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禪弘法永續師徒緣

於美國隨聖嚴師父學禪的李世娟(Rebecca Li),
曾多次擔任師父出席國際會議的隨行翻譯。
原本對佛法存疑的她,
如今是發願弘揚漢傳禪法的菩薩行者,
過程中,種種因緣如何轉變?且聽她娓娓分享。

◎釋演化


▲釋演化 攝

「 第一次跟聖嚴師父打七是很難忘的經驗,小參時感動地哭個不停,因為我終於找到師父了。」一月十日,法鼓講堂特別講座,邀請經常隨行師父協助翻譯的美國新澤西學院(The College of New Jersey)社會學系副教授李世娟,以「師徒因緣:我與聖嚴師父」為題,帶來一場平實卻動人的分享。

李世娟於一九九五年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除擔任師父的隨行翻譯外,亦協助《雪中足跡》、Chan Comes West《禪法西來》二書的出版。二○一六年,她接受師父西方法子賽門.查爾得(Simon Child)傳法,之後成立禪法共修會(Chan Dharma Community),致力推廣禪修。

體會利他是禪修的關鍵

為了方便親近師父習禪,李世娟特地申請新澤西州的教職,每逢週末便至東初禪寺禪修、做義工,最開心的,便是師父每三個月從臺灣回到美國。「師父每次回到紐約後都會問:『我們如何將禪法傳到西方社會?』」師父從未停止思考如何使更多人獲得禪法的利益,讓她深受觸動,至今仍銘記於心。也是在跟隨師父習禪後,她才知道原來禪修的關鍵在於「利他」,「這成為我往後的生命與修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為了訓練自己成為師父的翻譯,李世娟除了努力學習中文,並藉由一再重聽師父的開示,以熟悉佛法、禪法及師父的口音。「這是最大的福報,可以用這種方式向師父學習,對修行也有極大助益。」因為對師父所說的內容必須精確理解,加上全程保持頭腦清楚,這更需要禪修工夫。「從中,我更體會到菩薩道的修行,是以利他為第一,優先考量幫助他人得到法益,而忘卻自己的煩惱、疲累,結果自己受益最多。」


▲發願弘揚漢傳禪法的李世娟(右二),曾擔任聖嚴師父隨行英文翻譯,在美國東初禪寺隨師父學禪。(胡麗桂 攝)

學習以悲願主動的付出

她憶及,第一次至曼谷參加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前,她告訴師父自己無法在飛機上睡覺,師父卻只回答:「練習。」她聽話好好練習,果然能充分休息,一下機便投入翻譯。「這讓我學到,『我辦不到』原來只是一個虛幻的念頭,將自己設限了,因此必須練習不被這個念頭迷惑,克服慣性,這對我後來的生命極為有用,尤其在遇到困難時。」

「大悲願心是我在師父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事。」當時法鼓山建設如火如荼,師父又經常處於病弱之中,但只要眾生有需要,師父都盡可能應允,甚至,與一群宗教領袖出訪時,為建立彼此的互信、熟悉,師父也願意學習接受擁抱,以及擁抱他人,雖然看起來動作不太自然,卻很動人。師父的悲心讓她深受啟發,後來,自己受邀參加各種活動時,也從習慣性地拒絕,開始轉念思惟自己能為他人帶來什麼利益,學習化被動為主動,付出更多。

僧大悟語

化作春泥更護花

◎文/釋常啟.圖/李蕭錕

二○一九年僧大招生主題「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清代著名思想文學家龔自珍的詩偈。出身書香世家的他,從小涉獵經史子集,才學滿腹並沒有讓他仕途平步青雲,反而屢遭打壓終不得志。不願同流合汙的他,辭別了宦海沉浮,雖無法襄理國事,卻非無情不想利民,這身熱情仍有可用之處,就像飄零的落花,化成春泥滋養樹根,凋萎腐化的落花豈是無情呢?

原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春天的花美在燦爛,然而極盛繁華時,通常人不會有所反省,「落」則是對繁華的再思考,花離開了繁盛的樹梢,稀疏飄下,有種沉澱的意境,以及超然出世的素質。五欲的美好難捨能捨,曾經的華麗啟幕謝幕,因此碰觸了生命本質的問題,繁華總會落盡,出離何待凋敝,人活著為了什麼?

花會憔悴凋零,這其中有感傷的部分,但詩人巧妙地接上「紅」字,瀟灑落下的花,不是秋天枯黃的形象,而是生機飽滿的花色正紅,給人一種爛漫的幸福感,在最茁壯絢爛的當下,莊嚴地把自己奉獻出來。落紅亦是落紅塵,落下的紅花奉獻給塵土,在消融自我的過程中,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正是出離心與菩提心的展現。

再延伸想像著隨花的種子,更願意擇地生根抽芽,代代相續。龔自珍離開了宦途,返鄉擔任私塾老師,用心教養下一代,起著培育接班人的作用。使惠能大師的禪法成為禪宗主流的,是其一脈相承、一花開五葉的優秀弟子及再傳弟子。「花種雖因地,從地種花生,若無人下種,花地盡無生。」聖嚴師父一生致力於辦教育,建僧的悲願,創辦漢傳佛教宗教師的搖籃──法鼓山僧伽大學,也在此處用心,因為人心是道心的種子,種子在,法脈就有了淵遠流長的未來,佛法雖經歷興衰,但不絕如縷,這個信念應該是主要關鍵吧!

知客培訓分享

身口心儀 都是法布施

◎蘇果慧

二○一四年來舊金山道場當知客義工,當時對「知客」毫無概念,只因師姊一句「我們也都是學中做、做中學」就來了。當時道場只是分會,每次值班只有我和兩位師兄姊。隨著道場發展,信眾愈來愈多,活動也愈來愈多,面對信眾詢問時,常感到自己什麼都不懂,知客當得可心虛啊!

很幸運地,常玄法師來講授「知客培訓課程」,學到了好多觀念。法師告訴我們「知客」就是「know your customer」,法師譯得妙,英文竟然比中文好懂。法師說,知客是信眾來道場第一個接觸的人,責任重大。

「新面孔進來,知客一定要微笑、起身,詢問有何需要幫忙的地方,去了解他、關懷他,讓對方心裡感覺到溫暖。」法師又說,知客的表現便是法鼓山道風的呈現,知客的身儀、口儀、心儀,對來訪者是最好的法布施。

了解到知客的任務之後,法師更傳授了實際的標準操作流程(SOP):

一、想看就導覽:信眾想參觀道場就為他們導覽,但別請人家一定要禮佛。

二、想學就教:對方想學禮佛再教導,練習拜完後,一定要讚美對方做得很好。在願意接受的原則下,鼓勵對方日後出門前,先禮佛三拜,可得心安。

三、活動介紹:熟悉道場活動才能為他人介紹,所以知客一定要參加幾次念佛、禪坐共修,以及大悲懺、清明或中元等法會。

四、食輪要轉:一定要請人留下來用齋,並且引導入位,把握因緣推廣素食。

此外,法師還針對知客組的一些細節提出改善方式,以簡化流程,減輕知客負擔。二小時的課程在歡笑聲中度過,接著還有進階班,真令人期待!


(Jean Li 攝)

如同鏡子照見自己

◎徐雲波(溫哥華福田班)

作為學佛多年、親近法鼓山十多年的「老學生」,第一次邁出步伐參加有系統的學習,於我而言,並非容易的事。半推半就中,本以為是來上一堂導人向善的佛法基礎課,但是卻出乎意料,課程從「福田」二字說起,講述福田的真正意義,不只是做好事,而是要用智慧去做好事,福、慧必須齊頭並進,缺一不可。

隨後,聖嚴師父的學思歷程、學以致用的過程,以及法鼓山從緣起到成形,講解得清晰又明確。以前知道的點點滴滴,像一粒粒珍珠串連起來,還有不少內容是我不知道的,也被補遺,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珍珠項鍊。

在職場打拚,面對困難是家常便飯,常覺得力不從心,隨時會走不下去。課程中,回顧師父一生,如同他的自述,就是在風雪中行腳。師父面臨的種種磨難困苦,常人難以想像,他仍不間斷地在風雪中走下去,並在六十多歲推動法鼓山的建設。這個年紀應是要安養晚年,可是師父為了佛教的未來,不顧疲累,「盡形壽,獻生命」,直到最後一絲火苗燃盡。

這鼓舞了我,也讓我慚愧,覺得自己遇到的困難微不足道。什麼是困難?不過就是自己把一點點小事放大,讓它們擋在面前。是自己內心脆弱、沒有承擔;是自我太大,無法接受和自己理想中不一樣的事發生。歸根究柢,師父是「無我」,我是「太自我」,既然不能放下自我,就必須承受煎熬。

課程如同一面鏡子,清晰照見了自己;課程是智慧的寶庫,讓我提起正念、正思惟。真心感恩一切促成我入學的因緣和菩薩們,我的內心充滿歡喜,像一個剛入學的小學生,和一百多位同學菩薩完全沉浸其中,受到一次次的感動和洗禮。心,是打開的、明亮的、寧靜的,真的是太美好了!

學唯識 提昇包容心

◎周文華(佛學班農禪甲班)

三年的學習,締造了許多第一次。一年級時,開始每年都整理出一些家裡不常用且八成新的物品,護持農禪寺的義賣活動;以前很排斥參加法會,了解拜懺可滌淨累世累劫、因無明所累積的業力障礙後,開始多次參加大悲懺法會。老師鼓勵我們多體驗,真的覺得拜完懺後,有煥然一新的輕鬆感,就像噴到泥水,回家洗完澡,換上了乾淨衣服,可以重新出發。

以前認為「如實觀察」要在安定中才能觀,現在了解那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加入自己的經驗、概念及評斷來觀察一切人事物,即使做不到,也要能觀察自己身心的狀態。面對五蘊中受、想、行的運作,像是看到喜歡吃的東西,直接拿來吃,很少去注意身心的變化。對此,法師提供了實用的四層次提問:「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感到」對這件事有何想法和感受;「想到」當時的想法是什麼?現在的想法是什麼?「悟到」想提醒未來的自己什麼?

三年級下學期的唯識觀念,幫助我提昇包容心。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長大後的生命經驗也各異,加上累生累劫所累積在阿賴耶識的種子,認知與價值觀當然不同,不能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否則就會造成對立。小時候媽媽生氣就不和人講話,於是看到別人不講話,就認定是在生氣,因而產生誤解,現在會提醒自己不要妄加判斷,主觀的認定往往是仇恨的來源,不可不慎。

有一次在作業中提到,本來擔心聖嚴師父捨報後,法鼓山不知是否有變化?看到現在參與各項活動的人有增無減,而且三年學習期間,看到諸位法師、老師在日常執事之外,還在備課、授課及批閱作業上拚命付出,常忙到深夜,讓我十分感動,發願要比以往更用力護持。法師卻告訴我,將所學的佛法用在日常中,就是報師恩與護持。感恩法師又為我上了一課!

學習成長看板

法鼓長青班

【開班日期、地點】
2/12新莊班 2/18板橋班 2/19齋明別苑班 2/20農禪、雙和班
2/21雲來、中山、新竹、蘭陽、文山、內湖、中正萬華、潮州、香港班
2/22海山、新店班 2/26松山班 2/27三鶯班
2/28臺東班 3/5安和乙班 3/7安和丙班 3/8安和甲班
【報名對象】60歲以上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請洽各分寺院、辦事處或上網http://dbs.ddm.org.tw(額滿截止)
【洽詢電話】(02)2893-9966分機6659

法鼓講堂

【主題】《妙法蓮華經》──譬喻說
【講師】常諦法師
【時間】3/6、13、20、27(週三晚上7:00~9:00)
【預約專線】(02)2893-9966分機6663

學禪弘法永續師徒緣

【僧大悟語】
化作春泥更護花

【知客培訓分享】
身口心儀 都是法布施

【課外心一章】
如同鏡子照見自己

學唯識 提昇包容心

【學習成長看板】
法鼓長青班

法鼓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