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

常聽人說,凡事要抱持平常心。什麼樣才是「平常心」?
果醒法師於洛杉磯道場弘講「平常心是道」,
本期分享精彩內容記要。

◎曉亞


▲果醒法師弘講「平常心是道」,帶領聽眾體驗心的無限廣大。(洛杉磯道場 提供)

「所謂『平常心』即是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之心;『道』本身即是佛心、如來智慧心的呈現。」去年(二○一七)十二月十六日,洛杉磯道場舉辦義工默照禪十之前,禪修中心副都監果醒法師特地以「平常心是道」為題,分享佛法名相如何與當下身心經驗做連結,於生活中實踐,獲得真正的受用。

「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法師以《六祖壇經》中「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為例,與身心連結後的體會即是「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當我們接觸外境,總會生起喜歡或討厭的感受,殊不知被感知的對象,永遠都在生生滅滅;能夠感知的那顆心,其實是不動的,沒有來去,也沒有生滅。

法師放映一部動畫短片《棋逢敵手》(Geri's Game),片中的老人和假想的對手下棋,一人分飾兩角,既是自己,又是與之對弈的人。平常生活中,我們就像是那位老人,與自己的心念不斷對弈,以為是外境,其實都是已消逝的念頭。這就是一般人生活的縮影,每天都在與記憶、消失的前念互動。

有人提問,我們透過身體與外界互動,認為有個「我」,把對方當成對象,如何心不住相、不被擺布?法師分享,聖嚴師父曾教導他與人溝通的三項原則:沒有請你提意見,不要想提意見;請你提意見,不要不提意見;提了意見,不要期待被採納。謹守原則十多年後,法師體悟到:「師父要我不堅持己見,隨順一切人事、環境、因緣,藉此消除人我對立、消融自我。當我們配合他人,隨順因緣,其實是隨順自己的前念,根本沒有一個外面的人或外境要我隨順。」

如同《棋逢敵手》片中的老人,隨著「敵手」的棋步傷神、歡欣、煩惱、雀躍……隨之起舞。其實根本沒有「敵手」,「敵手」便是自己。萬法唯心所造,一切境界皆是心的顯現。唯有理解箇中道理,不再認物為己、認境為真,才能解脫出來,體驗到心的無限廣大,這便是「平常心」,便是「道」。

課外心一章


▲(Jean Li 攝)

培福修慧好去處

◎黃翠貞(溫哥華佛學班)

獲悉溫哥華第二屆聖嚴書院佛學班開課,可以擔任學藝兼關懷員,除了期許自己在佛學上更深入學習,也感恩能認識十方善知識,並向大家學習,了解修行上該如何補強。

成為關懷員,讓我更加體會「廣結善緣」的真義,學習如何掌握適當尺度,依學員不同的個性,引導參與發言分享,例如:冷場時要率先暖場,當學員盡興分享欲罷不能時,也要善巧轉移話題,讓下一位發言。這不只修六度四攝,更是開發智慧最好的場合。

回家後,當學藝還可以繼續培福,抄錄當天的教室日誌與學習紀錄表,這不僅需要耐心,當發生錯誤時,還要練習以平常心接受建議和改進。因此每次上完課,除了身心獲得法水洗滌錯誤的概念與習氣,也從做義工中種植福田。

今年第二年轉任副班長,工作內容多屬書面聯絡性質,所以須在字句表達上多下工夫,讓收到信的關懷員,可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溫馨的關切。不管工作量輕重、職責大小,做義工若能將佛法學以致用,每個當下都是福慧雙修、法喜充滿的時刻。

義工生涯正當時

◎張淑文(齋明別苑福田班)

從2017跨至2018年,齋明別苑為期十個月的福田班結業了,不禁為自己能堅持上完課程感到高興,這種喜悅不只因為領到一張結業證書,而是經過福田班的洗禮,感覺自身有更好的改變而法喜充滿。

在分享時刻,我談到從福田班得到的收穫、體驗及改變。因為福田班,學會了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因為擔任義工,了解每次上課有法師及這麼多師兄姊護持,是多麼不容易;因為親近法鼓山,學習心靈環保,慢慢改變自己不好的習氣,日子過得更加順遂。

有法青學員帶動父母來參加福田班,成了佛化家庭;有夫妻一起參加福田班,變得更和睦,經常一句「阿彌陀佛」就將爭執化解於無形……關懷員及義工也分享自己加入法鼓山這個大家庭,從護持福田班、與學員的交流中得到收穫,鼓勵我們要常常回「家」。

每一次上課,都有許多義工護持,他們的無私奉獻,為學員做了最好的示範。在福田班裡,大家學習如何正確地做義工、行布施,因此福田班的結束,正是義工生涯的開始,正如學員代表致詞所說:「我們之前不過是試水溫,現在才要真正下水游泳。」

信行寺佛學班參學之旅

回家,聽見境教說法

◎簡果彤

信行寺聖嚴書院佛學班三年級上學期結束後,常覺法師帶領班上學員,以三天時間參訪法鼓山園區、農禪寺、齋明寺、齋明別苑、蘭陽精舍五處道場。法師說:「聖嚴師父以畢生的慈悲智慧來建設法鼓山,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展現境教和無聲說法。」

當抵達外形猶如一艘法船的蘭陽精舍,映入眼簾的是清涼水幕,祈願觀音手執甘露普化眾生,頓覺塵勞放下。傍晚轉往法鼓山園區,法師們手持「歡迎信行寺來訪」,直覺「回家了!」義工為我們解說〈法鼓山禮讚圖〉,感受師父為眾生建設人間淨土而辛勞,同學都感動得哭了,無緣親炙師父,更要用心學佛、努力分享佛法的好,以報師恩。

冬日清晨,整個法鼓山猶如一幅潑墨山水畫,法師引導我們練習走路禪,不與他人、自己對話,專注腳步和呼吸。早齋後,義工導覽「鎮山之寶」法華鐘,引導禮佛、遶鐘、叩引鐘,再由朝山步道至祈願觀音殿,義工解說祈願觀音右腳著地,準備隨時接引眾生,令我相當感動,於是發下護持三寶及兒童讀經班的願,祈請菩薩護念弟子的道心。

下山到農禪寺時,陽光燦爛,水月池波光粼粼,即景觀心,身心頓時清淨。義工介紹《心經》牆、「入慈悲門」,談到「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才能接引眾生離苦得樂。「法鼓山是個大家庭,回到法鼓山就是回家。」接著再到桃園齋明寺,監院果舟法師關懷勉勵大家福慧雙修,才是真正學佛的態度。

短短三天的法鼓山巡禮,每一處道場無不融入師父對境教的堅持:尊重自然環境,提倡環保,善用景觀說法,達到潛移默化、教化人心的功能。回到生活中,將法師們的關懷與期許,身體力行,讓更多人知道佛法的好,有機會來修福修慧,更期待下次「回家」之旅。

農禪寺音響義工培訓心得

再忙,也能學習奉獻

◎何信仲


▲農禪寺音響義工用心學習,認真辨識各種線材,期能為弘法工作盡一分心力。(農禪寺 提供)

只要緣深,不怕緣遲,以歡喜心參加農禪寺音響培訓課程,課堂上,常懷法師叮嚀音控義工應有的心態及角色認知,讓我深深感受這份工作的重要及難度。法師提及今年上半年,活動高達一百五十二個場次,聽到只有二十五位資深義工、十八位新培訓義工承擔,更加期許自己用心學習,才可盡快分擔責任。

下午的線材介紹課程,資深的師兄們一直提醒其重要性,是音控人員的基本工夫。內容包括:RCA(梅花頭)、Phone Jack(音箱接頭)、Canon(麥克風接頭)、Speakon(喇叭線接頭),還有公頭、母頭等林林總總的介紹,以及如何收線,可讓線材壽命延長的技巧。

師兄們介紹得非常清楚,我卻聽得很模糊。休息時,看著所有學員認真地辨識各種線材,專心記憶線材的特徵及專有名詞,更能體會「隔行如隔山」這句話。所幸在師兄們耐心說明後,已經有了初步認識,更體會到法師叮嚀「多體驗、多請教、勤作筆記」的重要性。

由於「學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實際操作顯得相當重要。雖然目前仍需工作,家中也有老菩薩需要陪伴,但〈四眾佛子共勉語〉中,聖嚴師父勉勵「忙人時間最多」,只要有心,「忙人」同樣可以充分運用時間、分配時間,兼顧家業、事業與志業。期許自己盡力學習,為音控組盡一分微薄之力。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心得

讀懂自己這本書

◎黎暉(廣州)


▲讀書會像一面鏡子,觀照自心的起心動念,深入讀懂自己這本書。(信眾教育院 提供)

懷著在廣州開辦讀書會、推廣法鼓山理念的初發心,來到臺北雲來寺參加為期兩天的「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基礎培訓課程。對於準備啟動讀書會的帶領人而言,除了學習具體的方法技巧,我更受用的是理念的建立和梳理,特別是立足於心靈環保讀書會這樣一個平台。

常用法師介紹聖嚴師父對讀書會的殷切期望,師父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分享法義,而不是分享知識。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即是要藉由讀書,獲得出離苦海的智慧。成立讀書會,不以吸收知識和理論為目標,而是通過即知即行,一起學習分享,讓正知、正見、正行與生命交會,傳遞淨化心靈、共同成長的力量。

讀書會就是一個修行的道場,帶領人持之以恆經營讀書會,就是修行的過程。時刻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職責,以服務奉獻、關懷他人的心態,給人平台和機會。讀書會既是讀書、讀人、讀心,也讀出他人的生命歷程、視野心胸及智慧火花;同時也像一面鏡子,觀照自心的起心動念,深入讀懂自己這本書,生起慚愧和柔軟心,從而不斷提昇自己的生命品質。

學習成長看板

「快樂學佛人」招生

【開班日期、地點】

3/3寶雲寺 .3/4齋明寺 3/11香港道場、海山辦事處 3/18齋明別苑 3/24中山精舍

◎以上課程報名方式:請洽各分寺院、辦事處或上網 http://dbs.ddm.org.tw

「聖嚴書院福田班」招生

【開班日期、地點】

3/8農禪寺 3/25內湖辦事處 4/29法鼓山園區

◎以上課程報名方式:請洽各分寺院、辦事處或上網 http://dbs.ddm.org.tw

◎洽詢電話:(02)2893-9966分機6664

平常心是道
【課外心一章】
培福修慧好去處

義工生涯正當時
【信行寺佛學班參學之旅】
回家,聽見境教說法
【農禪寺音響義工培訓心得】
再忙,也能學習奉獻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心得】
讀懂自己這本書
【學習成長看板】
「快樂學佛人」招生
「聖嚴書院福田班」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