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法鼓山十週年回顧﹝六﹞

1994年禮儀環保年

 一九九四年,聖嚴師父繼心靈環保後,提出了「禮儀環保」的新觀念,希望從負責任、盡責任的觀念淨化,到身、口、意三儀的清淨,再推廣到社會上各項儀典的簡約、淨化,以恢復禮儀應有的精神與內涵。為了推廣此一觀念,聖嚴師父於七月在農禪寺宣揚了「禮儀環保的理念與做法」,為一連串的活動揭開序幕。

 接著並與內政部共同舉辦佛化聯合祝壽、佛化聯合奠祭、佛化聯合婚禮,希望以此為示範而推動到社會上。針對每一項主題,都分別舉行了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共同討論,並實際舉行儀式以為示範,同時並編輯製作了手冊,廣為推廣,讓禮儀環保的理念落實在現實生活中。(重要紀事)

《口述法鼓山歷史》

耕耘心中的蓮花

◎果廣法師(法鼓山僧團女眾部第一監院)

 我是民國七十八年在農禪寺剃度的,當時的農禪寺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很少,寺內有大片的菜園和竹圍,許多人都非常喜歡農禪寺的清淨。共修活動只有禪坐、念佛和大悲懺,但是已有般若禪坐會和福慧念佛會兩個組織。

師父開始忙碌了

 而就在這一年的清明節,我們找到了位於金山的法鼓山現址,展開了建設法鼓山的弘法大業,使得原本很清幽的農禪寺,漸漸忙碌了起來;而農禪寺四周的蓮霧樹,據說十多年來從未開花結果,竟然在這一年夏天結實纍纍,似乎在為覓得法鼓山而歡喜。

 法鼓山開創後,聖嚴師父提出了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我們的理念,作為整體努力的目標和方向;稍後也提出了〈四眾佛子共勉語〉作為大眾生活的準則,在民國七十九年八月間,師父還特別花了四個晚上的時間,在農禪寺宣講了其中的涵義,這些內容都已編輯成小冊子。

 農禪寺原本就是以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為宗旨,但是師父所提出的理念,卻讓我們僧俗四眾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準則。在這個目標之下,法鼓山很快的展開一連串的修行弘化、文化教育,以及社會關懷的工作,各個組織也相繼的成立或擴大。

 例如,原中華佛研所護法理事會改為法鼓山護法會,八十一年設立了「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各會團、各處室也陸續成立,組織慢慢的完備,制度也慢慢的建立;而原來的東初出版社,也擴大為法鼓文化。

 除了各單位的成立而使得農禪寺的空間逐漸不敷使用外;再者,由於全國各地護持會員和勸募會員的陸續成長,而師父又常重視對會員們的教育和修行,所以,為了舉辦各種共修法會、成長營和讀書會,使得原本空間狹小的農禪寺更形侷促。

 對我們僧眾而言,感受到最大的改變,應當是師父開始忙碌起來了。過去,還會帶領著我們出坡、在花園中散步,但是隨著全國各地共修道場的設立,師父常常需要到各地宣揚法鼓山的理念,以及推動法鼓山硬體建設工程等事務。身為弟子的我們,必須隨著師父的腳步前進,因為這是師父的大悲願心之所在。

在點點滴滴中摸索完成

 師父對社會脈動、時代的需要,掌握得非常好,尤其對社會關懷、國際動態,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每次提出的觀念和做法,都非常具有開創性。僧團在實際執行時,面對這些極具開創性的任務,對我們弟子而言,可說是一項挑戰,並深深了解到,這是師父為我們廣開的福田,是成就我們行菩薩道和精進道業的助緣良方。

 民國八十三年,為配合禮儀環保年,分別舉辦了三項禮儀環保活動,當時由果祥法師負責佛化祝壽、果燦法師負責佛化奠祭,由我負責佛化婚禮。面對這些社會上從未舉辦過的活動,我們抱著「會的就做,不會的就學」的態度,在點點滴滴中摸索完成;而且萬事起頭難,「錯了再改,不好再重做」,是我們在籌備每項活動時的座右銘。

 記得當時很多人質疑:「法師們自己都不結婚,卻為他人舉辦婚禮,這到底有沒有問題?」但是我很清楚,出家人不結婚,和出家人辦婚禮,基本上是兩回事。在婚禮中,師父是以祝福人的身分出席,因為我們並不是在促成姻緣,而是為已經決定要結婚的人舉行一場簡單、莊嚴、隆重的佛化婚禮,一方面藉此導正社會鋪張浪費、輕率浮誇的陋習,一方面則是透過佛化儀式,讓新人及家屬認同佛教,進而建設佛化家庭,以期達到建設人間淨土的目的,這是聖嚴師父慈悲善巧的方便度化。

 在整場的籌備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應當是禮堂的佈置,由於設計場地的菩薩是第一次為農禪寺佈置,不易掌握我們的風格,到了婚禮的前一天,遭到師父「拆掉重來」的命運,最後還勞動師父親自設計,多位法師和義工菩薩連夜趕工才告完成。儘管隔天就要舉行,但是師父對事情的品質要求相當高,不惜重新再來。這也讓我感受到這是師父訓練弟子的法門之一。

 除了推動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社會關懷工作外,在這十年當中,文化教育事業中的中華佛研所、法鼓文化,也加速了國際化的腳步。回顧這十年,法鼓山從修行弘化、文化教育、社會關懷到跨足國際,所投注的努力及所獲得的成果,已深受社會大眾所普遍肯定,法鼓山更已成為國際知名的團體。

耕耘出心中的蓮花

 邁向法鼓山的第二個十年,僧團在師父的領導下,將以師父所提出的「推動全面教育」為使命,更進一步開展「大普化、大關懷、大學院」三大教育。

 這十年來,看到師父辛苦的在國內外弘法,身為弟子的我們儘管非常不忍心,但我們也深知那是師父一貫「盡形壽,獻生命」的理念。而師父常說「他沒有個人要做的事業,只是隨順著眾生的需要和因緣而做」。而這股強大的願力來自於希望佛法的普及和佛法的久住。而僧團是佛法住世的代表,我們當加快成長的腳步,繼續加強僧教育,培育僧才外,並以師志為己志,做為師父的化身,將法鼓山的理念推廣到各地。

 回想二十年前,我在中華文化館皈依,之後每週日上午到文化館聽師父講經,以及第一次打禪七的景象,至今都還歷歷分明。而我是在生平第一次的禪七中,在佛前發願出家,因為我找到長久以來對生命疑惑的解答,尋得生命究竟的解脫路。

 所以,現在每當看到有人來皈依、聽經,或是打七,我就非常歡喜,因為我相信必然有人因此和我一樣的得受佛法的利益,一樣找到生命究竟的道路;所以儘管十年來,生活非常忙碌,但我希望「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的願心,則始終沒有動搖。

 經過這麼多年,師父為我們所開的這片福田,宛如農禪寺四周的蓮花田,在讚歎蓮花的清淨無染之際,別忘了它是從一片淤泥中長出,就如我們處在這五濁惡世中,能夠幫助我們超越煩惱的是最珍貴的佛法。在感恩今生得遇佛法、得遇明師的同時,也期勉大眾以這一片盛開的蓮花為目標,耕耘出每個人心中的蓮花。

法鼓雜誌 116期 1999/8/15 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