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無事】(1)

平安無事 自在無礙

生活中,我們常常祈求平安,但怎樣才能有真正的平安呢?
邁入2018年,法鼓山以「平安無事」做為年度的期許和共勉,
從創辦人聖嚴師父的開示中,讓我們重新體會生命的平安之道。

◎聖嚴師父

平安的問題可以從個人和他人、內在和外在的關係來看,事實上,個人與內在的自我,以及與外在的他人及大環境都是息息相關的。至於要把平安落實在哪個層面,或從哪個層面著手做起,以及如何來做,則是我們必須思考並找出答案的大事。

生命平安的五個層次

真正的平安應該從個人的內心開始做起,再向外影響他人,乃至於整個宇宙,最終則是超越個人的小我以及宇宙的大我,而成為一個真正平安無事、自在無礙的大智慧者、大解脫者。

至於如何達成這個目標,可以分成五個步驟來進行,首先是每個人要和自己的內在溝通無礙。其次,要和他人達成和諧,包括家庭,乃至社會的關係都要和諧。第三則是個人和自然要融洽,因為個人的存在,不能離開自然的環境。第四,個人和宇宙要統一,宇宙的環境除了地球,更包括從古以來一直到未來的無限時間,乃至以地球為中心,而到無限的十方世界去。第五則是要超越個人內在與外在的對立和統一。

這五個層次,是生命平安、成熟的過程,也是完成安身立命必須經過的過程。

從個人到群體的平安

從第一步來談,即個人和自己要有暢通的關係。所謂的成熟人格,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在平安的心態下,清楚知道自己的優缺點、長短處,然後努力改進缺點,同時增長優點的強度、深度和廣度,並練習紓解自我內在的矛盾與衝突,而使自我內心保持平衡與安定。

惟有能自知才算真的有自信心,才會對自己當前的生命,乃至對生命的未來,充滿光明的遠景和信心,而真正做到自我的負責。這也就是對自我的溝通和自我的協調,這個層次,許多人稱之為修心。

第二個層次,則是藉由個人的平安,而影響你的家族,以及你的社會群體平安;一個內心平安的人,能受他人的信賴倚重,能夠自己內心平安的人,就能夠完成和衷共濟的使命,否則個人人格不穩定,就算成了群體的領導人物,群體也會因你個人的影響而波濤洶湧,大家不得平安。許多人認為是社會不好,而沒有想到,是自己把社會製造成不安的。(待續)(摘自《聖嚴法師與人文對話》,原篇名〈平安的追尋〉)

禪行大地田野間

「今天我們放下手機,放鬆走路,找個地方坐下,看天,聽風。」2017年10月28日,東臺灣天空一片晴朗,43位參加花蓮辦事處戶外禪的學員,跟著常耀法師的引導,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裡,舒緩地練習著法鼓八式動禪,細細體驗身心放鬆的感覺。

午後風起,眾人托著水缽、頂著斗笠,走入油綠成片的稻田裡。腳下踩著高低起伏的田埂,耳邊聽著蜜蜂呢喃,就在持續專注當下的每一步當中。心,放鬆了,才發現森林步道那麼靜謐,陽光樹影那麼美……

(文/編輯室.圖/花蓮辦事處 提供)

洛杉磯話頭禪七心得

一緊一鬆 全由心起

◎陳閬枝

這是我第一次打話頭禪,從聖嚴師父的影片開示中,得知「話頭」是一種方法,不需要等到身心完全安定後,才來運用,只要覺得身心放鬆、呼吸平穩就可以提話頭,師父建議禪眾用「什麼是無?」來練習。

第一炷香開始時,先放鬆身心,再以隨息方法來減少妄念,然後提起話頭。當身體疼痛時,著力點就放在痛處,之後轉為念話頭,如此反覆地用。但坐了幾炷香後,總覺得話頭使不上力。小參時,說明自己的情況,法師建議提起話頭之後,不管身體有任何狀況,都不要放下話頭,繼續用它,若時常更換方法,方法自然就用不上力了。

照著法師教的方法再練習,漸漸有所改進。到了第五天,當我正用著方法時,不知怎地,感覺被推擠到一個角落,恐懼感因而在內心裡增長,在這個同時又覺得全身發熱,腿也痛得厲害。不知是因緊張造成身熱和腿疼,還是身熱和腿疼造成緊張?只是知道當恐懼感增加時,身體緊繃的感覺就愈強,同時也產生了窒息感,這些感覺形成一串連鎖效應,直到無法再忍受時,內心忽然起了不再逃避、準備豁出一切去面對的念頭。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在吸氣的同時,身體慢慢地挺直,就因這一動,緊迫、恐懼的感覺,一掃而空,身熱、腿痛也改善了。哇,原來這一緊張、一放鬆,全來自於自己的心境,而且,也體會到真正放鬆的感覺了。

每次參加禪修,都會藉由師父的開示和法師的提醒,來檢視自己的禪修基礎是否正確,還學到了新的方法、觀念、心態,以及新的體驗。修行的道路漫長,師父叮嚀我們要以信心、意志力、恆心,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感恩有因緣來洛杉磯道場打七,感恩法師及義工們的護持,圓滿這次的話頭禪七,讓我滿載而歸。

默照禪四十九心得

恰如其分的一帖良藥

◎葉彥伶

得知法鼓山睽違十年後,再次舉辦默照禪四十九,決定要好好把握因緣精進。前二週,努力適應新的環境與作息。平時習慣步調快,身處慢與靜,突然覺得無所適從;對於日復一日的重複作息,開始感到厭倦,每每上坐,總是昏沉、妄念不斷,內心逐漸感到挫折,懷疑自己能否圓滿這次的禪四十九?

就在自我矛盾、對立的狀態下,聖嚴師父的影片開示,以及小參法師的疏導,讓我開始轉念,把自己交給方法與佛菩薩,放下對外境的執著,不斷地收心、攝心,放下過去的慣性,透過「隨眾」來倒空自我,練習帶著一顆感恩謙卑的心,把握珍惜每個因緣,學習用方法、全心體驗每一炷香。

快步經行中,從一開始不太想跑,到跑三圈走一圈,到最後不間斷地跑,直到法師喊停。放下對身體的執著,不跟人比較,不在乎跑得快或慢,而是持續地觀照自己。當投入每個當下、用心參與的時候,自己也從中受惠,體力變好了,身體變得更健康輕盈。看見轉念後的自己,因投入而有所改變,更是時時充滿喜悅與快樂。

正當情況逐漸好轉,日子不知不覺進入倒數。法師一席話,頓時有如當頭棒喝,句句讓我反省、慚愧、懺悔。透過發願與感恩,帶領我時時心繫方法、回到當下,清楚知道一切現象,放下自我心中的執著,心不再容易隨著境轉。默照心法就像一帖良藥,無論修行打坐、行住坐臥、待人處事,都能恰如其分地紓解各種情緒產生的煩惱。

每每來到法鼓山,就像回到「心」家,可以卸下包袱,放慢平時匆促的腳步,暫時放下家庭、事業、生活中的角色,藉由禪修,不斷地練習方法,讓心沉澱、收攝,每一次都有新的蛻變、新的體驗。

有了返俗的勇氣

◎曾聿若


▲(鄧博仁 攝)

二十六歲的我,是這次默照禪四十九最年輕的禪眾。小參時,直率地向法師說自己能「照」一點,但很難「默」。法師說明那是由於平常讓心太放逸了,沒能收心,還提醒「練得好不好」與「記得要練」是兩回事:「練得好不好」是熟悉度,「記得要練」是覺察力。

常覺得修行會懈怠的一大原因,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總認為練不好。聽了法師分享的觀念和方法,回家後,練習不去在乎自己的程度好不好,只要發現被妄念牽著走,就趕快把心收回來,安住在佛號上。

佛陀不只是因修行六年而成佛,過去其實已修了三大阿僧祇劫。聖嚴師父在影片開示中再三提醒,想開悟、想成佛,都是有我有漏的生死業。師父的叮嚀,讓我不再一心只求明心見性、開悟解脫,而能從覺察每一念開始練習。

聽師父開示,有時會覺得自己「被責備」,心裡難免起煩惱。後來,聽到師父分享一位居士在法鼓山種菜,長出來的菜葉很嫩,但經過一夜大雨之後,菜葉都破了。師父用這個故事,巧妙說明根器淺的弟子,聽了他的開示會起煩惱。於是我明白了,原來自己的根器和菜葉一樣稚嫩,還需要多聞熏習。

以前不了解禪的修行觀念,很想逃避世俗生活,師父的開示使我有了勇氣,願意去面對世俗的一切。這四十九天,我以「出家」的心進禪堂用功,提昇自己的品質;出了禪堂,則是以「還俗」的心回到世界,願與大家一起建設人間淨土。

【平安無事】(1)
平安無事 自在無礙
禪行大地田野間
【洛杉磯話頭禪七心得】
一緊一鬆 全由心起
【默照禪四十九心得】
恰如其分的一帖良藥
【默照禪四十九心得】
有了返俗的勇氣
總本山召募義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