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法鼓大學人文關懷學術會議三月底展開
社會實踐
     
兩地三岸學者共同研討「人的素質」

 【台北訊】

 由法鼓大學主辦的「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系列學術研討會,將於三月二十九日舉行,目前正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大陸地區(包含香港)代表之論文均已收齊。此次來台參加會議之學者中不乏知名人士,如人文學泰斗季羨林教授、中國哲學史權威(尤其是佛教史)任繼愈教授、以美學研究飲譽西方學界的汝信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以及歷史學者、現任北大副校長的郝斌教授。

 據法鼓大學校長曾濟群表示,由於「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系列學術研討會係總名稱,所以今年研討會主題,經籌備委員會討論決定為「人的素質」。而以此一主題作為今年研討會的重點有多重意義:即將跨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的素質已越來越受到重視,人的素質不提昇,其他的一切都將落空,甚至會帶來災害。因此,不但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重視人的素質,歐美社會的國家也同樣重視。

 其次,以「人的素質」作為學術研討會的主題,以往很少涉及。強調重視人文教育為建校目標的法鼓大學,正好從此一問題切入討論,更能顯現未來辦學的特色。同時與法鼓山「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一致。

 由於「人的素質」問題所涉及的範疇甚廣,所以籌備會特別邀請台灣大學國家講座教授黃光國博士提出主要論文〈論人的素質〉,以做為研討會主題的架構,然後由四位學者分別從教育學、心理學、哲學、文化的角度評論以延伸討論,這也正是議程規畫的第一項特色;而議程規畫的第二項特色,則是分別從國家競爭力、社會生活、兩性關係、個人生活方面論述「人的素質提昇之重要性」。

 議程規畫的第三項與第四項特色,將為會議的討論帶來高潮,分別從傳統風俗習慣、功利主義取向、社會變遷過程中舊規範失落、新規範未建立,以及教育功能失常,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三方面來分析、探討「人的素質低落之原因」與「如何提昇人的素質」兩子題。議程之設計、子題之安排,環環相扣。

 研討會開幕式定於三月廿九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屆時由聖嚴師父親臨主持,並發表演說,揭示會議的主題與強調人文教育的時代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汝信教授,北京大學郝斌副校長也將致詞。然後會議進入主題演說階段。此次受邀擔任會議主題演說的共有三位,分別為:吳京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前部長)、季羨林教授(北大前副校長、北京大學教授),以及任繼愈教授(北京國家圖書館館長、北京大學教授),會議進行三天,預定三月三十一日閉幕。

 

法鼓雜誌 111期 1999/3/15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