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義理

【六波羅蜜】講錄(九)

禪定(下)──定能發慧

七加行位、見道位

◎ 聖嚴師父

禪定與七加行位


       
禪定與「七加行位」之關係:三賢、四善根,合為七加行,又名七方便,修此而發無漏智。因定起智,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但在到達聖果之前,必須有漏之方便道。修道之前,以智斷惑,以無漏智證得聖果。先要身器清淨:
一、身心遠離,身離惡友,心離不善尋伺。
二、喜足少欲,飲食、衣服、喜足、少欲、無貪。
三、住四聖諦,(一)衣服喜足聖種。(二)飲食喜足聖種。(三)臥具喜足聖種。(四)樂斷煩惱、樂修聖道聖種。前三項為助道之生具(止貪),第四項為助道之事業(滅貪)。
        三賢位為外凡,四善根為內凡。外凡位為散善,唯在欲界;內凡位為定善,必起色界之定。三惡趣無般若,欲界諸天不知厭苦,不屬外凡三賢位。無色定不為見道所依,故亦不順內凡四善根位。色界定之中,上三近分定,亦非見道所依,不順四善根。四根本定的四靜慮、未至定與中間定,合為六地,為四善根所依。無漏道的前方便,須以欲界身修,見道亦修欲界身。若無欲界身,不知厭苦(非生理心理之痛苦、乃不滿足現實的生存狀態),以有欲界身,厭苦心強烈,向上心亦強烈,故易為道器。


三賢外凡位


        何謂「三賢外凡位」?
        五停心是修止(奢摩他),有不淨觀,對治貪婪心;慈悲觀,對治瞋恚心;緣起觀又名十二因緣觀,對治愚癡心;界分別觀,觀身心為六大和合,對治我執之見;數息觀,對治散亂心。
        四念住又名四念處,其有別相及總相,別相念住是修觀(毘婆舍那)。四念住以空慧為體,能以慧力使念住於所觀之處。順著四念住,對治四顛倒見之方法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又分有自相別觀及共相別觀的兩種:
一、自相別觀者,別別觀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身之自性是四大種與四大所造色;受之自性是領納違、順、俱非之境的心所;心之自性是由六識心王集起者;法之自性是除了身、受、心之外,基於其他諸法所行之方法。
二、共相別觀者,觀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為觀非常、苦、空、非我之方法。觀身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是非常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一切法同為空的,又是非我的。觀心、觀受、觀法,亦皆相同。
四念住的總相念住,也是修觀。以自相及共相觀之,又有雜緣及不雜緣之分。
         雜緣是「法」念住,須雜身等念住來觀。不雜緣是身、受、心之三念住,不須雜緣其他念住而觀。換言之,法念住是雜緣,身受心的三念住是不雜他緣即可觀的。總相念住,是從雜緣身、受、心、法,進一步,總緣此四境,是非常、苦、空、非我的觀位。乃為四諦觀之初門,僅修四行相,不過是觀苦諦之一境而已。


四善根內凡位


何謂「四善根內凡位」?
一、暖法:修了總相念住後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的三品,皆具觀苦、集等四聖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之位。入此位者,縱然退墮所得暖法,斷善造無間業,墮於惡道,流轉生死,不久之後,必到涅槃,已得聖火將生之前相故。
二、頂法:是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譬如上到山頂,乃進退之中間,或進而上忍位,或退而下於暖位,位至忍法已上,便無退法。
三、忍法:生於頂法上品之後念。亦有下中上三品,忍可決定四聖諦,為最勝之位。
(一)下忍,具觀四諦行十六行相如前,則無畢竟墮於三惡道者; 
(二)中忍,由是漸滅所緣之諦滅能緣之行相,謂之滅緣滅行,僅留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
(三)上忍,觀前所餘苦諦下苦之一行相,故此上忍位僅為一剎那間。
四、世第一法: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剎那間,故無下中上三品,與上忍位同,觀苦諦苦之一行相,世間有漏法中無超於此觀智者,故名世第一法。此位僅是一剎那的無間位,必生無漏智,入於見道位,離凡夫位而入聖位。


見道位


《俱舍論》是十六心相見道,《成唯識論》則是三心相見道:
觀生空而起斷粗大煩惱障之智。
觀法空而起斷所知障之智。
合觀二空而起合觀微細二障之智。
        六度中的禪定波羅蜜,本為大乘禪法,本文為了探其淵源,故將凡夫禪及小乘禪,一併介紹如前。至於大乘禪及如來祖師禪,內容深廣,宜有專書討論,本文暫不涉略。

法鼓雜誌 135期 2001/3/1 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