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剃度典禮
發大菩提心 開展新僧命
十五位新戒法師及十九位行同沙彌、沙彌尼 發願荷擔如來家業

▲十五位新戒法師發願弘法利生。(林雅櫻 攝)
【江胤芝/金山報導】「出家戒是一生一世,但我們要發『生生世世頂戴受持僧裝』的願心。」八月二十九日地藏菩薩誕辰,一年一度的剃度典禮於法鼓山園區大殿舉行,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勉勵求度者,在菩提道上誓不退轉。六百多位親友信眾與義工一同觀禮,為十五位新戒法師及十九位行同沙彌、沙彌尼,歡喜祝福。

▲方丈和尚擔任得戒和尚,勉斷惡修善、度一切眾生。
(李東陽 攝)
「第一刀:願斷一切惡;第二刀:願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眾生。」由方丈和果暉法師尚擔任得戒和尚,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擔任教授阿闍梨,與十三位執剃阿闍梨,圓滿剃度、受戒等儀式,氣氛莊嚴攝受。
方丈和尚提醒,出家不是逃避現世、厭離世間,而是為了學習《金剛經》中的降伏其心,將煩惱消歸自心,並經由弘揚佛法,消除眾生的煩惱;出家之後,要放下我執,與僧團一同荷擔如來家業。並勉勵新戒法師發感恩報恩心、大願菩提心、長遠不退心、慚愧懺悔心,與實踐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精神。
退居方丈以「僧僧不息、生生不息;願願相續、燈燈相傳」,期許新戒法師提起願心、住持佛法,讓法鼓山的理念傳承不息。感謝求度者父母慈悲喜捨的布施,退居方丈表示,父母的慈悲淚水,將化為甘露法水,期勉求度者放下世俗包袱,透過象徵戒、定、慧的三刀,剃除無明煩惱,開展慈悲與智慧的僧命。

▲在父母遠距連線的祝福下,俄羅斯籍的演要法師(左二)與同學們一起圓滿剃度、受戒等儀式。(李東陽 攝)
經由僧伽大學的學習,新戒演滿法師修鍊自心、放下習氣,過程中充滿法喜,也更加篤定要走修行路,期盼未來:「承擔起新的身分和更大的責任。」兩年前,演文法師生起了出家的願心,俗家母親鼓勵:「山上修行很苦,但在山下一樣苦!你願不願意讓吃苦變得有意義?」令法師生起信心,就此走入佛門,感恩老菩薩難捨能捨,法師期勉自己:「老實修行,活在每一個當下,讓所有與我相遇的人都感到安心。」
演修法師在八年前經歷至親捨報,開啟對佛教生死觀的認識,並藉由禪修幫助自己面對、消融煩惱,期盼分享佛法利益他人。長期在法鼓山臺南分院護持、當義工的俗家母親陳幼感動地說:「看到子女找到自己的方向,父母的心也就安定了。祝福他精進佛法,未來能貢獻社會。」
橫跨七千公里的祝福
視訊跨越了國界,讓祝福的心,彼此連線!在「辭親出家」儀式中,來自俄羅斯的演要法師,面對一台小小的手機,專注而恭敬地頂禮,網路的另一端,是凌晨四點便起床觀禮的俗家父親,他直呼:「儀程很美、很莊嚴,雖然不知道為何要頂禮父母,但那一刻很感動。」
父親珍藏的佛學書,是演要法師習佛的啟蒙。五年前,接觸法鼓山的禪修之後,便生起出家的念頭:「我找到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我明白要開展自己的佛法智慧。」不畏地域的距離、文化及語言的差異,法師成為僧伽大學第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學僧。
此外,外貌上的不同,也容易受到旁人特殊的眼光,他不斷回到自心,面對並接納生起的感受。雖有諸般挑戰,但法師也發現自己的改變:「面對許多人,讓我的心變得更開放。」
期許將學佛的法喜,化為回鄉弘法的動力,演要法師說:「我希望分享佛法的正知見,幫助大家身心放鬆,減少痛苦與煩惱。」總是給予支持、懷著喜悅看待一切的俗家父親,也真摯祝福:「If you choose this way, you just follow it!(如果你選擇了這條路,就跟隨它的引領吧!)」 (江胤芝)
將光明迴向眾生
剃度典禮這天,演究法師的老菩薩、六位姊姊和同學,特別搭機從馬來西亞前來觀禮。首次探訪法鼓山,俗家母親吳月好由不捨轉為祝福:「看到他在這裡改變很多,身心更健康了,也就放心了。」
在十六、七歲時,由於姊夫捨報,法師開始接觸佛法。在誦經的當下用心祝福,無形中轉化了自己的心。他發現:「誦經不僅是儀式,而是佛法的教導;此外,也看到生命中的苦,源於愛別離。」
在一次參訪中,時任教職的演究法師走進開山紀念館,為聖嚴師父弘法的悲願感動,淚流不止。之後,參加生命自覺營,再度來到開山紀念館,看著師父的影像,他自問:「你在等什麼?」才明白自己想出家。
面對與俗家的別離,演究法師表示,落髮儀式時,原本不敢直視俗家父母,擔心自己落淚。然而,「如果我對佛陀的教導有信心,也應落實到生活中。」他於是默念起佛號,將心中映現的佛菩薩光芒,迴向照耀俗家親人與大眾,期許他們生起對三寶的信心,更期盼自己實現弘法利生的願心。(江胤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