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果器法師

唐鴻志

           「在奉獻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是富足的。」外表看起來古意、木訥的果器法師感懷地說起,剛開始學佛是從當義工著力用功的,他表示,當義工或助念時,面對的往往是自己所不認識的十方大眾,卻在過程中,體會到奉獻的可貴,也感受到世間有這多的苦難,有那麼多人需要關懷與協助。


          民國八十六年,因為父親生病住進安養院,果器法師也因此認識當時在安養院當義工的一位法鼓山的悅眾菩薩,經由他的接引,來到農禪寺,開始接觸佛法,也因為這位菩薩的鼓勵,只要時間允許下,他便會安排到安和分院參加共修。


          由於成長歷程的特殊,養成自己內向、木訥的個性,隨著父親的往生,果器法師感受到許多來自蓮友菩薩們的關懷,在他孤立無親的時候,法鼓山對他而言,就好像一個讓人安心也備感溫馨的大家庭,這相對他的成長環境而言,是陌生的,但也是讓他感動、感恩。在感恩之餘,也發願要回饋,讓更多人受益。所以,他不但在安和分院當義工、加入助念團,全心投入關懷、奉獻的行列,也因此讓人生步上不同的旅程。


          在他全心投入學佛後,身邊許多善知識常常對他指出「出家」的道路,只是當時覺得自己學佛並沒有很精進,而要做一位人天師範的「法師」,更是福報、智慧皆不足。隨著擔任義工的時日愈久,當時擔任安和分院副寺的果禪法師,更用心的接引他出家。果器法師謙虛地表示,身旁多位善知識一再提醒自己很適合出家後,他才開始認真地思索著出家這條路,尤其自父親往生後,自己其實已不再有親情的牽掛,更覺得可以完全的奉獻,因此到農禪寺當近住義工。


           決定出家之後,由於年紀相對於其他人稍長,擔心學習進度趕不上,而內心有一些壓力,但在聖嚴師父慈悲的開示和勉勵下,讓他釋懷且提起道心的更加精進,正如師父所勉勵的,修行是不能比較,人的一生都是在學習中。


           剃度典禮上,進行到「辭親」儀式時,面對空椅,果器法師觀想著他的父母親就在前方,感恩的心油然而生,他再一次感覺到,過去發生的,都是他的增上緣。他期許盡一己之力服務奉獻,以報父母之恩。

 

法鼓雜誌 131期 2000/11/15 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