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般若

讀經談心

念念真心念念清淨

─禪坐會讀書會紀實

◎鍾美鳳

 關於不動心、平等心的研討已經有好幾回了,果醒法師再一次問大家,當面對他人時,有沒有辦法做到心不動?菩薩們的回應多半是,覺照力提高了,但仍無法控制自己的起心動念。

去除對立,才能除煩惱

 果醒法師再引《楞嚴經》裡的一段經文:「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果醒法師表示,我們的覺性原本是沒有對立的,是我們自己造成對立的狀態,唯有去除對立,才能除煩惱。平常我們都以為是用眼睛看到東西,用手拿到東西,事實上,我們是用「心」,不是用眼睛、用手。我們的心原本是圓滿的,因為心動了才造成人我對立。

 果醒法師又引經文:「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鬱坷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果醒法師表示,有光明時黑暗不存,有黑暗時光明不存,但是心可以見到光明也可以見到黑暗,對光明和黑暗都了了分明,所以心是超越黑暗和光明的對立。同理,心既不屬於瀰漫也不屬於清明。以上光明、黑暗、通、壅、緣、頑虛、鬱坷、清明都還了以後,心仍然存在,所以心是超越這一切對立的。

每一念都重新開始

 所以如果我們的心在一堆妄想中打轉,就是「背覺合塵」,妄想執著離不開六塵,心不動六塵才不會浮出來。有謂:「不知最親切。」聽他人說話,只知道他在說話,但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因為通常我們在聽人說話或看報紙時,總喜歡不斷的調記憶中的舊資料,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使得我們無法看清事情的真相。所以要把心復原,做到「背塵合覺」,就如道源禪師所說:「當下每一念都是真心。」

 如果能做到當下每一念都是真心,那麼呈現在你眼前的東西,都是佛性。如果任何呈現在面前的東西都願意禮拜,就與「背塵合覺」越來越接近了。但是禮拜的前提是,自己的心要清清楚楚才行,不可矯揉造作。

 如果每一念都是真心的話,那麼穿衣、吃飯都在三昧當中,對所碰到的人事物,給予關心的程度都一樣。我們有分別心是因為對所碰到的人事物有不同的評價、判斷、感受,如果對人事物的評價判斷感受都相同,就可以用平等心對待。

 日常生活中如何念念與覺性相應呢?我們常常想除妄想塵勞,結果反而落入妄想塵勞中;想抓「空」,結果反而離「空」越遠。所以要做到不取捨,讓自己每一念都重新開始,除非生活上必須去想,否則,聽到只是聽到,看到只是看到。開悟的境界是:「外境通通有,人我是非不見了。」如果心能夠一直處在清涼的狀態,就是念念真心的境界了。

 最後,果醒法師提醒參與讀書會的會員們,聖嚴師父已回國,要把握師父於週日早上的講經法會,透過師父深入淺出的精采解說,更能了解《楞嚴經》的奧義!

法鼓雜誌116期 1999/8/15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