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村】

漢傳禪法 法緣相續20年

1993年聖嚴師父傳法予英國籍的約翰.克魯克博士,他實踐師父的教誨,在歐陸播下了漢傳佛教的種子。其中,波蘭禪眾於1997年邀請聖嚴師父前往指導禪修。二十年來,當年追隨師父學禪的波蘭弟子,在繼程法師、賽門.查爾得的指導下,仍持續精進,對禪法的信心,不曾退失。

◎文/安娜.葉迪娜(Anna Jedynak)、帕威爾.羅許奇傑維斯基(Paweł Rościszewski).中譯/國際翻譯組


▲1997年波蘭禪眾邀請聖嚴師父(右三)指導禪七後,帕威爾(左一)、安娜(左二)等主要負責人與師父合影。下圖為2016年與繼程法師(右三)、僧團法師合影。(波蘭禪坐會 提供)

在認識聖嚴師父之前,我們學的是日本禪,從七○年代開始,陸續接觸過許多老師,不過,九○年代初期團體內部發生了一些師徒問題,促使我們去尋找新的老師。

西方法子奠定基礎

當時,有一些禪眾到英國參加了聖嚴師父第一位西方法子約翰.克魯克博士(Dr. John Crook)以及師父親自帶領的禪七後,受到兩位老師的人格與教法的感動和啟發,於是一九九六年率先邀請約翰到華沙帶領禪修。

他的教法,和我們先前所學的很不一樣;在打坐的形式上,漢傳禪法比日本禪更為自然,強調放鬆、不汲汲於達到什麼成就、依循修行上自然而然的節奏、接受當下一切等。約翰的來訪和指導,讓我們對漢傳禪法生起信心,也埋下日後追隨聖嚴師父學習禪修的種子。從那以後,約翰幾乎每年都會到波蘭帶領禪修,直到他二○一一年去世為止。

一次的因緣,終身的學習

一九九七年,聖嚴師父來訪波蘭,雖然僅此一次,對我們來說,卻影響深遠。那次師父為五十多位信眾(包括許多來自其他道場的信眾)作了一場開示,並主持一場禪七。師父雖是出家人,卻對在家人的問題,以及驅使這個世界運作的煩惱力量非常明瞭,因此他的開示總能直指人心。

相處的時間短暫,但師父的教法及個人風範,深深烙印在我們心裡。二十年來,我們到過許多地方打七,包括英國、瑞士、美國、德國、立陶宛、俄羅斯,甚至遠赴臺灣;可以說,只要師父或約翰帶領禪修的地方,我們都會想辦法去參加。

師父來訪後不久,我們成立了禪坐會(Chan Buddhist Union),並著手翻譯、出版禪佛教的書籍,包括師父的《佛心》、《法鼓》、《如月印空》以及印順長老的《成佛之道》等。書籍印量不多,主要是接引對禪修有興趣的人。

禪坐會的核心成員都是修行十幾、二十年以上的禪眾,我們試著將禪法帶入生活實踐;遇到問題時,便透過老師的指導、書籍(包括東初禪寺發行的《禪》雜誌Chan Magazine)、禪期的小參,還有以往處理難題的經驗等,互相幫助,一步步深入教法、建立信心。

聖嚴師父和約翰相繼捨報後,並不代表我們從此沒了導師,失去方向。從二○○八年起,師父的法子繼程法師和賽門.查爾得(Simon Child)每年定期來波蘭主持禪修。老師們來訪時,我們也在市區安排公開講座,讓更多民眾同霑法義。


▲約翰.克魯克博士(拄拐杖者)持續至波蘭指導禪修,直到晚年。前排左四為賽門.查爾得。(波蘭禪坐會 提供)

禪修需要細水長流

平常,每週五下午,我們會在華沙市中心一處向佛教道場租來的場地共修。每個月舉辦一次禪一,打坐之外,還會觀看禪七的開示錄影,以建立正確的修行知見。

波蘭的禪眾,都帶有一點普世平等的心態(ecumenically-minded);換句話說,我們會參與其他佛教團體舉辦的活動,其他團體的人也會來共修或參加禪七,這提供彼此交流的機會,也比較不會產生「我們比其他人優秀」的態度。

不過,這麼多年來,共修的人數並沒有增加。傳統上波蘭是天主教國家,佛教相對新穎,還沒發展出結合在地文化、習俗與生活條件的修行型態,即便是約翰為了適應英國文化而改良的禪修方式,也尚未生根。

此外,我們也發現,每年的精進禪期雖然引起全球各地禪修者的興趣,但活動並未開放隨喜,反而排除了當地可以參加短期修行的人,而有能力參加禪七的人,多半屬於社會的中上階層,對一個既要工作又要養家的上班族來說,禪修遙不可及。另一個隱憂則是,許多人認為進禪堂打七才是修行,凡此種種,讓人看見禪修在波蘭的考驗,彷彿也在提醒我們修行如滴水穿石,必須細水長流,才能綿延不斷。

 

【馬來西亞兒童生命教育課程】

親子探索生命學佛趣


▲慈心班孝親奉茶,洋溢著幸福與感動。(李選全 攝)

◎編輯室

馬來西亞道場二○一七年的兒童生命教育課程,上學期於五月結業了!此課程開設以傳達「心六倫」為主的慈心班,以及為曾參加過此課程的兒童,進一步以「心五四」為課程設計的悲心班。「心靈環保父母成長工作坊」同步開課,期待父母與孩子有共同的學習體悟和成長。

本學期的慈心班,課程主要內容為家庭倫理與生活倫理,第一堂課以遊戲設計,帶領小菩薩認識臺灣總本山與道場中的環境。並將慈悲心、隨緣心、願心、懺悔心與同理心這五項好品德,化為「五樣見面禮」,鼓勵小菩薩時時練習提起這五顆心。第二堂課介紹生命的源起,再讓小菩薩揹上裝了石頭與蒲團的聚寶袋,體驗懷孕的辛苦與不便。透過家庭迎接新成員的繪本故事,讓小菩薩體會家庭倫理的意義。第三堂課的「孝親奉茶」,小菩薩們認真地親手準備茶點、學習奉茶的禮儀,正式行奉茶禮時,家長們都感動不已,更踴躍地分享這一學期孩子與自己的成長。

澆灌菩提種子,使其發芽茁壯,悲心班小菩薩們的第一堂課,在「異中求同,同中存異」的觀念引導下,以互相尊重的態度,共同制定了「和樂學習公約」。第二堂課以活潑的情境教學,引導小菩薩深入地辨別與實踐「四要」。第三堂課以遊戲帶領小菩薩走向世界,反思自己所擁有的幸福,進一步學習「給予他人的需要,而非自己想要」的布施觀念。

課程組的義工老師分享,短短三堂課,卻可看見孩子們的轉變,感受到小菩薩心中的菩提種子漸漸萌芽,期待下學期再與小菩薩們探索生命,一起學習實踐生活中的佛法。

為心靈充電 職場不NG

青年院舉辦的社青禪修營,五月二十六至三十日在天南寺展開。

聖嚴師父曾說,禪法即是佛法,透過禪法來安定自身並提昇智慧,從中消融自我、發起菩提心,就是走在菩薩道上。因此營隊除了以師父的影音開示,帶給六十七位學員禪修應具備的觀念及方法,營隊法師也帶領學員練習攝心、安心。

在營隊法師講解「三時調三事」、「七支坐法」後,學員隨著法師的引導,在自己的菩提道場上,體驗清楚與放鬆,練習禪修方法,在禁語中觀察自我身心,與自己相處。

針對社會青年在職場上可能面臨的困境,營隊邀請法行會會長許仁壽以豐富的職場、管理經驗,分享如何以佛法面對職場種種挑戰。許仁壽表示,素食與禪坐能降低貪欲,也能安定身心,不致隨波逐流,當職場上有突發的狀況,能以穩定的情緒反應。

最後一天,學員們除了感恩義工菩薩照顧,更把握與法師和同學交流的機會,互勉將禪修用在生活與工作中,相約再來共修。

(圖.文/青年院 提供)

中觀的生活智慧

◎王琡珺

寺院管理副都監常寬法師,今年五月在舊金山道場弘講「中觀心髓」,課堂中說道:「中觀是不執著的態度,不會因為現象而起煩惱。」聖嚴師父也曾開示:「捨兩邊而不取中間」,才是真正的「中道」。也就是對任何事物不要有分別心,放下對立的觀點,也不以結果論為前提,把自己限制住而起煩惱。

有人誤解佛教主張的中觀思想,是一種隨波逐流的態度,常寬法師進一步說明,佛法所講的「不執著」,是處事要確定方向、完善規畫,但是心態上要容許意外的可能,不執著於自己的規畫,以遊刃有餘的心情接受改變,並持續朝著方向前進。

後來,在讀書會中,同學分享「夫妻因高中女兒的穿著打扮起爭執」的實際狀況,討論到如何將中觀思想運用於日常生活,適逢舊金山道場監院常惺法師前來指導,法師建議,首先放下是非對錯的觀點,從大環境和孩子的社交環境裡,了解現在女性的穿著打扮,如果家長有不同的觀點,且認為是對孩子有幫助,可以誠懇、善巧地與孩子充分溝通,但不須堅持小孩一定要照著家長的意思改變。家長可以隨順因緣的心情來看待這件事,鼓勵孩子不妨試試家長的建議。

經典中記載,佛陀以超越主觀和客觀的方式來處理事情,對任何事情先分析、了解內容,再請弟子們投票,同時尊重少數,了解、分析少數者的原因之後,再一次投票,如此做了好幾回,得到全體的共識,一起執行,一起承擔。二千六百多年前都能以民主、且有智慧的態度處理事情,在這二十一世紀裡,我們也應效法佛陀,以中觀思想為基礎,慈悲智慧地處理一切事務,建立和諧的人間淨土。

【世界佛教村】
漢傳禪法
法緣相續20年
【馬來西亞兒童生命教育課程】
親子探索生命學佛趣
為心靈充電
職場不NG
中觀的生活智慧
學習成長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