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交流 匯成佛法大海

惠敏法師出席德國「佛教與當代社會的對話」
分享「心靈環保」博雅教育


▲惠敏法師(右一)至德國漢堡大學出席「佛教與當代社會的對話」會議,與學者進行跨宗教及宗派的對話。

【本刊訊】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客座研究員法樂法師,六月二十至二十二日,受邀至德國漢堡大學舉辦的國際跨學科會議「佛教與當代社會的對話」(Buddhism in Dialogue with Contemporary Societies),就跨宗教及宗派對話、哲學與應用倫理、禪修、世學應用、入世佛教等當代西方關注的議題,與來自東亞的漢傳、南傳、藏傳等不同傳承的二十位學者分享交流。

在二十一日下午舉辦的第四場座談「世學應用的推動力——正念、心理治療、教育、心靈關懷與醫療應用」中,惠敏法師以「因應斷裂的時代,培育戒定慧:以法鼓文理學院之『心靈環保講座』為例」為題,說明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二○一五年出版的《非常驟變》(No Ordinary Disruption),提出讓十億人脫貧的四大全球力量,包括新興市場都會化、科技驟變、人口老化,以及貿易、人力、資金、資訊的全球大連結,形成現代社會「驟變」的新常態。

惠敏法師指出,我們應回歸教育原點,善用「持戒、無悔、歡、喜、輕安、樂、定、如實知見(慧)」的修行次第,培育終身學習「博學多聞」五戒,以及養成身心健康「雅健生活」五戒,打破記憶的健忘,乃至偏頗、糾纏等各種錯認直覺,培養佛教對於無常驟變的如實知見,釋放眾生的博雅習性,這正是法鼓文理學院「心靈環保講座」博雅教育的目標。

接下來的討論中,惠敏法師與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安德烈.馮.德布拉克(Andr van der Braak)、北亞利桑那大學教授珍妮.施博(Janine Schipper)、漢堡大學教授邁克爾.齊默爾曼(Michael Zimmerman)等三位學者對談,討論入世佛教是否導致佛法世俗化等議題。

「佛法猶如大海,可納百川。」惠敏法師指出,佛法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層次,既有提昇生活品質的人天乘,有解脫生死的聲聞乘,更有捨己為人的菩薩乘,因此不論入世或出世,都能互相交流,匯成佛法大海。

修行 轉化 繼程法師解心經


▲繼程法師以自己學佛禪修為例,說明自我轉化的歷程。(施純泰 攝)

【釋常慧/臺北報導】「所謂修行就是修正、修理、修補我們的行為,在修補的過程中,就轉化了自我。」六月二十二日,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邀請繼程法師,於安和分院主講「修行與自我轉化」,與九百多位聽眾分享自己在修行中,如何覺照從量變到質變、轉識成智的過程。

繼程法師首先指出,佛陀面對不同根器的弟子,會教導深淺不同的修行觀念與方法,讓弟子們藉以用功與得力。法師並以四悉檀的分判方式剖析《心經》,說明修行次第。

法師認為,從「觀自在菩薩」至「度一切苦厄」是「第一義悉檀」,是從「人無我」到「法無我」的體證;然而,有些人無法掌握「五蘊皆空」的道理,故進而說明了蘊處界、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以對治根身世界的執著,是為「對治悉檀」;為了讓人沒有罣礙,而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為人悉檀」;若仍沒有信心、無法了解,就以「揭諦揭諦」等心咒,讓人能安心地圓滿功德,即是「世間悉檀」。

法師分享自己第一次聽聞佛法的因果故事,便開始信佛學佛。漸漸從讀經、教導青年學子佛法課程、參加佛學會考等,發現自己的行為與生活日益簡樸,佛法也從外在流入內心。爾後聽到竺摩和尚一句話:「現在出家的年輕人很少,出了家又願意研究佛法的就更少了。」下定決心隨和尚出家。法師認為,這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歷程,因為學佛修行,引發了心理的轉化。

出家後,法師開始接觸南傳的禪法,再到臺灣參加聖嚴師父主持的三期禪七,接著有一千日閉關用功,體會到「佛法不是外在的,而是從內心流露出來」。在學佛的每個階段不斷熏習,改變外在的行為,也轉化內在的狀態,這就是從量變走向質變的過程,讓善與清淨的力量不斷增長。

法師強調,學佛過程中,要不斷反觀自己在四悉檀的哪個階段,在層層深入的轉化當中,漸漸從事相通達理相,整個身心便會進入徹底質變的階段,即是「轉迷為悟、轉識成智、轉凡成聖,轉煩惱為菩提」的「不二」境地。此時就能體悟到事與理都是依空而立,空即是清淨,是我們本然性智慧的顯現,也就能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真正地「度一切苦厄」了。

僧大悟語

隨喜瓶 心隨喜


◎文.圖/釋常啟

團體共住中,每個人都帶著宿世的因緣,若以習氣互動,便如硬石相撞,不免擦出火花,甚至損傷破碎;但若同樣的硬石放入溪流中成為滾石,浸潤在滔滔溪水中,慢慢磨洗稜角,滾石也可成為圓滑的鵝卵石。溪水如法水,即是佛教僧團中以佛法為依歸的生活模式,不僅滋潤共住的行者,亦能漸漸消融自我,讓團體在和光同塵中相互增長。

聖嚴師父曾說:「我到任何地方或見任何人,我所想的是:對方需要什麼?我能給他什麼利益或希望?」因此這個學期僧伽大學男眾部推行「隨喜瓶」活動,將隨喜功德的精神轉化成實際的生活心行,每位學僧各有一口玻璃瓶,當生活中發現別人有利他行為、值得學習之處,甚至自己受到幫助時,都可寫下讚歎或感恩的話,投入對方的隨喜瓶內。期望透過隨喜瓶的實踐,養成凡事往正向看,別人做了好事,樂見其成,進而隨喜效法,也願意奉獻自己來成就他人。

一位同學經常默默地收拾烘碗機內的碗筷,還會順手打掃茶水間,我將之寫入他的隨喜瓶內,除了述實,還寫出其樂於助人、耐心平穩、為善不欲人知的人格特質;當我看到時,自己也感到被鼓舞的正向力量,進而學習主動整理茶水間,順手保持乾淨。漸漸地,形成了一種群體習慣,每個人都願意花一點時間來維護環境。

好事雖小,只帶來小小的改變,但隨著時間更迭,這些小改變將會積沙成塔。如果站在山谷中大喊「你好!」四面八方都會傳來回音,對著你喊「你好……」願意隨喜他人功德,所獲得的善性循環也是如此。

僧大畢業生 踏上報恩僧涯


▲僧大師長為畢業生搭菩薩衣,祝福學僧開展慈悲、智慧的生命。(張曜鐘 攝)

【張曜鐘/金山報導】七月一日上午,在僧團法師、俗家親友等四百多人的觀禮祝福中,法鼓山僧伽大學十四位畢業生於法鼓山園區國際會議廳,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頒授證書,副院長果肇法師、常順法師搭菩薩衣、傳無盡燈,圓滿在校學業。方丈和尚期勉畢業生「珍惜相遇的每個因緣,感恩生命的起承轉合」,同時感恩家長成就學僧們出家修行,開展慈悲、智慧的生命。

代表畢業生致詞的演廣法師分享,出家是一次又一次美好的「意外」所促成,感恩僧大師長對學僧們的呵護照顧,以及各界護持並給予學習的機會,祝福人人都能有意外的美好和收穫。已畢業的學長和在校的師兄弟們,也透過短劇、紀錄片,表達對畢業學僧的祝福。

畢業生演巧法師的女眾老菩薩張翠屏說,看到法師出家後非常快樂,因而轉念護持,期望法師畢業後平安喜樂、多種福田。演朗法師的女眾老菩薩林素琴,特地從高雄帶來祝福,期許法師加入僧團後能夠自利利人、自度度人。她表示看到法師在學佛過程中轉變成長,讓她相當欣慰,自己也會繼續做義工學習,與法師一起成長。

生命美學營 看見心中一盞燈


▲生命美學營中,學員彼此關懷交流,探索自心。(王傳宏 攝)

【林何臻/金山報導】五二○一八年生命美學研習營「心遊記」,七月六至十日於法鼓文理學院登場,七十六位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在法鼓山僧伽大學和文理學院師長的引導下,展開探索自己的心冒險。

四天三夜的活動,以禪修心法貫串各種課程與體驗遊戲。「心.遊記」由常啟法師分享「身在哪裡,心在哪裡」,練習在生活中覺察身心;營主任惠敏法師以寺院飲食為例,點出整潔、協調為「禪宗飲食美學」的要素;「茶禪趣」由果鏡法師帶領,體驗傳統放慢的泡茶過程,為速食世代的學子帶來新覺受。

不知人生下一步該如何抉擇?此期生命結束後能留下什麼……「心探社」中,學員寫下煩惱後交換卡片,彼此關懷交流,隊輔和法師也寫下建議。「三言兩語聊佛學」邀請國際交換生擔任隊輔法師,風趣的談吐,翻轉學員對僧眾的印象。「法師給人安心的感覺,不管什麼問題都可以聊。」即將面臨學測的邱皓廷,因為法師的理解關懷,緊繃的情緒也隨之放鬆。

果暉法師主持「傳燈之美」,帶著學員捧燈走過大願橋,來到揚生館游心場,虔誦〈發願文〉,體會聖嚴師父發願還願的大悲心。分享會上,有學員對自己調皮造成隊輔困惱,由衷懺悔,讓隊輔淚流滿面。在法國就讀高一的張芷綾說,隊友的支持,讓她突破在眾人面前說話的罣礙,而老師們往內探索的指引,也讓她看見自己的潛力和未來的方向。

連續兩年與朋友陳淨彥來參加的林鼎宸,表示來到法鼓山感覺很自在。陳淨彥說,自己平時很少被約束,反而嚮往寺院規律作息,「傳燈時,我一直哭,」他露出靦腆的笑容:「感覺心裡真的有一盞燈,即使是不成熟的自己,也能看到好的一面。」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20期8月號

聖嚴法師教幸福告別

告別,無時不在生活中上演,小自剎那生滅的念頭、出門的一聲再見,大至情愛已逝、退出職場、身心受創乃至死別……一次又一次的告別,何嘗不是轉化的契機?

本期收錄聖嚴師父關於告別創傷、愛情、成就與至親等開示,幫助我們看見無常的積極面;八仙塵燃傷友黃博煒、作家洪荒、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與義工駱碧麗,也分享自身告別苦痛遺憾,幸福前進的生命歷程。

對「世界佛教村」座談會意猶未盡?「焦點話題」為您紀實報導,精彩對談不錯過。「韓國佛寺之美」帶您參訪第一佛寶寺剎通度寺,見識有如佛陀親自授戒的金剛戒壇之殊勝。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法鼓文理學院 召募景觀維護義工

【出坡內容】除草、清理環境、相關維護工作

【參與方式】

(1)固定認養一塊福田,平日自行安排出坡時間

(2)參加每月「景觀出坡一日禪」8/26、9/16(日)

【洽詢電話】(02)2498-0707 分機5004、5208

【網路報名】https://goo.gl/forms/YeGR4dt8fhIZsICn1

跨界交流 匯成佛法大海
修行 轉化
繼程法師解心經

【僧大悟語】
隨喜瓶 心隨喜

僧大畢業生 踏上報恩僧涯
生命美學營 看見心中一盞燈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20期8月號
聖嚴法師教幸福告別
【法鼓文理學院】
召募景觀維護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