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期 2003.3.1

愛,從認識自己開始

◎萬果傳(美國•紐約)

去年七月中旬,楊蓓老師再次回到象岡道場,主持萬行菩薩成長營。楊老師這回的主題,是希望幫助我們增進人際關係,學習如何愛與被愛。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愛,也希望被愛。愛,除了男女夫妻間的愛,也包括親子、師生、朋友、職場從屬之間的愛護、關懷與情誼。雖說我們從小就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但是,人際之間,愛與被愛,是多麼難以捕捉的感覺!

有位西方的心理學家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愛,不論哪一種,都不算真正的愛,因為當我們愛一個人時,往往是把自己心中希望的、想要的,投射到被愛者身上,然後才去愛那個我們想要愛的東西,而不是去愛那個人的本身。父母對子女的愛常常就是如此,希望子女考上大學、讀醫科、念博士,至於子女本身的能力、他們自己的願望,反倒成了次要。

這麼說來,難道「愛」,這個人類心理的基本需求,事實上是求不到的?

第一天的課程裡,楊老師說明,一個人要能真正地愛和被愛,必須先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求之於人的是什麼,才能避免將自己的要求投射在他人身上,我們也才能看見他人的本來面目。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愛這個人。

藉由自我反省、團體遊戲、小組討論,楊老師帶領我們放下心理武裝,從尋找自己的負面情緒開始,嘗試去認識自己。在「剝洋蔥」這個遊戲裡,楊老師將我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成員輪流當主角,由組員「拷問」: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情緒?為什麼……?在同伴溫柔追問下,我們一層層把自己像洋蔥般剝下。「剝洋蔥」需要勇氣面面對自己,不少人不敢再剝,有些人則哭了,而我,被同伴問急了,還是在原地打轉,剝不下去。

「為什麼?」下午的課結束後,這個問號不斷地在我腦中打轉,揮之不去。用完藥石後,漫步在碎石路上,一聲清脆鳥語劃過晴空,驀然驚覺。啊!原來問題癥結在自己身上!多年來的鴕鳥心理,自欺欺人,何須怪人?於是,晚上八點的課,我鼓起勇氣,和原組同伴將洋蔥一路剝到底。終於才發現,原來的害怕、憤憤不平、自以為上司對待不公等等情緒、煩惱,一切皆由心造,只因自己心理無法平衡,從而將不如意事都遷怒於人。這下才懂了什麼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第二天的課程,是寫封信給自己。天哪!一輩子都是寫信給別人,這次竟要寫給自己!想來想去,於是把往昔種種,老老實實反省一番。寫完了,楊老師緊迫釘人問道:有沒有人自願把信讀給大家聽?擅抖中,我的手不自覺地舉了起來。信讀完了,師兄姊們不斷地鼓舞勉勵,我心中卻是一片慚愧。

黃昏的腳步,不意間又走到窗前,催促我們收拾行囊。珍重再見聲中,我也深深期盼楊老師下次能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