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常護 攝)

一心念佛到淨土

當時的母親雖然念佛,但心裡並不平安。
法師來關懷後,我問母親:「佛菩薩對您好不好?」
她感動地點點頭……

◎楊牧貞

媽媽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傲人的學歷,然而她給我們的愛讓人永難忘懷,而她的安詳辭世,使我們增添了對佛菩薩無比的信心。

媽媽於一九八二年就接觸佛教,一九九八年底開始親近農禪寺,並於一九九九年初皈依三寶,自此茹素並積極參與法會共修及助念。為了能讀誦佛經,媽媽還曾參加識字讀經班,精進於法會與念佛。

今年二月初發現媽媽心臟衰竭,體力大不如前,四月中在家跌倒骨折後,只能臥床,體力也更加衰退。媽媽此時竟然開始抱怨,為什麼學佛這麼久,吃素這麼久,還會這麼痛苦?她看到很多人年紀比她大卻還行動自如,因此覺得很苦,認為菩薩沒保佑她,還表示自己再也不信佛了,但是過一下子,她就合掌請阿彌陀佛趕快帶她走。此時她雖然念佛,但心裡是不平靜的。

六月十四日下午,常綽法師來醫院關懷媽媽,他沒說什麼大道理,只是輕柔地在媽媽耳邊說:「阿彌陀佛像媽媽一樣把我們摟緊緊,疼惜我們……」同時念佛號,看到媽媽從激動到漸漸放鬆,我真的好感動。法師回去後,我問媽媽:「佛菩薩對你好不好?」媽媽很感動地點點頭,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怨嘆自己生病一事了。

媽媽住院期間,又展現出她那善良關懷別人的特質,晚上睡覺擔心看護冷,還想把自己的被子借給看護蓋;護理師、病房助理、看護,以及來探視的親友,都盛讚媽媽脾氣好,也很會關心別人。

念佛會的蓮友來探視媽媽,離開前,他們圍在媽媽床邊念十聲佛號,媽媽很努力地要跟著念,剛開始念不出來,但是最後終於念出聲了,此後她醒著時,就會合掌念阿彌陀佛。

安寧病房的一位義工看到了媽媽的名字,特地來探視,原來她曾和媽媽一起參加法鼓山的助念團。她讚歎媽媽很積極地參與助念,並拿來一幅千手觀音的畫像,掛在床邊媽媽看得到的位置,並在床頭放了一幅觀音菩薩的畫像,從此媽媽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就把手伸出被子外,合掌念「觀音菩薩!阿彌陀佛!」

七月一日清晨五點多媽媽往生了!往生時容貌安詳,身體柔軟。告別式時,照片中媽媽笑得很開心,我卻忍不住流淚,但當法師開示說到:「去極樂世界,回來後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看到誰有困難就去幫助誰……」我突然覺得好感動好歡喜,一切哀傷竟突然消失了;又想到媽媽一生篤信觀世音菩薩,聽了法師的開示一定也會很開心的。告別式結束後,許多親友都表示這場告別式好溫馨好祥和,還有人表示在會場中,有一種被保護被祝福的感覺。

媽媽的自在往生給了我們許多啟示:媽媽秉性善良,為人正直守口業,時時關心他人,而且一心向佛,因此周圍不斷有善知識出現,終於使她能堅定信念,一心念佛,自在往生。感恩媽媽的示現,感恩佛菩薩的加被,感恩法師、蓮友們,以及住院期間一直陪伴照顧媽媽的阿秀姊、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的安寧團隊,也感恩一切的善友善緣。

一趟認識自我之旅

◎蕭玉盈

這趟四川旅程,讓我更加認識自己。

營隊前,與夥伴們一起準備始業晚會的戲劇表演,討論劇本、做道具。排練時,詮釋劇中的角色,調整表情、語氣,嘗試不曾做過的動作。我告訴自己,要打破自己心中那個完美的樣子。演戲不是我的專長,卻讓我看見真實、勇敢的自己,我覺得它是一種練習內外和諧的活動。

某個晚上,大家各自分享參加營隊的因緣,接著練習聆聽,專注聽他人訴說,不做任何回答,去感受當下的聆聽,覺察身體哪裡緊了、鬆了,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再回到方法上。這樣的專注聆聽,讓我們彼此之間產生信任與安心,身心放鬆了,真情自然流露,更能坦然面對自我。

高中營結束後,接著展開五天的大學營。課程中,聽到聖嚴師父的影片開示提到,成為一個菁英,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先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學到方法後,要一步一步去做,不斷深入、反思、練習,一點一點地將根扎深,腳步才能站得穩。

一個多月的體驗,讓我的心態產生很大的突破。過去一直尋找自己可努力的方向,如今明白只有先去做,才能了解如何走往下一步,過多的想像只會阻礙自己。曾有人說:「當你真心做一件事,世界會回應你的。」如今的我,正逐步朝著這樣的信念前進。

當自己的主人

◎林怡廷


▲在四川營隊的團隊活動中,青年義工們體驗了一趟認識自我之旅。(法鼓山慈基會 提供)
四川之行,整整四十天,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好好踏實過生活」。第一次有這麼長的時間,與法師和夥伴們一起行動和生活。我們踩著步伐,跟著規畫的日程,心裡少了煩惱,身體多了行動,覺得非常開心踏實。

就像善財童子一樣,處處參訪善知識,我保持開放的心,學習該做的、做需要做的,還有練習去做。「心投入多少,成長就有多少」,從每一個小小的抉擇,每一個小小的行動開始,逐步建構出我們這段珍貴的學習歷程。

同處一個環境,面對同樣的事物,會因每個人的心態不同而感受不同,因此我給自己的功課是:時時覺察、體驗自己的身心狀態,清楚知道念頭的起起落落。有一天,同樣是擔任外護義工,我在場外做事前的準備,卻被場內熱鬧的演出深深吸引。回過神,發現自己雖然手中準備著活動用具,心卻是浮動的。我意識到:如果做一件事,會因為考慮他人的眼光,或是在意他人的參與,而影響自己早已做好抉擇的心,這似乎離「當自己的主人」還很遠!

傾聽自我的聲音,然後不受動搖地去做,如同坐公車時,在需要讓座的「關鍵時刻」,如果剎那間猶豫,或是反應慢了,機緣就錯過了。生活中同樣有許多這樣的時刻在考驗著,如何保持清楚的心,正向解讀,逆向思考,適時地用上方法,正是我所要努力的方向。

大學營即將開始時,法師公布分配工作的名單前,對我們說:「沒有什麼高級或低級的工作,任何事都是讓自己保持正念的練習。」看似平實的話語,其實是要在往後每一個境界中磨練,如此砌成的平凡,才是真正的不凡。盡力做,不執著,不煩惱,好好過生活。

忙得快樂  累得歡喜

◎果東法師


▲(菊子 繪)
二○○八年,我依師囑,領眾赴中國大陸與當地宗教局及佛教界道場交流。出發前我向師父報告行程,師父關懷地說:「辛苦了!」緊接著補上一句:「假使不辛苦,就代表沒做事。」

這是師父老人家慈悲體恤弟子因事務多而勞心、勞力;卻也巧妙提點:儘管身體勞累,心可以不受影響。覺得累了,把握時間適度休息,體力即可恢復。因此,每當有人問我:行程忙碌緊湊,為何還能忙得快樂、累得歡喜?我總是憶起師父的教導。

還有另一層因素,使我再忙再累,也不敢抱怨稱苦。每當前往海內外各地關懷,見信眾居士熱忱學法、護法,令我非常感動。護法居士各有家庭與事業,而他們對法鼓山教團賦予的任務,不論是護持硬體建設,或是協助推動三大教育,幾乎是隨傳隨到,全力以赴。大眾響應法鼓山理念,不僅自己親身實踐,並積極接引更多的人,一起來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這份初發心,數十年如一日,難道他們不累嗎?

我相信護法信眾也會感到勞累,偶爾也會起煩惱,或起退心,都很正常。遇到挫折、困難,每個人都需要有調適的空間。而這個轉圜「空間」,有些人是以時間換取空間,休息一下再上路,才能走得更長更遠。有些人則透過佛法、禪法、心法,從觀念疏導,配合方法運用,也就能使疲憊的身心獲得法食滋養,再接再厲,重新出發。這便是師父所說:「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由信仰,或從修行體證的信心,透過精勤努力,鍛鍊培養出恆心、耐心與鍥而不捨的毅力。

(摘錄自《福慧好當家》)

感恩家中寶

婆媳心相映

◎陳秋月


▲(寶雲寺 提供)
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機會牽著婆婆的手,走入寶雲寺的大殿;更沒有想到,婆婆可以在大殿裡,代表所有壽星切壽糕,在數百人的祝福下,一起過生日。

二十幾年來,婆婆總是輕聲細語,笑臉迎人,不曾大聲說話或爭論是非。照顧自己,不假他人之手,至今九十五歲的高齡,依舊堅持清洗自己的衣物。勤儉持家、愛物惜物,連一粒米掉到地上,都會撿起來,不敢浪費。

我心裡明白,像婆婆這般善良、自律嚴謹的人,雖然未入佛門,行為修持早與佛法相應,期待著有一天可以帶她走入佛門、皈依三寶,在人生的最後一段里程,有一個更加提昇的機會。今年寶雲寺佛化聯合祝壽的日子,婆婆正巧來住臺中,順著這次難得的因緣,把握機會為她報了名。

走入大殿的當下,婆婆被眼前的場面震懾住了,讚歎地說場面好莊嚴,與她過去對佛寺的印象迥然不同,覺得寶雲寺好清淨、簡樸、素雅,心裡很歡喜。等待開場的時間裡,義工師姊們更是接二連三地走近婆婆身邊,給予溫馨的關懷與讚歎。

在婆婆面前長跪奉茶的那一刻,心中生起無盡的感恩,感恩過去對我的包容、感恩一手幫忙帶大三個孫子,淚水也不聽使喚地滑落……

感恩聖嚴師父、感恩法鼓山及寶雲寺法師、義工們的辛苦奉獻,讓婆婆可以在暮年之時,親近正信佛法,感受到佛法的殊勝難得,也重新認識佛教道場的現代樣貌,眼界開了,心更寬廣了,而我與婆婆的心也更貼近了。

一心念佛到淨土
【青年義工在四川】
一趟認識自我之旅
【青年義工在四川】
當自己的主人
【福慧好當家】
忙得快樂 累得歡喜
【感恩家中寶】
婆媳心相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