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敏法師 波羅的海學術交流

出席「臺灣的佛教與佛學教學」系列活動 分享佛教禪修、臨終關懷


▲惠敏法師赴波羅的海三國,講佛法如何讓人止息煩惱,生起禪定。 (法鼓文理學院 提供)

【本刊訊】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於十月九日至十三日,受拉脫維亞大學及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處邀請,至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參加「信仰之樂土:臺灣的佛教與佛學教學」(The Island of Faith: Buddhism and Buddhist Teaching in Taiwan)系列活動,全程由拉脫維亞大學中文漢學系教授柯世浩(Frank Kraushaar)陪同並擔任活動主持人,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處吳榮泉大使等,亦前往共襄盛舉。

十月九日,惠敏法師一行首站抵達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大學,以「〈聲聞地〉中「唯」之意涵與佛教禪修關係之考察」(An Exami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Mātra" in Relation to Buddhist Meditation in the Śravakabhūmi)講演,說明〈聲聞地〉之「相似」(鏡像、影像)所緣(禪定對象),是以「唯智」、「唯見」、「唯正憶念」等用語來表達,並與《大念處經》反覆觀察之「唯知、唯念」的關鍵層面有關。

惠敏法師從中分析,禪修時把握此「意象」之鮮明度和純粹性,可鎮伏五蓋,止息煩惱,生起禪定。演講中,惠敏法師特別以下榻旅館浴室鏡子的標語「您在我(鏡子)所見的美麗是您的反映」(The beauty you see in me is a reflection of you.)為例,說明所謂「相似」(鏡像、影像)所緣(禪定對象)的意涵。

現場交流時間,在場學生問及,部分南傳上座部禪師對於大乘禪法或禪宗起源有所疑慮,惠敏法師回應,佛教隨時空演變,正合乎「因緣所生法:無常、無我(空性)」的法則。

十月十日,惠敏法師抵拉脫維亞國立博物館演講「慈心禪修及所緣境之獲得」(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 How to Attain the Meditative Object);十一日下午,則於研討會中發表「『正念』於臺灣臨終關懷及安寧療護的應用」(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in Taiwan),以及晚上指導禪修與念佛課程二小時;十三日,抵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大學,以「《大乘莊嚴經論》中「唯」之意涵與佛教禪修關係之考察」(An Exami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Mātra" in Relation to Buddhist Meditation in the Mahāyānasūtrālaṃkāra)為題進行演講,圓滿了一場難得的國際宗教學術交流。

聖基會經典講座

鄧偉仁談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


(林何臻 攝)

【林何臻/臺北報導】「什麼是人間淨土?什麼樣的社會才是『更好的』?」佛教修行貴在修心,然而面對現代族群、戰爭、貧富差距等社會議題時,應如何起而行,將佛法轉為教化人心、建設人間淨土的具體行動?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鄧偉仁,於十月十四至二十八日,每週六舉辦的聖嚴教育基金會經典講座中,率先提出一連串疑問,從淨土的定義到相關經典的詮解,邀請近三十位聽眾參一參。

鄧偉仁首先從法鼓山「心靈環保」的核心理念,包括人間淨土的面向(如心六倫)與實踐方法(如心五四)談起,再追溯佛陀時代的托缽制度,指出當時出家眾乃透過乞食履行社會責任──度眾。而爬梳經典,以及聖嚴師父「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之闡釋,他進一步將淨土分為唯心、倫理與制度等三個層次,前兩者以修心為主,後者則可作為佛教入世的行動軌則。

大乘佛教的修行不離世間,鄧偉仁先以《維摩詰經.佛國品》為例,帶領眾人深入經文,發現「眾生淨」是從「心淨」到「國土淨」之間的關鍵:除了以因果、因緣、業果等知見,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尚須透過善巧方便,方能真正淨化人心,實現人間淨土。

他進一步說明,社會制度也是緣起法,對於印度社會特有的種姓制度,根據《起世本因經》,佛陀乃從因緣觀來解構:如「王/摩訶三摩多」一詞,有「依全民選出者」、「依法令他人喜悅」之意,並非天授;首陀羅實則「以狩獵為業,又以雜事為業」,此為職業別帶來社會階層化,而非出生。時至今日,佛陀的智慧在化解種姓制度社會歧視上,仍然鏗鏘有力。此外,《大般涅槃經》中,對於阿闍世王征伐越祗人一事,佛陀從越祗具備七種優良特質的社會制度分析,包括常相集會、相負責任等,指出該族不會因戰亂而衰敗。

由此可見,佛陀的教法導向解脫,但也重視如何幫助現世社會建立良好制度,安樂眾生,多造善業。如《善生經》中,佛陀談及如何適當獲取、分配財富,聖嚴師父在當代則提出「四要」,既可落實於個人修行層面,從根本的價值觀來看,更是對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反思與對治。

在當代,許多佛教團體逐漸走向社會企業的模式,以佛典為本,提供現代社會另一種價值觀,例如非以營利、股東分紅為目標,而是用於創造更多福祉的經營方式,也可說是佛教徒肩負社會責任,入世度眾的行動力之展現。

「將傳統的佛教,古為今用,發現它的人間性,展現它的現代意義。」聖嚴師父曾在國際學術會議提出呼籲。在時代變遷中,持續探討佛教於現代社會的意義與力用,正是本講座探討「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的宗旨所在。

僧大悟語

按部就班練工夫

◎圖.文/釋常啟

那天,僧大同學跟著我一起回俗家關懷,老菩薩做了一道工夫菜——陶鍋燉菜,料多實在,一根根透明的素翅、芋頭、筍干,還有金黃栗子等等,老菩薩分享筍干除了要先泡熱水外,還得像洗衣服一樣來回搓揉,才能真正去除酸苦,芋頭與香菇先炸過,香氣才夠味,較硬的菜要先蒸過,入鍋才會熟透入味,一個個先行步驟到位,再依序放入陶鍋悶滷,才能煮出美味可口的燉菜鍋。

高明的廚師能夠精準俐落地完成料理,但還是得按部就班地依序處理食材,若太急躁而略過其中一個環節,美味便被破壞;如果芋頭沒有炸熟就下鍋,香氣就會減損;筍干沒有搓揉徹底,湯頭即刻變酸。禪修方法亦是,坐姿確認、頭部運動前方便、全身掃描放鬆、體驗呼吸,才漸進至數息與隨息,身心若不夠放鬆,便無法安定、收攝地數息隨息,更不用說要用上默照與話頭了。

僧大同學在過堂後,會用四桶水來洗碗,第一桶水負責過濾,將表面最髒的汙垢去除,第二桶加入苦茶籽粉與肥皂水,負責清除油汙,第三與第四桶則是清水,將苦茶籽粉與肥皂洗清,還原本來的乾淨面貌。若是將四桶水集合倒在一起,洗出來的碗,必定是又髒又有異味。

我們處理事情或修行的層次也是一樣,第一步溶解出最粗重的身、口惡行,第二步洗淨二元對立的「是非與善惡」,第三步去除自我中心的根源「我執」,最後還要將用來去油洗淨的清潔劑——方法也放下,才是真正的淨化,達到「習數以忘數」、「得魚而忘筌」之境。

若不分輕重緩急、不願按部就班,取捨無方,不只方法會錯亂,也會把人生弄得一塌糊塗。

第二屆法鼓學校校友會論壇

思想與時代話題並呈

【賴玉梅/金山報導】為持續鼓勵畢業校友後繼續從事佛學相關研究,法鼓學校校友會於九月二十六日舉辦第二屆校友論文發表論壇,今年共有三位校友的論文入選發表。

其中,曾就讀於中華佛學研究所,目前在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博士班研讀的陳宗元,發表〈《成唯識論》中陳那唯識思想的繼承與展開──從「所緣緣」的觀點來論述〉,對陳那唯識思想有獨特的解讀與深入的分析;佛教學系碩士班畢業的黃舒鈴,則發表〈MBSR融入佛教學系課程對「慈悲」之影響〉,探討在正念減壓融入佛教學系課程後,如何影響學生對「慈悲」的理解和體驗;社會企業與創新學程第一位畢業生黃亮鈞,則探討〈「心靈環保」經濟學之SROI範圍界定分析──以法鼓文理學院校園境教為例〉,由法鼓校園建築與景觀的境教,比對出「心靈環保」的經濟效益,並藉此來做社會投資報酬率範圍界定的討論分析。

三篇論文領域迥異,皆具見地,蔡伯郎、吳正中、張志堯三位教授的講評,字字珠璣,再加上現場提問熱絡,搭起校友與在校生,以及佛教學系與人社學群學程之間,良好的學術互動。

教育短波

教理研修體驗 初探佛學

為了讓體系內信眾進一步體驗大學院教育,法鼓文理學院「禪文化研修中心」於今年下半年,特地為聖嚴書院已結業學員,一連舉辦「佛教教理I」、「環境關懷」及「佛教史」等三項為期二天的研修體驗營。

九月二十九日至十月一日,「佛教教理I」研修營率先登場,邀請副校長蔡伯郎,以及陳英善、藍吉富、施凱華等師資,帶領學員們初探唯識、華嚴、般若、天台等佛教教理,紮實豐富的課程內容、深入淺出的講述,讓學員們滿載而歸。特地從花蓮瑞穗北上參與的資深信眾曾鳳美便表示:「佛教教理是學佛的基礎,能夠提供正確的知見,引導修行方向不致偏差,能規畫這樣的課程太好了。」

禪文化研修中心主任果鏡法師表示,未來將持續結合三大教育,推出不同課程,如以漢傳佛教為主的進階「佛教教理II」研修營,期能廣化及深化佛學與人文社會的領域,提供大眾更多元的學習,讓佛法更廣泛、更深入生命場域。(釋演化)

雲南崇聖論壇 探討佛教發展

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雲南大理崇聖寺舉辦二○一七崇聖論壇,僧團果興法師、常啟法師,以及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鄧偉仁應邀前往。

兩百餘位專家學者及各傳承僧眾,以「亞洲佛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分別從「全球化背景下的佛教與佛教研究」、「絲綢之路與佛教」,以及「人間佛教與和諧社區」等三個面向,探討佛教的傳承與發展。鄧偉仁發表〈西方佛教學研究與其東方佛教教育的再脈絡化〉,果興法師則發表〈以『波羅蜜』作為南北傳佛教共通的菩薩道〉。

果興法師於論文中指出,緬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Bhaddanta Vicittasarābhivaṃsa)在所著《大佛史》中,依《佛種姓經》、《行藏》、《本生經》及注疏,提出南傳菩薩道之十波羅蜜,因此,「波羅蜜」可作為南傳與北傳佛教共通的菩薩道修行次第,從「布施波羅蜜」出發,並以「般若波羅蜜」為核心,作為全球「普世倫理」重要的論述,除了可促進南北傳佛教交流,並藉由共識的建立,落實佛教對人間的關懷。(釋演化)

【法鼓書齋】

善知識,我來了! ――跟著善財童子參學去

■《人生》雜誌411期11月號


善知識,是修行路上重要的指引。經典中關於尋訪善知識,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文殊菩薩的指導下,他一路往南,展開參學之旅。不同的善知識,傳授善財童子各種不同的「覺」技,堪稱圓滿人生的典範,即使在菩薩道上退卻信心、怯懦不前時,仍不忘引導我們走向內在的朝聖旅程,開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菩薩行。出發之前,別忘了聆聽聖嚴師父教導如何親近善知識,看待「善知識是好師友,惡知識是活教材」。

「人生講堂」常藻法師分享回馬來西亞擔任監院的過程中,如何勇敢承擔的「轉心」工夫;「變心.辨心」帶您參與臺大醫院金山分院的遺族關懷,為往生親人種一株療心之花,體驗「不住心」的情懷。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惠敏法師
波羅的海學術交流
【聖基會經典講座】
鄧偉仁談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
【僧大悟語】
按部就班練工夫
【第二屆法鼓學校校友會論壇】
思想與時代話題並呈
【教育短波】
教理研修體驗 初探佛
【教育短波】
雲南崇聖論壇 探討佛教發展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11期11月號
善知識,我來了! ――跟著善財童子參學去
【教育文化看板】
107學年度法鼓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