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醒法師弘講〈永嘉證道歌〉,說明祖師大德開悟前後的修行方法與態度。 (李宛蓁 攝)

舊金山

果醒法師弘講  永嘉證道歌 天台心鑰

引領海外信眾踏入禪門 學習以無我平等心待人處事

【陳秋宏/舊金山報導】如何在生活中修行無我,讓與生俱來的摩尼寶珠自然顯現?六月六至十一日,舊金山道場一連五天舉辦佛學講座,由禪堂堂主果醒法師主講〈永嘉證道歌〉與「天台心鑰」,法師以親切生活化的譬喻,帶著近兩百人次的灣區信眾,清楚妄念的起落,學習不攀緣執著,以平等心對待每個人、做每件事。

第一場〈永嘉證道歌〉講座中,果醒法師先引導大眾分辨「心」與「現象」的不同。「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將被感知的現象當成是『我』」,法師以過去常舉的「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不要用過去的記憶來修理自己」為例,還提出「前念」與「後念」的觀念,「如果沒有前念,後念就無法產生;但後念生起時,前念已經消失。」法師表示,當我們認清前、後念並不相續,沒有一個自我在執著任何人事物,修行便能夠慢慢得力。

信眾跟著法師講解的無我觀念,逐步走入祖師大德們的修行體會。唐代永嘉玄覺禪師所作的〈永嘉證道歌〉,說明了開悟前後的修行方法與態度,法師根據聖嚴師父著作《智慧之劍:永嘉證道歌講錄》逐句講說,並分享個人的詮釋與心得。每天五個小時的課程中,聽眾不時提出問題,法師有時以禪師的機鋒,當下給予棒喝,有時不直接回答,希望提問者慢慢熏習,自己找到答案。

第二場「天台心鑰」講座,法師根據師父著作《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進行弘講。《教觀綱宗》為明末蕅益大師的名著,歷代讀者透過此書,認識了佛法的整體結構。由於時間有限,法師只講解一念三千、一心三觀、思不思議、十乘觀法、六即佛等部分內容。

最後一天的問答,有人提問如何修行?如何選擇法門?法師建議大眾參考禪宗語錄,選擇與自己相應、隨時可運用的法門。「佛法不能脫離生活。我們要修慧,不要緣前念。」法師勉勵眾人時時修、處處修,深切明瞭心和現象的差別,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修行就會更上軌道。

紫雲寺

義工禪二 修萬行更快樂


▲紫雲寺義工參加禪二共修,專注練習放下過去與未來。 (紫雲寺 提供)

【陳文嬪/高雄報導】感恩義工平日的奉獻,同時凝聚大眾的願行,提昇修行內涵與信心,紫雲寺於六月二至四日舉辦義工禪二,由傳燈院常願法師帶領。近八十位穿著相同服裝、抱著相同理念與共識的義工們,精神奕奕地齊聚五樓大殿精進充電,期能當個自在的萬行菩薩,修行更快樂。

每天早中晚,義工們一同聆聽聖嚴師父影音開示。第一天播放一九九八年師父於悅眾菩薩禪修營的開示影片,眾人體會禪修是佛法的實踐,而戒定慧三無漏學,更是每個修行人都必須具備。能持戒,就不會造罪,禪定可使人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不受煩惱所擾而生智慧。

二天的課程中,眾人藉由八式動禪、立姿瑜伽,體驗「身在哪裡,心在哪裡」;經行時收攝身心,每一步都感受到念念清淨、步步踏實;禪坐時每一炷香,專注於呼吸或佛號,練習放下過去與未來,將精神集中於當下這一刻。

晚課時,有人為自己的散心雜話自動跪香,至心懇切地拜佛發願、發露懺悔,為往昔所造諸惡業而涕泣。一次次身心洗滌,期盼能將惡習消除,長養善根。在分享時刻,有人感恩自己身體不適,才知道業障現前而更加精進,即使打坐昏沉,也盡可能提起正念,發願念佛、迴向,體會到師父說的:每個當下都在變化,都是無常,讓自己的心體驗當下,體驗無常。

常願法師勉勵大眾不管做人、做事,都要用佛法體悟「因緣有、自性空」的真義,妄想執著會覆蓋我們的佛性,放下我執,就不會起慢心,「時時保持初發心,才對得起自己的法身慧命。」

馬來西亞

教師學佛 悅教悅輕鬆樂


▲在馬來西亞道場禪修師資引導下,教師佛學研修班學員赤腳經行,體驗放鬆身心的感覺。 (馬來西亞道場 提供)

【梁演林/馬來西亞報導】當社會節奏愈來愈急速,教學工作愈來愈繁忙,教育工作者如何安頓自己,重拾教學動力與熱忱?馬來西亞第十九屆全國教師佛學研修班「悅教悅輕鬆」,五月二十八至六月一日於太平佛教會舉行,由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監院常藻法師擔任主題講師、禪修組師資群帶領禪修活動,與四十一位學員分享放鬆身心、轉化壓力的觀念與方法。

研修班由太平佛教會主辦,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協辦支持。一連多天的課程中,常藻法師循序漸進講授正確的佛法觀念。如何能有真正的快樂?法師說明一般人總是用盡生命,為自己打造理想中的依報,希望所有人事物都要如己所願,但是真正影響生命快樂的不是依報,而是正報。

常藻法師進一步以地藏菩薩的精神為切入點,透過三個主題,鼓勵學員開啟內在的寶藏,學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第一個主題是「學習打開心量」,當心量愈大,自我就會愈小,練習去感受每個人的內在需求,也會讓人打開心量。第二個主題談到「學習承擔」,能讓人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也能讓生命蛻變成長。最後,法師以「建設心地」為主題,分享如何在每個當下,為生命創造善的因緣。

課程中,學員們還體驗禪坐、法鼓八式動禪、經行、大地觀、托水缽及挾豆子,其中的大地觀禮拜,不只洗滌內心的煩惱污垢,並心生慚愧、懺悔、感恩。學員願這一趟佛法學習,可以轉化自己的生命,開展出慈悲與智慧的人生。

安和分院

《地藏經》講座圓滿


▲安和分院《地藏經》講座圓滿,民眾捧著栽種的盆栽與人交換,傳遞祝福。 (安和分院 提供)

【施心媛/臺北報導】「祝您少煩少惱,菩提道上有善知識同行」、「希望這株清涼薄荷,陪伴您這個酷夏」……安和分院於四月份起開辦「活好、病好、走好──《地藏經》與生命學習」講座,六月四日正式圓滿,千位民眾各自捧著火龍果、土芒果、柑橘、檸檬等盆栽,與不相識的人交換,傳遞內心的祝福,現場洋溢著善念交流的熱絡。

主講人弘化發展專案召集人果慨法師透過盆栽,總結六堂《地藏經》講座傳達的精神:「手上的盆栽就像是佛法、善念,每個人將在道場感受到的好,帶回去給家人、朋友,這就是善的循環,人間淨土就這麼形成了。」

安和分院連續六年邀請果慨法師舉行講座,近二個月的《地藏經》講座,共有七千多人次參與。法師表示這次以《地藏經》為主題,緣於這是一部可依經修行的生命使用手冊,舉凡生病、遇鬼、惡夢、臨終、往生、墮地獄……《地藏經》都教導我們如何處理,走向究竟的解脫成佛之道。

「我們都有生死大病,所以一直輪迴。」法師期勉大眾,不要怕身心受苦,苦是世間真理,「因為知苦,才會想得解脫,這是智慧;因為知苦,希望眾生不要跟自己一樣苦,就是慈悲。」修持《地藏經》有「稱名、瞻禮、供養、讀經、讚歎」五種方法,法師勉勵眾人將修行功德迴向法界,和更多人分享,「讓善的循環從有限的道場,流向無限的眾生,才是三寶弟子所行、自利利人的菩薩道。」

西雅圖

常惺法師講禪淨雙修


▲常惺法師帶領信眾認識禪修、淨土二種修行法門。 (西雅圖分會 提供)

【西雅圖訊】感五月十二至十四日,寺院管理副都監常寬法師、舊金山道場監院常惺法師前往西雅圖分會弘法,除了主持浴佛節活動,常惺法師並進行二天的「禪淨雙修怎麼修」講座,帶領當地信眾認識禪修、淨土二種修行法門的傳承,以及聖嚴師父教導禪淨雙修的觀念和方法。

講座有三個子題,第一個是漢傳佛教禪宗發展與修行的演變。法師藉由禪師故事與公案,分別闡述純禪時代、禪機時代、禪宗的爛熟時代,到禪的衰落與復興等不同時期的禪修方式、演變及法脈傳承。

「什麼是念佛?什麼是淨土?」第二個主題漢傳佛教淨土思想的演變,法師首先打破大眾對「淨土」與「念佛」兩者關係的刻板印象。法師表示念佛是方法,淨土是依歸,念佛是往生淨土的正因之一,但不是唯一。佛國淨土中,除了大眾熟知的彌陀淨土、琉璃光淨土,法師也介紹往生彌勒淨土的修行方法,釐清一般大眾將淨土法門與彌陀淨土畫上等號的觀念。

隨著時代因緣的變化,禪與淨土為目前漢傳佛教中主要的修行法門,而禪淨雙修的方法也有多種。法師講述第三個主題──禪淨雙修的修行方法,提到師父教導的禪淨雙修,是以念佛禪的方式,將念佛結合禪修法門。

「念佛的目標是求生淨土,禪修則是透過見緣起、見空性即見佛。」法師說明禪淨雙修是自力與他力相輔相成,「法鼓山所推行的人間淨土,是我們修行的著力點,自心淨土則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課程中,法師還穿插播放師父帶領「五百菩薩走江湖」的影片,藉由走訪的寺廟與祖師大德的介紹,搭配課程所述的禪宗與淨土思想的歷史演變,讓眾人對修行的方法更有信心,修行的目標也更加明確。

【舊金山】
果醒法師弘講
永嘉證道歌 天台心鑰
【紫雲寺】
義工禪二 修萬行更快樂
【馬來西亞】
教師學佛 悅教悅輕鬆
【安和分院 】
《地藏經》講座圓滿
【西雅圖】
常惺法師講禪淨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