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報導

 

跨越佛學名相的障礙 讀書會分站教學有高招

加拿大多倫多共修處的「讀書會教學報告」出爐

        

        【本刊訊】如何在各地共修處舉辦一場成功的讀書會,是許多召集委員和悅眾菩薩們所關心的,透過讀書會不但可以凝聚會員間的向心力,更可以彼此分享與成長,所以,讀書會一直是各地共修處所大力推動的。日前,在美國象岡道場所舉辦的北美年會中,即安排了一場「讀書會分站教學」活動,由加拿大多倫多聯絡處召集人楊群峰主持,與大眾分享多倫多讀書會成立兩年多以來,在擇定討論主題時的方向依據,與讀書會進行中應掌握的要點。


      首先是要確立讀書會的定位和認知,如果與會者都能看待參與這項活動不僅是修行、也是弘法,相信更能有助於將佛法與生活緊密結合;而讀書會的舉辦,除了是廣開善巧方便的弘法法門,從中也能凝聚與會者的向心力,共同在建設人間淨土的道路上,齊步邁進。


      楊群峰表示,決定一場讀書會品質的因素固然很多,例如論題產生和展開的方式、主持人的態度和技巧等,但最主要的還是在於討論的內容究竟為何,因為這可以說是影響讀書會品質的關鍵。在討論主題的選擇,楊群峰建議,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參與者能針對主題發言,首要的工夫便是釐清閱讀內容要點,協助與會者儘快把握討論的主題。


       至於在思索內容要點時,主持人可以自身的經驗或認識對主題進行說明,提出心得與感想向與會者報告,並以聖嚴師父在〈法鼓山讀書會參考準則〉中所寫:「讀書會不是辯論會」提醒大眾,確實掌握法鼓山讀書會的精神所在──是課堂教學,也不是一己觀念意見的攻防戰,而是一個透過閱讀內容進行修學佛法的機會,藉此將自己的身口意放在正知正見中檢驗,同時把自己的體驗與共修菩薩們的真誠分享。


       另外,楊群峰強調,除了提供正確觀點,對於討論主題常被誤解之處,也不必刻意迴避,因為在開放討論中,除了對菩薩們有提醒作用,也更能建立正確的知見。而在讀書會進行中不免會遇到「佛學名相」如何解釋的問題時,可以邀請修學經驗較資深的菩薩們先行引導說明,再鼓勵其他與會者提問,誠如師父所言,佛學名相往往是許多人學習佛法、了解佛法的障礙,幫助大眾跨越這一障礙,正是法鼓山讀書會的目的之一。


      在當天的「讀書會分站教學」活動中,與會三十多位菩薩熱情而踴躍的發言,也透露出海外悅眾對讀書會的期待,多倫多讀書會在活動過後,根據當天的討論內容,整理成「讀書會教學報告」,希望提供給各聯絡處日後的參考。

法鼓雜誌 133期 2001/1/1 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