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進階甄選的六組青年學者,發表「漢傳佛教青年論壇」第二階段研究成果。(王育發 攝)

漢傳佛教研究新活力

「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第二階段論文發表
移地研究成果呈現


▲青年論壇現場聽眾熱烈提問。 (王育發 攝)
【邱惠敏/金山報導】由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法鼓文理學院、聖嚴教育基金會協辦的「二○一六年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九月九、十日於法鼓山園區國際會議廳進行第二階段論文成果發表,來自臺灣、新加坡、日本、德國、中國大陸等地青年學者齊聚,由各領域前輩及菁英學者主持及講評,展開跨學科、跨世代的經驗傳承與交流。

開幕典禮上,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說明漢傳佛教具有包容、接納、適應等特色,因此創辦人聖嚴師父對於漢傳佛教的未來深具信心,鼓勵青年學者深入佛學研究,護持正法。

中華佛研所所長果鏡法師表示,發表論文的六組海內外青年學者,都是通過第一階段審核的菁英,希望青年學者們累積紮實的學術根柢,奠定發揚漢傳佛教的基礎。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幽默地表示,學術研究條件需要「福祿壽」,提醒青年學者重視身心健康、終身學習。

通過進階甄選的六組青年學者,在獲得移地研究補助後,於今年進行田野調查、文獻蒐集。臺大歷史研究所李志鴻說,中華佛研所提供的師資,對於團隊實地研究十分有助益。研究吉藏大師弘法路徑的華梵大學余淑芳表示,移地研究讓她得以身處祖師弘法的空間,更能體會祖師的悲願。

這次論壇共發表論文二十一篇,主題含括漢地禪修的文本實踐、日唐漢傳佛教文化交流、民間佛教與女性文化等,契合論壇強調「新文獻、新視野、新方法」的研究精神。其中,來自香港、新加坡的賀晏然、蘇芸若、徐郁縈,三人組成的團隊分別從文學書寫、寶卷宣講、雲南劍川白族女性的誦經等,探討女性在宗教活動上扮演的角色與地位,除了聽眾熱烈提問,宗教與性別研究評論人李玉珍也加以肯定,並建議研究者補強佛教文獻的引用,以及自身的佛學涵養。

論壇委員廖肇亨欣喜表示,此次參與的青年學者,都是一流學府的博士生或研究員,更要善用己身優勢,進行更多研究交流。首次參與的臺灣佛教史學者闞正宗,向與會者說明臺灣佛教因歷史、地理、民俗等時空因素,十分值得深入研究,鼓勵青年學者下次論壇也能提出相關研究主題。此次論文發表經修改後,預計今年底提交正式論文,並將集結成論文集出版。

【全國大專佛教青年領袖培訓營】

建構新品格 與青年一起孵夢經典


▲學員在培訓營中建構人生願景,期許能為社會公益與佛教的未來盡一分心力。(吳嘉峯 攝)
【本刊訊】「大學夢,孵了沒?」由中華佛教青年會、法鼓文理學院主辦的「二○一六全國大專佛教青年領袖培訓營」,九月二日至四日於文理學院校區舉行。五十多位佛教社團負責人、學佛新手透過培訓課程,共同建立人生願景,期許拿出行動力,為社會公益、為佛教未來盡一分心力。

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與青年學員分享「時代新品格與青年」,提出「品格」的「因緣鍊」觀念,說明思想、行為、習慣、性格與命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次營隊邀請的講師,授課主題包括生死教育、環境保育、發揮影響力、創造佛教未來等,以講座、工作坊、打坐、動禪、座談等方式進行,協助學員自我成長,建構新時代的核心品德。

具社工專業背景的楊蓓老師,以「團隊心靈與領導」為主題,分享領導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上對下的關係,而是在團隊中發揮「影響力」。鄧偉仁老師就自身觀察世界佛教發展的經驗,提出「佛教接引青年的挑戰與展望」,讓學員明白自己肩負佛教未來發展的責任。輔仁大學洪欣慈、長榮大學胡詩予都表示,課程讓他們了解在領導團隊的同時,包容他人的重要性。

「孵夢座談會」中,臺灣青年氣候聯盟創辦人之一的張良伊,分享到世界各地推動環保的見聞,讓來自越南的武芳絨、臺大畢業生張心弟深受感動,表示自己有了為夢想行動的勇氣。

最後一天的綜合座談及專題演講,特地邀請惠敏法師、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明毓法師、法鼓山世界青年會常灃法師、佛光山人間福報社長金蜀卿、慈濟大學副教授何日生、福智青年教育發展課長林金枝、前考選部長邱華君,分享舉辦活動的理念與經驗,鼓勵年輕朋友從佛法找到生命著力點,進而加強社會參與及義工服務。

【2016法鼓山剃度典禮】

披如來衣 迎接新僧命


▲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勉勵求度者,努力學習當好一位出家人,為奉獻大眾做準備。 (李東陽 攝)
【邱惠敏/金山報導】「「將髮剃光就像開光,拭除塵垢煩惱,現出本來面目。」在法鼓山僧團八月三十一日舉行的剃度典禮上,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勉勵剃度學僧,學習當好一位出家人,增長智慧,為奉獻大眾做準備。

今年的剃度典禮,由方丈和尚、副住持果暉法師擔任戒和尚與教授阿闍梨,副住持果祥法師等戒長法師擔任執剃阿闍梨,除了七位剃度學僧,並有十一位新生求受行同沙彌、沙彌尼戒。圓頂儀式後,方丈和尚並期勉新戒法師:「人生好比如夢如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放下世俗權勢名利,提起弘法利生願力;法鼓僧大養成教育,辭親出家不忘恩義;六度萬行菩薩道義,圓滿福慧佛法大意。」在四百多位法師與親友觀禮中,圓滿剃度與受戒,正式披如來衣,展開新「僧」命。

典禮中,演獻法師的俗家妹妹張明玲為她擔任捧盤供養人,妹妹忍住心中不捨,獻上滿滿的祝福;母親林淑媛表示,感受到法師在僧大的教育養成下脫胎換骨,直稱自己是第一個獲益者。

【漢語佛教文獻英語研修班心得】

傳譯正確佛法到西方

◎近傳法師(Bhikkhu Jin Chuan)


▲萬里幼童軍在林子龍團長的帶領下,練習歡呼。(法鼓山社大 提供)
身為在美國出生的華人,我的中文也許能應付寺院日常生活所需,一旦遇到較深的中文,理解能力就大打折扣了,而我常常必須擔任口譯或筆譯,可不能翻錯佛法而誤導眾生。

這個課程對增進閱讀中文佛典的能力,甚有助益。不僅閱讀佛經,也看補充資料。我很佩服老師和同學們的知識水準,單單觀察他們如何分析一字一句,便極有幫助。

鄧偉仁老師中、英、梵文皆流利,研習《楞伽經》時,他藉由參照梵文,對漢語佛教名相做透徹的分析,並在瑜伽哲理的架構下,解釋該名相的適當意義。曾在不同翻譯課上,遇到「境界」、「因緣」等中文名詞而困擾不已,經由鄧老師解釋,提供了更精確的翻譯。

鄧老師的課提供了深度,王晴薇老師的課則提供了廣度。在她的課堂上,讀到天台宗慧思禪師和智顗大師的相關佛典,讓我學到漢傳佛法的根源。看到王老師不僅用功鑽研《法華經》,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對我們深有啟發。

未來,我希望運用課程所學,提昇經典翻譯的能力,以及用英語分享佛法的口譯技巧。很多美國人對佛法和打坐有興趣,然而,漢傳佛法對他們而言,仍相當陌生,許多觀念尚待更周全的翻譯,不僅是字詞,整個文化及義理內涵都是。

初學佛時,從大眾學佛書籍中,誤解了許多佛法,很多意思都在翻譯後不見了,這讓我體會到在佛經和重要典籍下工夫,及加強古文精熟度的重要性。很慶幸能在美國遇到佛法,希望我能幫助使用英語的人士,更容易接觸、且正確理解佛法。

【人生400.佛教400.世界400】

從山林走進人生

◎釋果賢(文化中心副都監)

今年年底,《人生》雜誌將發行四百期,「四百」這個數字,對於近代中國佛教的發展,是相當關鍵的時期,也是促使《人生》創刊的重要因緣。

約從四百年前的明代末期,中國佛教有了很大改變。明初的宗教政策,將出家人分為三類,一是經懺僧,一是學問僧,一是禪僧。學問僧和禪僧不再像明代之前,可以在人間遊化度眾,在政策之下,他們被迫隱身山林,形成所謂的「山林佛教」。而與一般民眾接觸的經懺僧,則為喪家做超度佛事以維持生計,聖嚴師父在少年時期,曾經歷過一段趕經懺的日子,便是源於這樣的歷史背景。

近代四百年,中國佛教開始走向衰敗、遠離人間。然而,就如同聖嚴師父說的「在艱苦中見其光輝,在努力中見其希望」,最黯淡的年代,也是奮力迎向光明的轉折點。清末以來,許多大師和居士,對改革佛教大聲疾呼,其中民初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對後來中國佛教的發展,更產生相當重要的啟迪。

《人生》雜誌之所以命名「人生」,便是從「人生佛教」而來。創刊的東初老人畢業於太虛大師設立的閩南佛學院,繼承「人生佛教」的思想,來臺後創辦《人生》,希望將傳統佛教轉化為文化的佛教、教育的佛教,與人們的生命和生活密切聯繫在一起。

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因為有近代佛教的四百年,才有今天《人生》的四百期。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98期10月號

百味茶 一味禪

啜飲一口茶,你嘗出什麼味道?從茶席擺設、煮水、沏茶到飲茶,一碗茶揉合了生活、藝術與修行,本專題由繼程法師分享喝茶與十牛圖的修行關係;果鏡法師從茶話公案談寺院茶禪由來;佛教學者杜正民則分享〈七碗茶歌〉、「三飲得道」與四念住的禪觀;陶藝家王宏祥以無我之心做出順心好壺;空間設計師沈僥宜打造極簡單到不簡單的茶空間,在在傳遞出東方特有的美學與生命態度。

「人生座談會」惠敏法師、果慨法師、段鍾沂、施炳煌分別從儀軌、文化、數位科技,談水陸法會十年歷程與未來,以及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一種觀看」攝影師李東陽捕捉勞動專注的瞬間,記憶職人之美;「東亞佛寺之旅」介紹「居開帳」人氣第一的東京護國寺,一覽江戶時代的建築風華。

(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http://www.ddc.com.t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udn讀書吧http://reading.udn.com/v2/magDesc.do?mag_id=1364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2

【教育文化看板】

第14屆生命自覺營
10/15開始報名

‧【活動日期】 :2017年2月8~18日

‧【活動地點】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線上報名】:2016年10月15日起

‧【自覺營網頁】 :https://goo.gl/CYJk94

‧【聯絡電話】 :(02)2498-7171分機2351

‧【電子信箱】:awakening.ddm@gmail.com

漢傳佛教研究新活力
【全國大專佛教青年領袖培訓營】
建構新品格
與青年一起孵夢
【2016法鼓山剃度典禮】
披如來衣
迎接新僧命
【漢語佛教文獻英語研修班心得】
傳譯正確佛法到西方
【人生400.佛教400.世界400】
從山林走進人生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98期10月號
百味茶 一味禪
【教育文化看板】
第14屆生命自覺營
10/15開始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