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豁達大度看生死

「推動生命教育--e世代的生命觀」大師鼎談活動

◎ 胡麗桂 

人生旅程怎麼規劃?生命又該如何看待?
由法鼓山主辦的「推動生命教育-e世代的生命觀」大師鼎談活動,
九月十一日下午於台北國家圖書館演講廳舉行。座談會由資深新聞主播葉樹姍主持,邀請法鼓山文教及禪修體系創辦人聖嚴師父、教育部部長曾志朗及台灣大學校長陳維昭參與座談。他們之中,一位是備受敬重的宗教家、一位是提倡人文教育的教育家,一位是作育英才的大學校長,三位大家暢談生命之道及對e世代的提醒,內容果然精彩可期。 


      對於「死亡」話題,中國人一向忌諱,這場座談會選擇從死向生邁進,讓死亡話題直接迎頭而來,震醒大眾,主持人更直接向台下觀眾發問,多少人可以坦然談論死亡?結果近八成的觀眾毫不猶豫地舉起手來,獲得台上嘉賓的掌聲。


         而聖嚴師父在笑談生死間,出人意表地出示了「生前意願書」,藉此呼籲坦然面對身後事,讓生命更有尊嚴,他的豁達引人深思;對於死亡,在恐懼與避諱之間擺盪的人們,或許這提供了新的思考著力點。

生與死,相伴相隨

          生與死緊密相連,怎麼看待這一生一死?


       對談中,師父以「搭車行旅」為例,詮釋生命的存在,是一段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完整過程。就如乘車的旅客,有的人目的地是台中、也有人到高雄,而在整段行旅中,每一站總有人上車、有人下車;上車的人展開新的旅程,而下車的人則是到了站,卻不一定是終點站,仍然需要再轉車、換車,才能抵達旅途的終點。「生命不是片段的存在。」師父認為,透過生命教育、哲學及宗教的思索,生命的整體感受將油然而生。


       二十年前因主持忠仁、忠義兄弟分割手術,而在醫療史上留下重要一筆的陳維昭,從臨床醫學角度切入,認為生命是由生到死的一段完整歷程,兩者同樣重要而不能偏廢。不過,他也承認,即使自一九九二年,台大醫學院開辦生死學課程以來,多數醫療人員及家屬在面對病人病危時,仍會選擇盡全力救人,拒絕接受死亡事實的到來。


          把死亡堵在門外,不願接受親人生命的逝去,反應出一般人心對於「生的執著」。而時下年輕人不斷傳出的飆車傷人與自殺事件,則讓陳校長強烈感受到存在於新世代生命中的茫然和盲從。他認為,在電子化的資訊年代,人我之間只會競爭更激烈,而追逐名利與享受,將無可避免地成為年輕人的主流價值。


       此外,他更憂心的指出,在人類基因圖譜解開之後,或許長生不老的願望就要實現,但是生命的真正價值,恐怕也將因此被徹底改變。


宗教助益於生命規劃

 

         時代思潮的演替,也影響不同的世代對生命價值的依歸。曾部長提到民初的五四運動,為國人帶來德先生(民主)及賽先生(科學),卻忽略了賴先生(生活),他認為這是生命教育中所欠缺的部份,而由於不懂生活之道,導致時下年輕人的行為態度,常常是不懂得尊重自己,也不會尊重別人。


      教育部目前正著手規劃一系列整體的生命教育課程,內容含括:對生命尊嚴的認識、提昇感受與經驗品質的人文教育、對生死一體的生命瞭解,以及群我關係的認識與學習。曾志朗相信,這些以人文體驗為主的課程內容,將有助於學子感受生命完整美好的經驗,認識生命的尊嚴,及更瞭解生命的意義。


         與「生命教育」有著相似的理念,師父提出「全人教育」的觀念,他說中國人一向注重生活,但受到「未知生,焉知死」的觀念影響,忌諱談死,又因不健康的宗教力量影響,社會大眾普遍缺乏完整的生命觀,他強調,這可以透過宗教教育來補強。其實,若從人生大事「結婚」開始,接踵而至的孕期胎教、幼兒教育、家庭、學校及社會教育等,正信的宗教意涵中都提供了完整而妥適的協助,若能在生活中落實宗教信仰,對個人的生命實踐是有所助益的。

智慧傳承讓生命有意義

        而從大學作育全才的理想切入,陳維昭提出青年人汲取的生命之學,舉凡生物、醫學、心理、文學、史學、哲學、藝術及宗教等皆在範疇之中,這些匯集東西方、不同時代人類文明的智慧精華,可充份滋養一個個完整的生命與心靈,而其中,他也同樣肯定,宗教可以幫助個人探索生命的深意。


     聖嚴師父則以「肉體生命有限,精神生命無窮」,看待個體生命在人類智慧傳承的角色扮演。他說,每個人的生命,同時受到時間及空間上的交錯影響,處於宇宙時空之中,個體雖然渺小,卻不是孤寂的存在;之前,我們受到前人的恩惠,之後,我們也將對後世形成重大的影響。師父表示,能夠明白生命生生相續的存在,知道此生之前有過去,以後也將有未來,心靈便能有所依歸,從而發揮生命的影響力。

法鼓雜誌 130期 2000/10/15 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