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寫意觀心 李賜民速寫法鼓山

退休後返回金山老家的素人畫家李賜民,兩年來走訪北海岸各地,以速寫傳達家鄉之美。
常至法鼓山作畫的他,將園區寧靜、樸素的氛圍,揮灑得更添意境。
與您分享藝術家體驗的法鼓山之美。

◎梁金滿


▲藝術家筆下銅綠屋瓦的大殿建築群,正呼應了聖嚴師父的理念:法鼓山建築群就像是從地上長出來一樣。(李賜民 提供)


▲來迎觀音(李賜民 提供)
一枝美術鋼筆、一管水筆、一小盒塊狀水彩,外加一本A5繪圖紙、幾張吸水用的衛生紙,這是速寫藝術家李賜民外出時必定隨身攜帶的畫具。自初中離鄉到臺北打拚,再回到金山長住,已相隔六十年。退休兩年來,他經常佇足北海岸各地取景作畫,速寫家鄉之美,畫裡滿是對鄉土的熱愛。

今年七月,他將作品集結,在金山遊客中心舉辦個人首展「畫說北海岸」。八月一日起展出法鼓山系列速寫作品,從山徽石、三門、法華鐘樓、祈願觀音殿,到法鼓文理學院大願橋、揚生館,乃至農禪寺……在他的簡筆速寫下,一一化為清新質樸的寫意風景。

蓊鬱樹林間 從地長出的建築

「我最喜歡走臨溪朝山步道上山,看溪邊的石頭、樹木,聽淙淙溪水聲,那才叫真正的生態工法。」舉頭一望,遠處銅綠屋瓦的大殿建築群、教育行政大樓,錯落在蓊鬱樹叢間,李賜民的速寫畫,正呼應了聖嚴師父所說的——法鼓山建築群就像是從地上長出來一樣。

「速寫,沒有好壞對錯,也不是比快,而是將眼前所見結合當下的心情畫出來。」李賜民指著畫作,「觀音道場」三門屋頂上那條特別長的線條說,當時一下筆就太長了,但不刻意去修正它,就是接受它,也保留了作畫當時的記憶。速寫保留了現場七、八分的真實,作畫的人可以自由取捨,就像三門周邊的樹木未必如實景所見,但那棵蒼勁的老九芎則被他保留在畫中。

李賜民說,每次上法鼓山速寫,都受到義工菩薩溫暖的關懷。畫法華鐘樓時,義工菩薩為他遞茶水,提醒他去用齋,還有師姊建議他保留鋼筆線條,未必要上色,而他也從善如流,展場中便展出幾幅未上色的法華鐘樓速寫,別有味道。李賜民指著兩幅相同角度的畫作說,那時畫法華鐘,不過相隔三週,鐘樓周邊的樹木便從抽新芽長成滿樹綠葉,也提醒了他時間推移的迅速。


▲大願橋與法鼓文理學院(李賜民 提供)

了解開山意義 畫出殿堂莊嚴

「祈願觀音殿很難畫,一眼看去都是橫線條。」從事室內裝修退休的李賜民,工作時經常需要畫建築透視圖,也練就了繪圖、上色的好工夫,但初畫祈願殿卻卡住了。後來有義工菩薩建議他走一趟開山紀念館,了解法鼓山的理念,或許有幫助。果然,當他了解開山的意義後,下筆時就不再自我設限,而且只要換個角度取景,就能破除橫線條的限制,畫出祈願觀音殿的莊嚴。

「大願橋太美了,那個跨度、弧度,正看側看都美。有一次在橋上,剛好有兩位法師走在前面,那畫面深植我的腦海。」李賜民十分讚歎法鼓文理學院校園建築,他更期待樹木茁壯之後,這座涵養心靈環保人才的校園,必定更自然更和諧。

「我們法鼓山真的很美,我還會再去;下次再畫,線條會更簡單……」言談之間,李賜民三句不離「我們法鼓山」,他因速寫與法鼓山結緣,除了總本山、農禪寺,還聽說大溪有座古蹟與現代建築交融的齋明寺,已經躍躍欲試,準備速寫更多法鼓山寺院的境教之美了。

速寫畫與觀自在

畫展轉角處,有一幅「觀自在」書法,端正的字跡與一系列法鼓山速寫畫,毫無違和感,落款署名演柱,且聽演柱法師分享與李賜民菩薩的一段善緣。

◎釋演柱


▲畫展轉角處中的「觀自在」書法,記錄了一段善緣故事。(施純泰 攝)

有一次,我經過祈願觀音殿,看到一位菩薩面對著水池在作畫,由於出家前曾學過素描,因此很好奇畫筆下是什麼景色,特別停下來欣賞。當時風很大,見菩薩又要拿筆又要壓紙,便上前幫忙壓住畫紙,讓他順利完成,也得知他是一位金山鄉親,退休後重回故鄉畫下當地的美景。

當天我們並未留下聯絡資訊,沒想到後來,賜民菩薩透過知客室留話給我,說想致贈作品,我便邀約他上山。在會面時,欣賞了賜民菩薩許多精彩的速寫作品,他談起時常帶著簡單的畫具及飲食,輕裝步行在山水間,一旦投入作畫,有時會忘了時間及疲憊,這種類似古德行腳的毅力,讓我很佩服。

我與賜民菩薩分享了自己出家的過程,以及為何會選擇修行生活,並簡單介紹了法鼓山的理念。那陣子剛好在僧大的書法課寫了一幅「觀自在」,僧大老師純因法師曾為此做過很特別的詮釋:「觀察自己現在的狀況」。便將這幅字與賜民菩薩結緣,因為他在作畫時善於觀察環境,充分融入當下,也可以藉此觀察自己的心境,作為一種禪修的練習,正是「觀自在」。

謹祝福賜民菩薩:「畫天地之美景;見心地之寶藏。」創作更多佳作,分享他人;開發內心寶藏,自利利人。

辭親出家,不忘恩義

◎文/果東法師

多年來,法鼓山的出家法師,多是在父母或親友祝福中,圓滿出家的願心。有些更是從小於佛化家庭成長,甚且不只一人出家,而有兄弟姊妹陸續出家。親情往往難以割捨,家長們又是如何捨得子女出家呢?

有位求度者的父親就說,孩子要出家,心想年輕人已有清楚的志向,應當尊重,畢竟還有其他子女陪伴,尚可接受,現在卻連另一個孩子也要出家,除了感到震驚,心中更是不捨。後來是因其他法師的俗家眷屬以「過來人」經驗分享:「女兒若出嫁,遇上夫家不讓她回來,要見面談何容易。女兒若出家,假使無法適應,還可以回家,僧團不至於強人所難。」便是這番話讓他釋懷,成全家中第二個孩子出家。

大致而言,面對子女要出家,父母都會經歷一段理性與感性糾結的過程;而當終於首肯同意了,無疑是一種大慈悲、大智慧與大布施。父母在剃度典禮現場,將百般牽掛化為一句勉勵:「既已決定出家,就要堅定初發心,有始有終,扮演好出家人的本分。」淚眼中帶著慈悲,著實令人動容。

辭親出家,不忘恩義。出家後,仍須盡孝,更將對父母的感恩,擴大為報三寶恩、國家恩、眾生恩。釋迦牟尼佛以身示範,修行有所體證後,親自為父母演說佛法,回報父母生養之恩。因此,出家並非從此對俗家不聞不問,而是將父母給予的肉體生命,當成修福修慧的道器,廣度一切有情眾生。假使僧眾的俗家父母,晚年生活面臨困頓,僧團也將適時關心,提供合宜的照顧方法。

出家之路,是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成佛之道。出家人的「捨」,是放下一切世俗權勢名利;出家人的「忍」,是為住持三寶、續佛慧命,任勞任怨,廣種福田。出家人的「行」,是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懷抱出離心及菩提心,透過菩薩行,堅定邁向成佛之道,永不退轉。

(摘錄自《福慧好當家》)

霞光中道別

◎游淑惠

那天清晨,媽媽離開加護病房,搭上救護車回家。那時正是朝霞滿天,天地萬物甦醒,一片耀眼燦爛。「媽媽,您安心跟著菩薩走,西方佛國也是這樣的美好吧?」我向媽媽描述,有七重欄杆,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四寶圍繞,國土光明無量,遍照十方無所障礙。「媽媽,祝福您,新的旅程平安,無病無痛無憂。」太多不捨,讓我淚眼婆娑,將佛號念得斷續不成調,真是慚愧。

在加護病房的十天,是媽媽在人世的最後一程,因為簽署放棄急救醫療行為,媽媽沒有多受無謂的折磨。我想是慈悲的她跟菩薩商量留了這一段時間,讓子女能調適接受,也跟她好好道別。感恩法師提醒,我向哥哥及妹妹、侄子說明頂禮三拜的意義,感恩家人如此善根深厚,在感謝、感恩及道別後,也在病房對媽媽獻上最大的禮敬。晚間,媽媽親手帶大的外孫下課後趕來,感恩道別後頂禮三拜,次日清晨,媽媽就往生了。

救護車回到家,在桃園區助念組的協助下,我們開始助念。圓滿時,小組長李致遠師兄為媽媽說法,親友們也在旁聆聽,深深感念媽媽福德智慧兼具,接引這麼多人聽聞佛法。媽媽最後的容顏,雙眼、雙脣自然閉合,嘴角上揚,笑得溫煦和藹,與媽媽感情最深的哥哥掉下淚,跟媽媽說:「您一定是跟著菩薩去了好地方吧?笑得這麼美麗,祝福媽媽開心地飛翔。」

告別式後火化,在準備入塔安厝的路程中,晚霞餘暉,金光晃耀無邊無際,我在心中問媽媽:「您一定很喜歡極樂國土吧?媽媽啊,當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時,您聽聞音聲,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祝福您蓮品高昇。」安厝完成,哥哥說:「媽媽喜歡看日出、日落,就連跟我們道別都選在霞光之中。」霞光亦是佛光,圓滿佛事,感恩媽媽及所有成就的人,祝福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張錦德 攝)
即景寫意觀心
李賜民速寫法鼓山
速寫畫與觀自在
【福慧好當家】
辭親出家,不忘恩義
霞光中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