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心

想不完的感動 新加坡的弘法行

禪修潤澤了遊子求法若渴的心

 ◎釋果梵

 命一直在縮水,每天吃飯睡覺平常地過日子,渾然不覺時光咄咄地逼人。曾經應邀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舉辦「甘露佛畫展」,從來沒想過再來時,手中的歲月已少了十年。

 × × ×

 以前踏過的土地,走來倍感熟悉,有一種土親人也親的溫馨。尤其當我從新加坡機場出關,迎面就送來一張張莊嚴美麗的笑臉和殷殷的問候聲;像燦爛的陽光,使人禁不住將眼瞇成下弦月。麗玉菩薩三歲的女兒歪歪跌跌捧著一大束花朵滿心歡喜地塞給我,而我隨身的僧袋即時被存瑤菩薩沉重地接了過去,並送一句:「召集人說,幫忙背僧袋有大功德哩。」我靦腆地想:「為人承擔重負,還貼心地安慰人,簡直是觀世音菩薩的心眼啊。」他們惠施給我的關懷,比正午的艷陽更熱情。

 中餐,召集人周鼎華伉儷以最熱烈的心意表達他們對義工菩薩的感謝--兩桌辣菜配薑飯。這一餐令人畢生難忘,吃得我瞠目結舌,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默默地吃兩碗飯;大膽的借辣使氣,使全身血脈順暢,極為舒服。席間有人關心:「法師能吃辣嗎?」我趕快點頭。其實我從小就貪吃辣,因身體常出狀況,平時不太吃。奇怪這一路開張辣味以來,居然沒病沒痛,大概這臭皮囊被主人翁拖著到處忙,沒時間跟病鬼打交道吧。

孺慕大乘禪法

 乘著熱勁,大夥又到「法鼓山佛學圖書館」交換學佛心得。這個地方是「小中見大」,格局很小,放眼一覽無遺,但設計得落落大方。鄧文章菩薩智慧的利用玻璃透明的質感來襯托佛法開放的胸襟,櫥窗內供著聖嚴師父的著作,讓有緣者方便「自投佛網」;雖然地處商業圈,卻是俗塵的圈外之流,濃郁的文化氣息常常吸引人來借書。這兒的佛教徒很多人喜歡閱讀師父的書,仰慕師父德風及學養的人不少。

 此行連續開辦四梯次的禪修班,最後回台之前又加開一次。同樣課程兩天就要重複一遍,我幾乎要變成錄音帶。

 在此地傳禪修法門的南傳比丘多數教「觀呼吸」。南洋大學佛學社王同學告訴我:「我以前用這方法常常坐著坐著就點頭睡著了,現在改用﹃數息法﹄比較能專心、清醒。」其實也有人用數息法坐著打睡禪,功夫高竿的人,不必點頭,照樣脊椎挺直地與周公叨絮相會。因此,不管用任何方法,只要心離目標,懶兮兮地,保證昏沉到底--睡著坐,沒有底線啦。

 我們商借光明山普覺禪寺的大殿打禪一,感謝廣聲法師的成就。共有二百二十八人參加,據說是新加坡最大的一次。義工菩薩們穿黃色印有「法鼓文化」的義工服,個個精神奕奕,一大早就磨拳擦掌,等著「輕鬆」把人打發。到實際作業才知在短短間內要報到那麼多人是有些吃緊。他們歷緣對境動中修定,此刻見真功夫,開始時場面雖有一點點嚷嚷之聲,但數分鐘後就已經氣定神閑。首次見習的成績已很不錯,卻表示下次要再改進,他們的學習精神真令人佩服,這就是法鼓山菩薩行者的本色!

 靜穆的禪堂端坐二百多尊未來佛,有大學生、有主婦、有壯年人和老年人。我來回的巡香,感覺有的人跟腿奮鬥,有的人身上似有萬隻螞蟻在咬他,老是在換腿;我裝著閉眼「放水」,但多數人不動如泰山。善根深的在事後表示有很好的體驗,其中有先看過師父的禪籍,很快就入門。提供場地借圖書館使用的白菩薩說,她看那麼多人修禪好感動......,太多的人在問同一個問題:「聖嚴師父什麼時候要來新加坡指導禪七?」他們孺慕北傳大乘禪法已經很久,很久了。

感動的河流,溢滿心田

 新加坡分會在召集人周鼎華伉儷的帶領下,朝氣蓬勃。他們是很有使命感的菩薩道侶。我第一次在台灣見到他們時,印象很特殊︱年輕、虔誠。看起來是很會「選擇」生活品質的人。盛華菩薩說當初她來農禪寺禮佛,同修寧可在涼亭外等,也不肯進大殿。而他則弄不懂她為何要把摩登的生命虛擲在古老的信仰裡。有好吃有好穿有得享受,她還想要求些什麼?她求佛為她的家人「盛」開蓮「華」,誠心求佛感應,他終於「鼎」著蓮「華」也踏入佛門,成為護法金剛。夫婦倆被師父指定為新加坡的召集人。

 事實證明師父知人善任,他們兩位一頭栽入法鼓山理念的大海裡,勇猛地「力」游。菩薩道上要時間、要人、要錢......樣樣資源都不可少!而不同人心的組合,稍不小心又樣樣會生嫌隙-這就是要「修」的地方,不要將自己的稜角去觸到人。我在此看他們一位善於把握原則,一位善於柔軟包容,處處以法鼓山的如來家業為生命重心,時時保護法鼓山及師父的形象而忍辱負重,他們任勞任怨地為眾生的悲命耐心播種。至今回想,感動的河流仍一直在我心裡漣漪,它溢滿心田,流入筆端。但願我的見證,能使更多人效仿他們,學習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薩大業。

 感謝您們!新加坡的義工菩薩。沒有您們的支持,光靠召集人是很難推動會務,他常說:「我做的最少,都是義工菩薩們做的。」因為您們的愛護,使法鼓山的理念能移植於新加坡,使師父的悲願有機會和新加坡人分享,謝謝您們,雖然在此無法一一寫出您的大名。

 我們一起來發願好嗎?願︱使自己心中的蓮華盛開,願-把我心中的蓮華與別人分享。

後記

 這一趟新加坡之行,留下了什麼,我並不知道;只知攜回更多的期許和責任。

法鼓雜誌 110期 1999/2/15 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