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淨土

《禪修十要心〈3〉》

大憤心──發起精進的心

◎聖嚴師父

克服惰性與鬆懈

        大憤心並不是一種瞋恨,更確切的說,它是與願有關係的,它也與大願心不同。大憤心是堅持著精進修行,不斷地前進。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惰性,當我們碰到困難時,會感到幻滅與失望,疲倦時,需要睡覺。修行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你煮飯時,你煮到它熟為止,若你煮了一會兒,把火熄掉,然後再開火,如此這般的,飯永遠煮不熟。修行也是如此,必須始終一貫地實踐,而不是斷斷續續的。

        不止是修行者,有一些人也會非常勤力地工作而至廢寢忘食。比如說,一個科學家在嘗試解答一個問題時,會忘記日常生活而不斷地埋頭苦幹。多數人,遠在忘記他們的週圍環境,忘記睡和吃之前,他們很可能鬆懈下來,休息一下,鬆弛他們的努力。這便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大憤心──克服我們的惰性與鬆懈。

        大願心拉我們向前,而大憤心則從後面推動我們。然而我們如何產生大憤心呢?很多人只不過發洩出他們的氣憤,顯示他們的脾氣,或憎恨自己,以為那樣便是大憤心了。但這並不是,尤其是在缺少大信心與大願心的情況下。大憤心可以從這樣的觀想生起:「我對釋尊並不公平,他忍受了極大的苦而發現了救度一切眾生的道路,並把它們流傳給我們,現在我也同樣走在這一條道路上,我怎麼可以不盡我的能力去奮鬥呢?」這樣的想法,如果我們還不能努力修行,那麼我們應該自責和慚愧地匍伏在釋尊的腳下了。

        第二個要點我要詳細講述的,是能獲得這個人身,並聽聞到佛法,是多麼難得的事。你想,在所有地球人類之中,我能學習佛道,並願意追隨它,這種善根是如何稀有,我應善加利用寶貴的時間和大好機緣,投注我的一生於修行中。

         第三要點,我應體會的是我何其幸運,能有這麼好的修行環境,且有一位夠資格的師父在旁邊指導。假如我錯失這個機會,它將永不會再來了。現在我不把握它,還等什麼時候呢?我是一個在家人,更不同於僧尼們可以用他們的一生來修行,而我只有少許的機會,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奮鬥呢?

        第四個要點是認清生命的短暫。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在未完成我的修行前,也可能現在就死去,那該是多麼不幸的事!如果我只剩下些許待迸發的精力,我必須將此精力投入我的修行,至於是否可以開悟,那是另一個問題。最少我並沒有失敗;我公平地對待我自己,在下一世或許能夠繼續修行。如果我在放逸中死去,來世我的業報將不會這樣好,使我有機會繼續修行。所以對自己公平,並清楚地認識到生命之短促,而將我的一生投入修行。大憤心實際上便是這種非常熱切和非常勤奮的用功態度。

         大多數人都不能引發大憤心,如果他們嘗試要引發大憤心,內心便會變得混亂和散漫,而有更多煩惱產生。只當在修行一段時間後,已具有了大信心和大願心的基礎,心境也平靜下來,並有健康的身體,那麼才可能生起大憤心。但可要小心,別因此而陷入懶散和鬆懈之中。只用想的是不可能使大憤心生起,至少要對你的狀況時時有所警惕才行。然而除非你已完成了前面兩個條件,不然嘗試著激起大憤心,只有製造散亂、煩惱和氣憤,這可能導致失望和頹喪,而不是大憤心。
摘自《佛心、眾生心》

精進是細水長流
       
「精進」不等於拼命,而是努力不懈。不可像山洪爆瀉,要像細水長流。精進是不急不緩、不斷的用方法。精進不是猛衝直闖,弄到筋疲力盡。如像山洪爆發,則一沖而下,造成水災,過後又會帶來旱袚。若能像長流的細水不斷,對人對己都是有益而無害。

        大憤心,即是大精進心,此係從大慚愧心引起,自覺業重、障多、善根淺、福薄無智,所以,迄今尚在生死的苦海中浮沉。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明師難遇,如今幸得人身,既逢佛法,又遇明師,若不及時盡力修行,人命無常,僅在呼吸間,一失人身,千劫難復,所以要痛下決心。如釋迦世尊,已到最後身菩薩的位子,在菩提樹下,開悟之前,仍得發大憤心,而說:「若不成無上正等正覺,決不再起此座」,何況我們是初學的禪者呢?唯有發了大憤心,始能克服一切心身的障礙,不再擔心一切的痛苦,不再驕縱自己、原諒自己,而把心力專注在所修的方法上。


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法鼓雜誌135期 2001/3/1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