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般若

《筆記楞嚴經》

挖掘每個人的清明心 

◎嚴國信

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中,看不到太陽,而這是因為太陽被擋住了,還是自己被擋住了?其實是人被擋住,但太陽還是在,這就猶如眾生總是被煩惱障礙,而見不到原來本具的本覺,所以必須透過修行來破無明煩惱,回歸本覺妙明。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怕和合生,及不和合。」《楞嚴經》卷二

 聖嚴師父在經文中提到「本覺妙明」一詞時表示,這部記述阿難尊者的請法經典,主要內容是希望眾生從迷夢煩惱中走出來,成為一位有智慧、解脫的覺者。師父說,請法的阿難代表的就是大眾,他在請法、聽聞開示當中,一直反覆不斷的思辯一個問題:人心究竟是真是假?

由身心環境和合而成的我

 師父指出,這是困擾眾生的問題,另外還包括了許多人都在問的:真心究竟在哪裡?被無明障礙的心又是什麼現象?其實阿難就是以身示範,示現眾生總是被諸多煩惱所障,比如貪欲、瞋恨、愚癡、懷疑、狂喜心等等,並往往以為煩惱的心就是「我」。

 通常一般人所以為的「我」,是由身、心、環境和合而成;心是思考、認知的作用,身體則有感受、感覺的功能,環境則有時稱心如意、有時矛盾衝突,這些都是構成「我」的因素。師父解釋,若將這三樣東西加以分析之後,所謂的「我」是因緣和合而生,也是世間法、有漏法;但在《楞嚴經》中,以「本覺妙明」來說明「我」及「心」的現象,是非因緣法。什麼是本覺?經上指明,它不是因緣所生,但卻是諸佛與眾生同時具有的,只是諸佛明瞭自己有個本覺,而眾生卻迷迷糊糊不知自己具備相同的東西;他說,本覺也就是眾生心中的佛性。師父以金礦比喻,金礦是原本就在的,並不是因為人為的開採、淬鍊而產生的,「就好比諸佛已將金礦採出並鍊成純金,但眾生卻連礦苗都沒發覺。」

被煩惱障礙的自性

  「妙明」則是說本覺永遠是光明的,沒有一點黑暗,充滿了智慧光;因為本覺是沒有煩惱的,能破無明的黑暗,所以也是佛性;也許有人要問:如果本覺妙明是原來就具有的,那麼還需要修行嗎?

 師父譬喻說明,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中,看不到太陽,而這是因為太陽被擋住了,還是自己被擋住了?其實是人被擋住,但太陽還是在,這就猶如眾生總是被煩惱障礙,而見不到原來本具的本覺,所以必須透過修行來破無明煩惱,回歸本覺妙明。

 這也間接說明了本覺妙明的「性非因緣」是指它的性質不是由因緣和合而成;「非自然性」則是指它和自然的性質是不同的,同樣也是在說明本覺妙明的非因緣性。

  「可是本覺妙性這一佛的真性,依據經典接下來的解釋,它既不是和合生,也不是不和合生。」師父說,如果是和合生,那就是世間法,與原來的詮釋抵觸;但若是不和合生,就又成為永恆、永遠存在的一元論,這也是不對的,因為佛法是否定這些東西的。「表面上看來是很矛盾,但其實不然。」師父進一步解釋,這是說應該把兩種執著都推翻,凡是執著任何一端都是不對的,而「本覺妙明」究竟是什麼?師父則語帶禪機的說,只要好好修行,當你開悟時就知道了! 

法鼓雜誌125期 2000/05/15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