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期 2002.01.01

【特別報導】十餘年胼手胝足 法鼓山新舍落成啟用

國際佛教園區 開花結果

法鼓山新校舍於去年九月正式啟用了!
中華佛研所、僧伽大學、漢藏班,以及男眾部法師們,
已陸續搬遷完成,並在此展開新階段的任務。
法鼓山的建設,從尋地、開發,到營建,
這一路走來十多年,雖然艱辛,卻是踏踏實實、穩健平實。
在這過程中,是眾多護法的成就,
更是實現「法鼓山國際佛教園區」的具體成果。

 

企劃報導/胡麗桂



尋常的星期一上午,法鼓山上匯集學生們上課的教育行政大樓,種種的身影與聲響流動著。才第一堂課,僧大學生分班學習梵唄的唱誦,音聲悄悄傳遞至每一樓層,襯托出這是一個修學佛法的環境。

疊和著這一層音聲,漢藏交流班的藏僧們則一字一句地學習中文,他們也分班上課,基礎中文班及進階班。而教室位於五樓的中華佛研所研究生,則圍繞著外籍教授任博克,討論著中國佛教的現代研究。

因為眾人的參與,法鼓山上以大學院教育為主體的第一期工程第一工區建築群於二○○一年九月落成啟用。

不只是學生,還有法師、老師及護法菩薩們的到來,讓擔任法鼓山工務所輔導師的果理法師,內心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他先是讚歎一群人的到來,讓建築物溫暖了起來,彰顯了建築的生命力。現在,「又有一群發願菩薩來了!」法師說道。

法鼓山的建設從十多年前的尋地、開發,到現在的建設,一路走來,雖然艱辛,卻是踏實穩健。師父期許法鼓山建築群要融合於自然環境,就像是從地上長出來的一般,而且融諧之至,就像是一幅水墨畫,畫中的景緻異中有同、同中有異。


為了體現建築與環境間的和諧關係,法鼓山工程最具體的做法是以「減量」做為回應。

法鼓山工務室總工程師陳洽由表示,原始的建築規劃案的空間量體需求非常大,然而因考量山坡地形與承載壓力,及整體環境的融合感,工程會議決議降低建築量體,讓建築融合於自然環抱之中。

法鼓山建築群,分別由不同的建築師所規劃設計,在各自獨具的巧思中,建築群之間維持著一致的協調性,包括基本三色的應用及各建築屋頂斜率的統一等。

而從外象景觀進入內部空間規劃,陳總工表示,法鼓山建築的機能性,充分具涵師父提倡三大教育「大學院、大關懷、大普化」的理念。

「這裡所要呈現的,並不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而是考量到人的使用及活動為主。」陳洽由菩薩表示,讓來到這裡的人歡喜停留,並且經由修行、教育與弘化的過程,達到人品的提昇,是園區建築的核心精神。

就在以建築體詮釋境教的過程中,工程人員經歷過許多嘗試的過程。像是師父曾指示的,「法鼓山的建築要與自然環境相融,就像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一般」,這個想法讓工程人員幾經揣想,最後他們找到一種最樸實的方式。


建築師陳俊宏回想當時的情景說,「我們就一個個蹲在地上,真實地貼近去看這塊土地的顏色。」金山土到底是什麼顏色?現今鋪陳建築屋身一片的褐,陳述了大地的氣息。


而第一批進駐空間使用的學生們,更被視為弘化隊伍的接棒者,在現有建設之上,自詡成為日後佛教的弘化人才而來此修學。這一群同樣因著發願而來的菩薩,正漾現著佛教未來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