜誌451期3月號

調身調心,以法為藥

延續生命、擁有健康,是有情眾生共同的想望,即使是新冠病毒,也透過不斷變種來延續生命。在全球仍籠罩在疫病之苦的當前,對於身心的免疫力,您「超前部署」了嗎?身體雖是地水火風四大聚合、生滅無常,但善用身體這一道器,認清主客關係,做自己心的主人,它將助您通向圓滿的修行之道。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梅靜軒從佛教醫學看身心調癒方法,指出佛教認為心病的根源在貪、瞋、癡三毒的作用,當心理不穩定,終將透過身體以病痛呈現。曾為佛陀治病、為阿難開刀、為人開腦的耆婆,高明的醫術展現印度佛教醫學的發展,也反映唯有佛陀的法藥,才能讓慧命永續。繼程法師則從禪修角度,提醒給身體最適切的「四食」,藉由修行提供適當、有益的能量來調身、調心,讓生命質變。果興法師、瑜伽老師Niseema、中醫養生老師謝無愁,分享從護念身土不二到農禪智慧,還有日常做瑜伽、練武術、觀呼吸,一切不離心的覺照,當身、心、環境趨近同步和諧,生命將充滿轉化的驚喜,世間也能平安自在。

「韓國佛寺之美」介紹超萌童子像,感受童心一如佛心的純真。「世界佛教觀察」探討西方社會的「後功德佛教」現象,「佛學新視界」防疫偽出國,跟著惠敏法師神遊印尼「婆羅浮屠」,觀想超出三界。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教育文化看板

僧大2021自覺工作坊

.桃園齋明別苑 3/6、3/20(六)
.臺中寶雲寺 3/21、4/25(日)
.高雄紫雲寺 4/24(六)、5/2(日)

【對象】
參加過「生命自覺營」,或經法師推薦想更深入探索自己之40歲以下青年 (各區授課內容不同,可重複報名)
【洽詢】(02)2498-7171分機2351


聖基會2022月曆攝影作品徵件

【日期】即日起,5月31日止
【獎勵】獲選作品除收錄於2022年月曆,並致贈5000元獎金(投稿前,請詳閱簡章)
【洽詢】相關訊息請見聖嚴教育基金會官網

疫常中 啟發生命自覺

【不丹導演─巴沃邱寧多傑講座】
重走玄奘取經之路

DILA新春展示 心靈環保博雅之道

【德國交換研修見聞】
走訪漢堡大學城日記

【法鼓書齋】
《法緣.書緣》

《人生》雜誌451期3月號
調身調心,以法為藥

【教育文化看板】
僧大2021自覺工作坊

聖基會2022月曆攝影作品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