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般若

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助念團悅眾菩薩成長營

◎賈泰民

  為增進助念團悅眾菩薩對臨終關懷的宗教認知與助人技能,助念團第三次悅眾菩薩成長研習營,於十月三十一日和十一月一日兩天,在土城教育訓練中心舉行。共有來自全省各地悅眾蓮友一百二十餘人參與,課程結束後,研習學員普遍肯定研習成長營的成效,並希望日後能增加舉辦次數和天數,以加強助人技巧,提昇悅眾品質。

  在第一天的課程中,首先邀請了佛教蓮花基金會的執行長黃鳳英老師,為我們講授『臨終關懷的宗教意義』。黃老師以其多年專業的服務工作經驗,為大家介紹臨終關懷本就源於宗教對其信眾朝聖時的關懷照顧而來。而後由於科技的進步,造成生活環境的變化,引發癌症病人的增多。為減輕末期癌症病人身心的苦痛,而有了緩和醫療的服務體系,希望透過病患在生命後期的臨終關懷,得以使其瞭解死亡的意義,進而學習面對死亡、甚而超越死亡,並且能夠自在而尊嚴的往生。

  她表示,臨終關懷的意義,並不止於狹隘地對病人疼痛的減經,而應該是對患者及家屬生命教育的推動。她根據美國最新的趨勢指出,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殯葬業者,對往生者家屬提供專業的哀傷輔導與服務。這也可以是佛教界從事助念關懷工作時,可以延伸關懷的一個方向。

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黃執行長認為,佛法的意義與功能在幫助眾生消除煩惱、解決困難、甚而解脫生死。以緩和病房的癌症病人而言,學習面對死亡,是一條人生必經之路。然而他們的後面,還有更多的親屬並不真正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涵,他們也必需面對失親的傷痛過程。因此,如何幫助更多的生者走出悲傷,迎向生命中的光明,就是佛教可以努力加強的方向。

  成長營第一天晚上安排的課程內容是分組討論和綜合報告,規畫的三個主題分別是:

  一、我曾經歷過的死亡事件是什麼?對我有何衝擊?

  二、我認為死亡是什麼?我會用什麼態度面對死亡?

  三、如果我的生命還有三天,我會做什麼事?

  對死亡意義的看法,學員們多持正向的觀點。普遍認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過程,並非僅是生命的結束。死亡的意義在幫助我們體驗無常、感受恐懼、擴展心量並積極生活。目的在教育我們認清生命的實相,瞭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進一步來放下小我的執著煩惱,成就大我的功德利益。

  也有少數菩薩回首往事,不禁悲從中來,並分享了他們從軟弱到堅強的心路歷程。也讓大家更加認同,唯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才是佛子們真正不二的歸途。

  在成長營結束後,眾多參與研習的菩薩們紛紛表示,對成長營研習活動效能的肯定。也對日後的課程內容與規畫方向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

法鼓雜誌 110期 1999/2/15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