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期 2003.3.1

在危機中看到危機

◎聖嚴法師

很多人會從不同宗教的角度來看其他人,彼此之間就會產生距離。如果願意以不同宗教的立場,聽聽彼此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那麼我們會發現一個事實:每個宗教都是愛好和平的,每個宗教都是可愛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平安,也希望世人平安,這就是宗教的起源,也是人類需要宗教的原因。

有人問,面對世界發生的一些可怕事件,該怎麼辦呢?譬如說,前年九月十一日在美國紐約發生的自殺式劫機事件,摧毀了雙子星大樓,不但美國社會,全世界都受到無比的震撼,一時之間,人人都處在憂慮、害怕、失去安全感的恐怖之中,那麼,人們應當如何調適?

從宗教的立場來說,安全、和平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只有相信自己所信的對象,將命運交給自己所信仰的神來照顧,就可能產生安全感。但是從禪的立場來講,除了「信」之外,更強調的是如何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心,來幫助自己。

我有很多時間,曾經跟危險在一起,甚至當我知道什麼地方有災難、有危險,只要辦得到,我就會趕過去,跟那些有危難的人在一起。我的心中並不覺得那是危險,或者不安全,因為我有信仰,會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安心。

相信諸位都有各自的困擾、恐懼、不安、無助、無奈和無力感,當面對這些的時候,如何用禪修的方法,幫助自己安心呢?

請諸位將身體靠在椅背上,眼睛閉起來,眼球不要用力,然後體驗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呼吸是平常的、自然的,不要去控制它,而是享受它、欣賞它、體驗它;因為是欣賞、是享受,所以心情也是愉快的。任何事情在你身體及周圍發生時,即使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聽到了種種聲音,但不必特別去擔心它,此時的心,就是平安的,頭腦也是最清楚的。

方法很簡單,但是要不斷練習,因為現在沒有其他的事,所以你覺得心很安定,但假如真有恐怖事件在面前發生,或者身心有狀況,要立即使用體驗呼吸的方法,可能就會有困難了。因此,要經常練習,漸漸地自然就用得上力了。

舉個例子。在九一一恐怖事件當天清晨,有位年輕女孩,是我們禪坐班的學員,她的工作地點就在世貿大樓旁邊。早上打了坐之後,就做了三個跟平常不同的決定:當天不使用隱形眼鏡,而是戴上普通眼鏡,穿上長褲不穿短裙、穿平底鞋不穿高跟鞋。因此,當世貿大樓倒塌時,她很平靜地離開辦公室,走得非常快速平穩,雖然身上被漫天的塵埃籠罩,全變成了灰白色,眼鏡也蒙上了濃厚的塵粉,但她並沒有恐懼,擦抹了幾次鏡片,便很從容、很平安的走出了危險區。可見禪修對身心的安定,是相當有用的。

除了打坐外,我們要如何面對危險、恐怖、災難的發生呢?一般人遇到危險後,一定會不斷地擔心著,災難是否還會接二連三的發生,但是,這種恐懼對安全是沒有用的。愈是擔心,就愈是恐懼,遇到危險的可能性,就會變得更大一些,也就是說,發生危險恐怖事件時,如果你恐懼、害怕、驚慌,安全自然就會差一點。因此,當危險事件發生後,宜以鎮靜的心,面對它、處理它,療傷止痛最要緊,避免造成憂愁慌亂中的第二度傷害。

佛經中有則故事說到,有個人被敵人射了一箭,箭插在身上,非常痛苦,當下急務是把箭取出,醫治箭傷,切切不可挨了敵人一箭,又自己再射自己一箭!意思是說,被敵人射到的,只是身體上的痛,如果對這支箭又產生了怨恨、憂慮、恐怖、害怕,那等於是說,對自己的心,又再射了第二支、第三支箭了,豈非愚昧?

羅格斯特大學的一位教授,也告訴了我一則她在學生時代的故事。有一天,她在街上騎著腳踏車,要去上學,看到迎面來了位肚子很大的孕婦,她就想著:我不能撞上她!我千萬不能撞上她!由於害怕撞上那位孕婦,結果她反而不偏不歪地,真的把那位孕婦撞倒。這個例子也說明了,當心理恐懼不平衡時,安全的可能性就會減低。所以,面對危險的發生,最好你的心是安定的,這樣處理它的準確性自然會高一些。

還有一個很多年前發生在台北的故事。有位學過打坐的男士,在一家設於二樓的咖啡館喝咖啡時,沒想到店裡突然起火,很快地,火勢把唯一的入出口封了起來。店內所有窗子都是密閉式的,許多人便想從大火中衝出去,結果都被燒焦了。這位先生並沒有跟著衝過去,反倒退到密閉的窗邊上。他在煙霧中,看到身旁有一張鐵椅,就拿起它,很用力地把窗子的玻璃擊破,將窗巾撕成條狀垂到窗外,用手抓著,迅速沿牆落地。他不但讓自己逃了出去,還幫助另外幾個人脫險。想想看,如果在那個危難之時,沒有這麼一個人,咖啡店內的人,可能都會喪生在火窟之中了。

我們平常就要養成居安思危的習慣,一旦發生危險,才能將損傷減少到最低。如果在災難尚未出現之前,就認為一定是平安的、安全的,這也就成了不安全的原因之一了。危險和災難隨時都可能發生,我們必須隨時隨地要有危機意識。有危機意識,並不是要去製造危機,而是說,當危機突然發生時,該怎麼辦?有了未雨綢繆的心理準備,當危機發生之時,就不會那麼恐慌了。所謂「突然」,就是因為沒有養成預警的心理準備。世界上許多驚天動地的大災情、大不幸,往往都是突然發生的,原因是人類預警準備的不足,所以老是措手不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