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分院佛法研習講座

共學教觀綱宗 深入禪法


▲果慨法師期勉學員對乍看生澀的經典,要耐得住煩,下足工夫。(莊德娜 攝)

【施心媛/臺北報導】明末蕅益大師的著作《教觀綱宗》是修學漢傳禪佛教非常重要的地圖,聖嚴師父晚年撰寫《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闡明修行的義理、次第、方法,希望帶動四眾弟子一起研讀、弘講。秉承師父的願心,安和分院開辦《教觀綱宗》研習講座,由弘化發展專案召集人果慨法師講授,透過連線,安和分院、中山精舍約有一千多位學員共同研習。

九月二十九日首場課程,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特別蒞臨開示:「有了天台的理論,漢傳佛教更有次第,讓修行可以解行並重,如同師父所說『實用為先、利他為重』。」並祝福大家都能圓滿四次課程,回去也要好好做功課、復習,解行並重,將方法落實在生活中。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則言簡意賅點出課程目的:「佛學深厚的人,可以藉此做總復習,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基礎尚淺的人,可以清楚未來修行的方向。」

以漢傳佛教為宗、在法鼓山修學佛法的信眾,為何需要研讀《教觀綱宗》?「這本書雖然是講天台學,但內涵是禪宗思想,目前這只有研究蕅益大師的聖嚴師父提出。」果慨法師分享,蕅益大師是佛教大通家,他藉天台宗將佛法匯整進來,《教觀綱宗》的「教」,指的是佛說的話;「觀」則是禪宗的觀,現前一念心。教觀即綱宗,教觀無別、體用無二。

當天每位學員都拿到一本厚厚的講義,果慨法師勉勵大眾每日按表做功課,「現代人的『苦行』,就是要能耐得住煩。」法師表示,課程中提綱挈領講述綱要,是「見林」的教學方式;學員回家後每天按照進度,研讀《教觀綱宗》原文及聖嚴師父的貫註,則是「見樹」的學習,透過「見林見樹」的共修共學,將艱澀難懂的《教觀綱宗》由生入熟,以天台做為輔助工具,回到禪門的觀照練習,才能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果慨法師鼓勵學員共修共學,並發起願心,依修行地圖為自己定錨目標,努力前進。(莊德娜 攝)

馬來西亞道場

體驗默照禪 觀修漢傳教法


▲果毅法師向學員提問來引導思考,藉由討論交流,深入學習佛法。(黃楚雲 攝)

【馬來西亞訊】馬來西亞道場於九月九至十六日,在萬達鎮佛學會首次舉辦默照禪七,由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前往帶領,共有六十二位禪眾參與;十七日,法師於馬來西亞道場,為一百二十五位學員演講「從法鼓山禪修談漢傳禪法」。

禪七甫開始,總護果毅法師向大眾說明,禪七沒有高低階之分,重點在於自己的工夫有沒有做好。每晚法師配合聖嚴師父影音開示宏智正覺禪師的〈坐禪箴〉,做重點分享,並視禪眾身心狀況和問題給予指導。

法師以阿兵哥的故事,講述「意念」可以影響人們對於身心的感受,教導禪眾用意念的力量放鬆身心,對治打坐時身體的疼痛,提醒禪眾修行的關鍵,在於體驗和接受「苦、空、無常」的事實,那麼打坐才不會白白受苦。禪眾梁康尉表示,禪七讓他更認識自己,體會到修行需要腳踏實地。

默照禪七圓滿隔天,果毅法師在馬來西亞道場的演講,以歷史為縱軸,以祖師大德們的思想、特色和影響為橫軸,刻畫出中國禪宗史的整體面貌,也看到歷史上有幾個宗派因為沒有留下教學的方法而失傳,顯示出從東漢至近代,禪法傳承之不易與珍貴。中華禪法鼓宗則繼承了臨濟和曹洞法脈,在傳統之中有創新。聖嚴師父參考印度、漢傳諸宗、日本禪、南傳內觀和藏傳次第的特色,除了保留頓悟法門,也開出次第化的漸修法門。

最後,果毅法師透過向學員提問來引導思考,展開熱烈的討論。吳祖燊表示,從課程中了解漢傳禪佛教的發展和脈絡,讓他對修學的方法更有信心。林洄如向來覺得佛教歷史非常觸動人心,因為其中有著祖師大德的慈悲與智慧,這次課程讓她重溫了這樣的感動和美麗。

農禪寺 天南寺 蘭陽分院

清涼月 禪意過中秋


▲大眾捧燈環繞農禪寺水月池。(李東陽 攝)

【本刊訊】中秋假期中,天南寺於九月二十二日、農禪寺與蘭陽分院於二十三日舉辦中秋晚會,邀請民眾闔家到寺院,重溫傳統節慶的溫馨團聚,並在禪修體驗活動中,感受佛法如滿月般柔和圓滿的智慧光芒。
▲天南寺舉辦中秋普門晚會。(天南寺 提供)

天南寺別開生面的「中秋普門晚會」,於二十二日舉辦,約有一千二百多人參與,活動包括靜心鈔經、體驗遊戲,還有天南禪鼓隊、法鼓山合唱團等演出。

晚上,在法師領眾恭誦〈普門品〉後,由南管藝術家王心心帶領心心南管樂坊,與北四轄區三十六位義工合作,以南管禪唱的藝術表演,演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最後大眾聆聽聖嚴師父影音開示月光禪,在都監常遠法師引導禪坐中,度過禪味濃濃的中秋節。

二十三日傍晚,約有一千四百人齊聚農禪寺,一家大小圍坐在一起創意手作、帶動唱,大眾熱烈參與其中,在歡愉的氣氛裡凝聚情誼。接著舉行「燃燈供佛法會」,監院果毅法師分享,在佛法的大家庭中,應以諸佛菩薩為學習的典範,使心相應於智慧,期盼眾人在法上團圓相聚。莊嚴攝受的誦經後,大眾捧燈環繞水月池,蜿蜒的祈福隊伍經行於水月池畔,在「觀音菩薩」聖號聲中沉澱身心,度過安定祥和的中秋夜。
▲蘭陽分院佛曲歌唱大擂台。(蕭正詮 攝)

二十三日下午三點,宜蘭民眾大手攜小手,團聚蘭陽分院歡度中秋。首先登場的是「小廚師創意活動」,有近兩百位民眾共同發揮創意,製作披薩、造型饅頭、紅龜粿、鳳梨酥等點心,並一起細細品嘗佳餚,體會法師和義工的用心美意。

晚上則在三樓大殿舉行中秋晚會,由義工帶領做「宜蘭尚水」健康操,還有嫦娥玉兔佛曲歌唱大擂台,中場穿插「成佛進化論」遊戲,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佛法。最後,監院常法法師領眾至佛前供燈祈福,在〈我為你祝福〉的歌聲中,歡喜圓滿中秋佳節。

紀念911 東初禪寺為愛分糧

為了化解不同種族、宗教之間的衝突,號召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共同以愛協助需要幫助的人,今年紀念九一一的第四屆「為愛濟糧」(2018 911 Meal Packing)活動,再度於位在紐約曼哈頓四十六街的無畏號航空母艦(海、空、太空博物館)展開,紐約東初禪寺第二度受邀參加。活動由Tomorrow Together by 911Day.org發起,於每年九月十一日邀集不同宗教,一起呼籲世人「只有愛才能讓大家更團結」。

活動從十一日當天早上七點開始,分為五個階段,每階段由三位來自不同宗教的宗教師一同祈福祝禱。今年共打包一百五十萬份乾糧,送至需要的人手裡。東初禪寺常齋法師、常灌法師及義工們一同到場,參加第三階段的祝禱及乾糧打包活動。

中午十二點,在莊嚴的氣氛下,三位宗教團體代表上台,分別以各自的方式,為九一一受難者祝禱。常齋法師分享:「每個人無論相識與否,都是相互連結、相互依存的。觀世音菩薩在佛教裡代表慈悲,我們在生活中,要學觀音、做觀音,不單單要對所愛的人慈悲,對於不認識,乃至怨恨的人,依然要慈悲以待。」法師接著領眾唱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以慈悲和雅的梵唄,為受苦眾生祈禱祝福。

第三階段的活動於下午一點結束,看到豐碩的勞動成果,大家互相隨喜,希望它們滿載著祝福,送達需要的人手中。

(文/楊恆.圖/東初禪寺提供)

蘭陽分院

禪的農法 保護大地


▲蘭陽分院「心靈環保自然農法實務班」,除課堂講授,也分組實際耕作,學員無不樂在其中。(呂慧嬪 攝)

【郭淑娟/宜蘭報導】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救護農地的生物,以及解決食安問題,蘭陽分院邀請副住持果祥法師與社大「行動農」講師謝美玲,教授「心靈環保自然農法」,九月十六日上午正式開課,約三十幾位學員一起學習與大地共生共榮的自然農法。

「自然農法是禪的農法,基本精神來自佛教的緣起思想,保護整個食物鏈完整存在,才是與佛法相應的農法。」果祥法師受到日本深入禪法的福岡正信先生啟發,以不除草、不耕作、不用藥、不施肥為原則,深信回歸自然,單純、節約、省力,才是未來農業的唯一出路。

謝美玲則分享,「碳農業」(Carbon Farming)或許是改善氣候變遷一個簡易的解決之道。堆肥的目的,是餵養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地底分解有機質,幫助作物生長,「注意堆肥的碳氮比,營造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讓自然生態發揮作用。」

農地不應是悲苦的屠宰場,而是所有生命交會的地方,眾生相依互惠的樂園,歡迎大家一同加入愛護大地的行列。

紫雲寺青年開講

以藝術成就他人


法鼓文化出版的《安心商社》、《普賢菩薩大戰垃圾怪獸》圖文書作者萬歲少女蔣涵玶,九月二十二日與紫雲寺五十三位青年,分享在藝術道路上,從實現自我轉而成就大眾的心路歷程。

小時候有點自卑,卻因畫圖得到第二名,蔣涵玶從此展開創作人生,長大後在專欄「朵朵小語」發表作品,筆名「萬歲少女」逐漸為人所知。雖然名利雙收,但內心總覺空虛。

朋友推薦她閱讀聖嚴師父的《學佛群疑》、《正信的佛教》,之後便在師父座下皈依三寶。擔任義工時,發現「消融自我」反而使她找到心中真正的安定和踏實。二○一五年,決心返鄉開創「未藝術空間」,將所學及所有回饋更多藝術家,期望透過藝術傳遞理念,讓社會更好。

從創作者到經營者,從實現自我到成就大眾,蔣涵玶表示,實現自己不一定是做自己,成就他人也可以是另一種方式,並勉勵大家「每個人的生命時間表都不一樣」,只要確信走在實踐夢想的路上,即使步伐緩慢,生命都將有所提昇。

愈懂自己愈幸福


攝影師許紘捷於九月二十九日透過攝影作品,和紫雲寺七十二名青年分享柬埔寨的真實面貌,及從中找到的生命答案。

二○一一年許紘捷踏上柬埔寨找尋新生活,發現吳哥窟是大家對柬埔寨的第一印象,卻不是它真實的樣子。經常看到觀光客告訴兜售商品的孩子,唯有接受教育才能翻轉貧窮,殊不知該國其實有十二年國民教育制度,但因師資不足,孩子只能上半天課,長期下來,反而懂得如何博取觀光客的同情。吳哥窟以外,則看到十幾個孩子把脫落的橡膠拖鞋底當足球踢,玩了近兩小時,椰子樹梗、塑膠袋、湯匙等都是孩子自製玩具的素材。他發現快樂不一定要花錢,幸福其實很簡單,體認到唯有透過更多人參與,自己才能走得更長遠,善的力量也才能發揮加乘效果。

由於柬埔寨人經歷過不知有沒有明天的戰亂,自信心普遍低落,許紘捷於是專心投入柬埔寨的文化資產保存,期盼以自身專長來感恩回饋,從精神層面建立人們的自尊心。「幸福的關鍵,在於了解自己多少。」許紘捷期勉青年勇敢面對這個人生重要的課題,發掘生命的原動力。

(文/戴秀珊.圖/翁毓謙)

【安和分院佛法研習講座】
共學教觀綱宗 深入禪法
【馬來西亞道場】
體驗默照禪 觀修漢傳教法
【農禪寺 天南寺 蘭陽分院】
清涼月 禪意過中秋
紀念911 東初禪寺為愛分糧
【蘭陽分院】
禪的農法 保護大地

【紫雲寺青年開講】
以藝術成就他人

愈懂自己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