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理學院慶祝校慶,與佛光大學佛教學院師生進行校際交流,增進雙方道誼。

法鼓文理學院校慶
校際交流創意激盪


▲籃球友誼賽

◎文/釋演化.圖/李東陽

為明年邁向四十週年暖身,法鼓文理學院今年盛大舉辦校慶,一連串慶祝活動自四月六日起展開,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率百餘位師生來校交流;八日校慶當天,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校長惠敏法師共同於「大願.校史館」為「心靈拼圖」攝影比賽頒獎,法鼓學校校友會也頒發獎學金,鼓勵後學。「禪韻心悅」國畫師生聯展,則於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北海藝廊展至六月底,活動豐富精彩。

六日晚上首先舉行綜合語言競賽,共有中、日、英、巴、梵、藏等六種語言、八個組別參加,競賽壓軸由藏文組唱誦〈喜馬拉雅〉,並邀請大眾加入〈敬語歌〉合唱,隨著不同語言與主題,彷彿遊歷於不同時空,氣氛歡欣。

去年(二○一六)第一屆校際交流於佛光大學舉行,今年則移師法鼓文理學院。七日一早,法鼓魄鼓社以氣勢高昂的鼓聲開場,隨即進行籃球友誼賽,平時寧靜的校園頓時沸騰起來。雙方旗鼓相當,抄截、妙傳、三分球不斷,場邊加油聲不絕於耳,緊接的桌球、羽球、和樂躲避球,眾人卯足全力,你來我往,身為主場隊伍的法鼓隊,也賣力為佛光隊加油,相互打氣,不分你我。

球賽同時,廚藝競賽也於學生餐廳舉行,每二十分鐘出一道菜,賽程緊湊。參賽者主要為外籍學生,各國料理輪番上桌,由全場師生品嘗評選。來自江西寶峰禪寺的本世法師,以創意料理得到最佳人氣獎第二名,讓有心以素食推廣佛法的他,獲得莫大鼓舞。

兩校還進行「比手畫腳」、五分鐘書評及歌唱表演。五分鐘書評中,有參賽者介紹繪本《我喜歡你》,之後每位同學上台時,全場都異口同聲高喊「我喜歡你」,為參賽者打氣。一天的交流結束,法鼓師生親送佛光大學師生離去,一起大喊:「我喜歡你,歡迎再來法鼓!」彼此已建立起珍貴道誼。佛光大學同學謝曉青、林淑薇表示,第一次接觸法鼓同學卻毫無隔閡,感覺格外親切,期待能有更多交流,為未來弘法事業培養默契。

八日首辦的「博雅茶會」,由京華日本文化學院鄭姵萱老師帶領專業團隊,展演茶道的禮節之雅及器物之美,眾人專注體驗茶席的每個細節,感受濃濃禪意。惠敏法師表示茶道的基本是「和敬清寂」,與校訓「悲智和敬」及法鼓山提倡的「四種環保」相呼應。品味專業茶人用心奉上的一杯好茶,一期一會的校慶,也畫上圓滿句點。


▲廚藝競賽

▲博雅茶會

國際學生校慶回響

在人間淨土實修實學

◎釋演化

隨著校慶熱鬧展開,學生們的學習成果也藉由各項展覽、校際交流、競賽等多元方式精彩呈現。許多來自各國的學生,也在歡祝校慶的時刻,分享了在法鼓文理學院學習的心得與觀察。

「我希望除了學習佛法教理之外,在實修上也能深入探究,恰好有師長來法鼓文理學院參訪過,告知我這裡是學修並重的地方,於是我便申請就讀。」來自中國大陸,佛教學系碩士生陳陶如此表示。而在愛爾蘭即讀過聖嚴師父著作,也是佛教學系碩士班的弘倫.法洛(Ronan Farrell)也說:「我很享受在文理學院的學習,在行門解門上有很好的融合。」

從朝暮定課、禪修、念佛、拜懺的實際參與,學生們從中體驗佛法的教理、方法,感受到身心的開闊和淨化,馬來西亞顯知法師、新加坡有晢法師都有同樣的感受。

前來短期研修的本世法師與就讀社企學程的戴偉哲,則認為學院課程豐富充實、課外活動多元、環境靜謐優美,深受學生喜愛。前來校際交流的佛光大學碩士生瓦倫丁.康德(Valentin Conde)表示:「雖是第一次到法鼓山,我體會到山上建築的素樸,在考量現代化、實用之餘,還能尊重自然環境,置身其中,身心便沉澱下來。」

與流水花鳥、蟲鳴相伴的校園,彷彿住在森林裡,不僅能深入研究,也能從實修中體會所學,整體教育環境充分地提供了修學所需。陳陶以「人間淨土」總結道:「『人』是人情味濃,師長像一家人,彼此微笑祝福,困難時也能得到相助;『間』是空間開闊,風景優美;『淨』則是聽著溪水聲,心便漸漸清淨;『土』指學術的氛圍如土壤般,圖資館藏書豐富,佛學研究廣及印、漢、藏,師資雄厚。」

法鼓文理學院師生
古絲路敦煌深度考察連線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孫曉峰老師(左),為眾人解說瑞應寺清朝水陸畫。(張雅雯 攝)

【張雅雯/敦煌報導】法鼓文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果慨法師,帶領師生與法鼓山水陸小組共三十四人,於三月二十日至四月四日,展開西從敦煌、東至西安的「佛教藝術流轉迴映——古絲路、敦煌深度覓行」學術考察之旅,與敦煌研究院進行學術交流。除了至莫高窟等地踏查,並進行五場學術講座,期能建立佛學與藝術的跨領域對話平台,同時深入了解瑞應寺珍貴的清朝水陸畫,從佛教文化遺產中,探尋佛法的創意思維,以及現代科技運用。

本次研習課程,由果慨法師與鄧偉仁老師共同籌辦,在敦煌研究院陳海濤教授協助與帶領下,分組以經教修行、佛教藝術、數位媒體、建築空間四個面向,由敦煌研究院吳素娟、仲娜、謝文彬、吳晶晶老師講解陪同,至莫高窟、榆林窟實地考察,之後,由敦煌研究院王惠民教授、陳海濤教授、張先堂副院長授課,分別從石窟歷史研究、壁畫圖像研究、石窟保護及數位媒體闡釋與文創發展等方面,深入淺出地介紹珍貴的敦煌石窟文化遺產,必須讓後代子孫恆久共享的意義。

「保護是基礎,研究是核心,弘揚傳承是目的。」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以「千載凝華、恆久共享——敦煌石窟藝術的保護與傳承」為題演講,從敦煌的歷史地位、石窟的藝術價值特色、中西建築元素比較等開演,希望能讓石窟藝術得以分享世人,永續流傳。陳海濤則從「敦煌研究經典的數字闡釋」,說明如何以現代化的數位科技,永久保存千年的文化遺產。

此行另一重點為水陸畫考察,亦特別邀請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孫曉峰老師,為眾人解說珍貴的瑞應寺清朝水陸畫。

參訪最後一天,果慨法師演講「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說明佛學是知識、學佛是智慧,二者的分野,並帶領大眾實際體驗禪法。雙方期許未來能夠再度舉辦深入的交流活動,開展解讀佛教的嶄新視野。


▲法鼓文理學院師生敦煌實地踏查後,於莫高窟九層樓前合影。(林士程 攝)

社大講師共識營
凝聚教育大方向

【林孟兒/桃園報導】法鼓山社會大學講師共識營,四月十六日於齋明別苑舉行,並參訪齋明寺。金山、北投、新莊三校區共約七十位講師及義工,分別從金山及臺北各地前來齊聚一堂,充實的課程內容,讓講師們收穫豐碩。

副寺常雲法師為大眾簡介齋明別苑後,大眾於大殿體驗立禪,在法師的帶領下,講師們收攝身心,體驗禪的安定。課程部分,校長曾濟群介紹創辦人聖嚴師父的理念,並以師父的「養蜂哲學」為例,說明法鼓山如何引導人們自我探索,再轉化為養分(蜜)。另外,還邀請人基會心六倫宣講員林知美,分享人基會以多元的方式,於監獄、校園、婚姻、職場企業中推動「心六倫」。

參訪齋明寺時,監院果舟法師勉勵大眾,善護念自己的身口意,清淨心能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為家庭與世界傳遞佛法的光明。米食課程講師劉麗飛回饋表示,在共識營中能和許多講師互相認識、學習,也對法鼓山的理念與作法,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對於日後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法鼓書齋】

你在忍什麼?

■《人生》雜誌405期5月號


面對人生五欲八風,各種境界,無論稱意或不稱意,我們常常面對「忍」這個課題,然而,你知道你在忍什麼?該怎麼忍?

佛教談忍辱,或作「安忍」,並非一味的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而是保持內心的穩定,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以智慧來處理所遇到的各種人事物。專題中有聖嚴師父詳解各種忍的層次與意義,並以水為喻,鞭辟入裡地教我們如何用柔軟心,來適應各種身心狀況。

Q&A則提出一般人對於「忍」常有的疑惑,釐清忍的心路歷程。還有佛陀、富樓那、舍利弗、慧思禪師、白隱禪師等忍辱的典範,示現安忍的智慧。分享篇有果醒法師、盲人醫師蘇建銘、企管顧問戴萬成,在修行、職場、家庭上修安忍的心法,學習如何安然度過種種人生考驗。

「世界佛教村」由果毅法師帶領僧眾造訪夏斯塔寺,看見一群在高山上修行的西方僧侶,因為「法」的帶領,堅守梵行終生不悔。「人生行旅」蘇恭燕用佛法轉念,縱使揹債過苦日子,也能甘之如飴。「人生講堂」中,前閣揆張善政送給青年七個關鍵思維,助你面對人生抉擇更從容。

(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法鼓文理學院校慶】
校際交流創意激盪
【國際學生校慶回響】
在人間淨土實修實學
【法鼓文理學院師生】
古絲路敦煌深度考察
【社大講師共識營】
凝聚教育大方向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05期5月號
你在忍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