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傳薪
法鼓山十週年回顧( 一)
【口述法鼓山歷史】

促成因緣 開創新機

◎楊正

 民國七十四年,因媳婦楊黃玉淑的接引,我在農禪寺皈依,法名「果王」,皈依後沒多久,我很驚訝的,聖嚴師父竟託人轉達,請我擔任護法理事會理事長一職,雖然當時我已是半退休狀態,在時間、體力上都沒問題,但是,我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再加上,看到農禪寺、中華文化館財物拮据的情形,例如連農禪寺的大殿連裝天花板的預算都沒有,而且,也才剛貸款一筆錢,申請「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所以我實在有點擔心。

 但是,師父卻非常積極的打電話來告訴我,現在已有理事會的組織了,共兩百多人,只要開始募款,就可以作為佛研所的辦學經費,現在只差一位理事長。

 在一小時的談話中,師父的誠懇,讓我好感動,但我不再猶豫,只好說:「師父,明天我再回答您!」但是師父的一句話,不但讓我不忍心再拒絕,更讓我終生難忘,師父說:「果王,希望你明天是對我說:『師父,我答應您!』」

 接任理事長一職後,當時主要的工作人員只有果祥法師、陳淑卿和我三人在文化館辦公。開始最難適應的是,每次召開理事會時,都要整合來自十方的意見,還好過去的經營企業經驗,所以,大致上還能不負師父所託;只是仍然還是會碰到一些很棘手的人事,使得事務無法推動,所以我曾感慨的向師父說:「做理事長,真是比當董事長還要痛苦!」結果師父總是勸勉我:「這就是修行,這些都是我們的菩薩。」

 而另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購買金山法鼓山土地,這事的過程讓我感到因緣的不可思議。七十八年時,我組球隊到東南亞,當要轉機到新加坡時,腳竟然腫得無法穿鞋,更不用說打球了,最後不得不回國;說來奇怪的是,一回來後,腳竟然不藥而癒而且才一到家,師父就來電,要我下午到農禪寺開會,討論購買土地的事。

 隔天,我和林顯政、施建昌兩人到金山和地主洽談,雖然我過去對購買土地,很有經驗,但因為這是三寶的事,來自十方的錢,絕不能有任何的差錯,所以心裡壓力很大,當心中掙扎、遲疑不已時,林顯政突然說:「沒關係,到時如果用不上,我們兩自己買下吧!」

 土地成交後,我心中負擔仍然很大,雖然師父完全授權,但是,我擔心在土地移轉過程中,產生變數和風險,但想想擔心也沒用,只要全心全力處理即可。

 後來,隨著法鼓山的成立,辦公室搬到農禪寺。我常常向師父提出建議,而師父總是很誠懇的聽,對於因緣具足可行的,就會立即付諸實行;但是對於環境不許可,因緣不成熟的,師父總是很沉穩的說:「一步一步來吧!」

 在這其中,我曾經提出了幾項突破性的做法,在獲得師父的認可後,逐步的展開,例如:普遍的向社會大眾募款,以此接引更多人學佛;以及舉辦大型園遊會等社會性活動,更容易接引一般社會大眾。

 師父非常重視人才,所以,常常要我邀請一些有才華的人一起來護法,共同來奉獻。

 後來,法鼓山工程開始推動了,我又兼任遷建工程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為了更專心投入,而且在我心目中,已有一位非常優秀的接任人選,那就是台英社董事長陳嘉男,所以,就向師父提出,希望卸下護法會會長之職。當時由於因緣還不具足,所以我還是繼續擔任會長,由陳嘉男任副會長。

 自民國七十六年接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理事會理事長一職,到民國八十四年卸任,總共八年的時間,很多人常常對我說:「草創時期最困難,您真不容易!」表面上別人看我是在付出,其實這八年來對我而言,「獲得的遠遠超過所付出的」。

 

法鼓雜誌 111期 1999/3/15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