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的故事 用心地活

營隊活動用故事分享 啟動相互扶持的活水

【胡麗桂\台北報導】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在這裡交錯,陪伴你在茫茫人海之中不再孤獨,因為你分享別人的故事、也因為別人分享你的故事,生命因此顯得豐富與充實。每個人的一生,均擁有數不清的故事,如果讓我們說出來與他人分享,你願意嗎?你放心嗎?


         一百多位法鼓山悅眾菩薩在參加五月十九、二十日兩天所舉行的「法鼓人生命故事分享成長營」之後,與兩天下來陪伴一同的小組成員,已建立起一種緊密聯結的情感,讓人相信這樣的扶持將持續至未來,就如一位學員所說的,「經過兩天的『坦裎相見』,有了一種生死與共的交情。」


        「法鼓人生命故事分享成長營」活動,是由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楊蓓老師帶領,她以心理學專業背景,為大家營造出一個充滿尊重、安全與信任感的情境,因此趨動了每一個真情故事的自然流露,讓多數人從第一天段段續續接補故事的枯澀,到第二天融入情感,流暢地說起自己的故事。
        在兩天一夜的活動中,來自全省各地轄召、召委及生活佛法推廣小組成員近一百二十人,他們從第一天開始,即被分編為十六小組。從首度照面到建立相互扶持的情誼,楊蓓老師以循序漸進的題目,促使一次次所說的故事,愈來愈深入生命的核心問題。
        首先,她讓大家從對自己法名的感受開始,說出第一個故事。而後分享自己的學佛因緣、人生的轉捩點;接著是分享自己在聖嚴師父的諸多法語中,特別有領悟的一句話。人生曾遭遇的困頓,「逆增上緣」,則是第一天晚上最後一次的分享主題。
        「感恩」的主題,在第二天悄然出現。歷經說了一天,也聽了一天的故事後,現場的情境及許多人的情緒都已到達飽和點,當楊蓓老師邀請每個人隨意的走動,眼神向著每位迎面而來的菩薩打招呼、合十、握手、竟而拍拍對方的肩牓,這些彼此間加油打氣的動作,剎那觸動深情,也帶動眼角的淚水滴了下來,然而在接受、尊重的氣氛中,一切情感的釋放都是被容許的。

         什麼樣的人講的故事最動人?又什麼樣的聽眾可以獲得最深刻的故事?楊蓓老師表示,只要是自己親身深刻體驗過的故事,就是最好的題材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因為經過再度的探索與整理而表達出來,已經具有一種自我心理治療的療效。」楊蓓表示,特別是人生經歷中重大的轉折、痛楚,當我們願意說出來,代表已經走出當時的情境。而聽眾又將獲得什麼呢?「借鏡。」她說,就像一面面的鏡子,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照見發生在自己身上同樣的問題,這種覺察與禪修的內觀法門很相近。
         每個人從小到大不停地說、聽故事,然而土城的這兩天,帶給這一百多人不同於以往的體驗。因為在聽與說之間,一顆容易感動的心被喚醒了,而它將成為法鼓人相互分享、扶持的一股活泉,期盼它的活力隨著悅眾菩薩的歸回崗位,流布四方。

法鼓雜誌 138期/ 2001/6/1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