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友教授除了發表對於佛教的研究,還分享與聖嚴師父之間的故事。(李東陽 攝)
三友健容來訪 分享佛學研究

▲三友教授(中)在惠敏法師與果暉法師的導覽下,參訪大願.校史館。 (釋演化 攝)
【釋演化/金山報導】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於三月五日,邀請日本立正大學名譽教授三友健容,至法鼓山訪問。除了發表三場演講、安排禪修體驗課程,並由副住持果暉法師陪同參訪法鼓山園區,校長惠敏法師導覽法鼓文理學院。
三友教授是聖嚴師父留日時期的學長兼助教,多次來訪的他,這回是在法鼓文理學院落成後,首次見到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全貌。三友教授表示,聖嚴師父早年曾以模型向他介紹未來的法鼓山藍圖,如今見到大願成就,深受感動,也感受到後繼者對弘揚正法的努力。他不禁想起師父留日時便曾說過:「只要弘揚正信的佛法,自然會得到支持。」
三月六日,三友教授第一場演講以「聖嚴法師與日本佛教」為題,校長惠敏法師、中華佛研所名譽所長李志夫,以及即將拍攝聖嚴師父紀錄片的製作團隊皆到場聆聽,共約八十位師生參與,由果暉法師翻譯。三友教授引《大方等大集經》中的末法思想,作為最澄、日蓮等日本佛教大師的觀點依據,主張末法時代無戒比丘仍能為黑暗時代帶來光明,因此亦應受到尊敬,進而爬梳日本僧侶演變至食肉娶妻的主流現狀,其背後的特殊時空文化因緣。
三友教授並分享聖嚴師父對日本佛教的超然觀點:「沒有戒,就不能生定;沒有定,就不能發慧。然而,智慧有種種不同。末法時代,由於修行與生活方式歧異極大,因此,自視有智慧而輕視他人是要不得的。在智慧之外,更重要的,是對眾生的慈悲。」
曾有立正大學女職員,希望聖嚴師父回臺時可以帶她來玩,當時師父親切回答:「如果這麼做,你會被視為我的女朋友,那可能讓日本佛教更招致『墮落的佛教』的批評。」分享這段軼事之外,三友教授還曾問聖嚴師父:「和女性握手也不行嗎?」師父幽默回答:「如果是溺水的女性,我會伸手。」由此可見師父在戒行上的嚴持。
八日,三友教授發表「天台四教儀的問題點」,從《天台四教儀》的作者論證切入,以《法華經》超越二元思想的智慧,提醒人類史上許多悲劇,都是由於神與魔、善與惡二元對立所導致。十日則發表「原始佛教教團的失策與大乘——以阿毗達磨燈論為線索」,指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各自傳承的經論中,對於異己充滿敵視、貶抑,已經偏離佛陀慈悲的教說,期許佛教內部超越對立,進而將此寬容的精神,擴及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