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般若

助念關懷問答錄

預立遺囑交代好生死大事

(本專欄由法鼓山助念團果東法師及悅眾菩薩們,就常見的臨終關懷和佛事等相關問題,提供正確的佛法知見和作法。)

問:佛教如何看待臨命終的緊急救助?對臨命終人的影響為何?

答:許多病患家屬都會面臨一項很困難的抉擇,當親人瀕臨死亡時,應該要求、接受院方的緊急救護,或是接受現況的讓親人自然的往生呢?

 我們首先應先了解所謂的緊急救助,是在緊急的情況下,使之呼吸暢通,並提供呼吸,此時較常見的即是所謂的插管,接著是提供呼吸的循環,常見的是靠強心針、電擊棒等來維持生命。

 對許多人而言,基於親情的不捨或道德的問題,或是醫生站在救人第一的立場,而必然會採取搶救。對於一些心臟疾病,或是溺水的人施以維生急救,常能挽回住生命;但是若對於癌症末期、衰老,或是重病患者,生命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只能維持數小時或幾天生命而已,是否需要再施以維生救助,是需要再三斟酌的。

 聖嚴師父也提到過,我們對死亡的基本心態是:「不貪生怕死,也不要等死,而要準備好死亡的來臨,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要好好的珍惜生命。如果建立如此的心態,即使是癌症末期的人,到了安寧病房,也要用修行的態度,感恩報恩,並與每個人歡喜結善緣,而不是坐困愁城等著死亡。」

 通常在病患危急時,往往讓家屬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建議在平時即應預立遺囑,交代好生死大事,讓家人屆時有依循的方向。所以,這也提醒了大眾平日即應接受生死教育,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念,與家人討論溝通如何處理生死大事,不應忌諱談死。

 因此,站在人道的立場,建議視病人當時的情形,若無法治癒,知道僅能維持幾小時或幾天的生命,建議就不需要再做無意義的搶救,以免增加病人身心及精神上的痛苦。家屬應該讓他在減輕痛苦的治療下,生活得有品質,且能有尊嚴而安詳的往生。就如現在在安寧病房中,針對癌症末期的人尊重病患的自主權,可以事先簽立「拒絕心肺復甦術聲明」,這對病患、家屬而言,不但不致茫然無措,也能事先有心理準備的為臨終者祝福。

問:對處於彌留狀態的病人,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

答:人在面對死亡時,通常都會非常的害怕、恐慌,這是由於不知道死後會到哪裡去?或者因為一些心願未了的遺憾,以及對親情、所擁有物質的執著不捨,煩惱牽掛很多而放不下。站在佛教的立場,面對意識模糊或彌留狀態的人,我們還是將他當作是有意識的狀況,用佛法的觀念來開導他,告訴他宇宙人生的真理,是「苦、空、無常、無我、緣起緣滅」。肉身的生命是脆弱、短暫的,佛法的法身慧命才是無限、不滅的,因此生不足喜,死亦不可怕。

 最好能了解臨命終者有哪些未完成的心願及煩惱,告訴他會幫他處理,請他將將身體交給醫生,把生命交給佛菩薩,能夠萬緣放下,不要掛礙,並且為他說明西方淨土,讓他相信死後有一個歸依處,讓他產生力量、信心,充滿光明希望,將一生行善功德求生佛國淨土。阿彌陀佛是大醫王,如果病人的業報未盡,一心念佛可以讓病人早日康復,如果業報已盡,若與阿彌陀佛本誓願力相應,將可隨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信、願、行」是往生西方的三資糧,也就是絕對相信有西方淨土,發願往生西方,並且至誠懇切的念佛,必定可以蒙佛接引。所以,不管往生者有沒有宗教信仰,家屬都可以先念佛為他助念,這是由於在念佛的佛號聲中,自然會產生寧靜安詳的氣氛,不僅對處於彌留狀態或已往生者,都會因為心的安定而隨著大眾念佛,也就為臨命終者引導了一條往西方淨土的路或善道,不致會下墮三惡道。

法鼓雜誌 113期 1999/5/15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