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心

我今得入如來家

果雲法師

8-4.jpg (10923 bytes)管是義工或行者身分,未落髮前的果雲法師,總是引人注目的,滿頭銀絲是他讓人難忘的獨特「招牌」,而安詳的舉止行儀,和藹親切的言談,更讓人印象深刻;接近他的人,總會油然生起如沐春風般的溫馨感受。

 民國七十五年即親近聖嚴師父與農禪寺,在佛法中,不僅找到困惑他多年有關「生命疑惑」的解答,更幫助他走過生命最困頓的難關,同時也領略了聖嚴師父所強調的「奉獻的菩薩行,正是解脫煩惱的重要法門。」所以,基於一份對三寶和師父的感恩,他將教學工作之餘的全部時間,都投入在學佛、修行與當義工,十多年來,曾經擔任過勸募小組長、護法會教育組副組長、禪坐會會長、義工團團長等;接引無數人一起加入護持的行列。

 體驗到佛法的好,受到三寶的利益,讓果雲法師十餘年來精進而不退轉,雖然明知出家是一條最究竟的路,但由於年齡較長,所以,一向抱著隨緣的心,但去年自任職了二十六年的金陵女中退休後,因師父的慈悲而因緣成熟的進入僧團,這原來是他設想不到的。在正式落髮前夕,他心中滿溢感恩,十分感謝師父開方便門、家人的支持,以及法師們的鼓勵與照顧。

 一向樂於助人的果雲法師,接引了無數人學佛,同時加入了護持佛法、法鼓山的行列,而能為眾生奉獻,是他最感到歡喜的;因為抱著「每一位眾生都是我的母親」之心面對大眾、奉獻自己,也成就了自己,這正是他一向抱持的「以菩薩道成就解脫道」心願。

(游淑惠)


果得法師

8-5.jpg (9957 bytes)小生長在書香門第的佛化家庭,果得法師得以每逢年節即與父母到寺院參訪。雖然還不懂佛法是什麼,但由於環境的薰陶,自小即對出家人莊嚴的威儀行止,非常有好感,每到寺院總是盯著法師看;如今自己也穿上僧服,除了感恩今生有此福報出家,更自期做個威儀莊嚴的出家人。

 雖然早與佛教結緣,但是果得法師並沒有理所當然的成為佛教徒,直到踏入社會,看到熟識的許多朋友在宦海中浮沉,往往一夕變天,才讓他深深的感受人生的無常及如夢如幻。

 為了尋求生命的自在,果得法師才開始用心的認識佛教,並參訪了一些寺院,在尋尋覓覓中,直到十多年前,才依止在農禪寺,因為,師父自在的禪風,與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的相似,使得果得法師一聽到師父說法就非常的相應,而能夠遵循師父的教法,展開了修行與義工的生活。

 當他逐漸的疏離過去的朋友,改變過去的生活方式,並開始吃素時,朋友們無法接受這樣的轉變,常常會用一些奇怪的方法阻礙他吃素或聽經,讓他要用「逃」的方式才能到得了農禪寺。雖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果得法師說:「這是自己過去所造的業。但他更了解了『情執』的可怕,也增強了我的出離心。」因此,他坦然的接受這些障礙,卻仍不改學佛的初衷、堅定的道心,終於讓這些障礙逐漸減少。

 雖然親近農禪寺多年,早有出家的心,但是直到父母往生後才滿了出家的願。果得法師說:「農禪寺平實的道風和從師父那裡得到的法寶,讓我看到了自己不好的習氣,也了解了修行的重要。師父幫我取『捨得』的名字,正是時時勉勵我,捨掉世俗的一切,修行才會更得力。」

(黃國媛)


果攝法師

8-3.jpg (11036 bytes)生得以出家,果攝法師最感恩的人是已經往生的母親。一生貧病交迫的老菩薩,為他示現了人生的無常和苦痛,回想四年前與病榻中老菩薩的相處,果攝法師說:「以前我總認為是自己在照顧她,現在才了解其實是她指引我,陪我走上出家修行的道路。」

 最初對佛教的認識,是來自文學作品的閱讀,喜愛文學的果攝法師,透過許多當代作家如蕭麗紅、蔣勳、林清玄等人在著作中對佛教的描寫,認知到佛學經典是相當優美的,而弘一大師的行誼更讓他景仰,然而這些都還只是模糊的概念,直到老菩薩往生,他才機緣成熟的來到農禪寺。

 在處理遺物時,為完成老菩薩布施的心願,他來到了農禪寺,果舫法師慈悲的結緣了幾本聖嚴師父的著作,透過師父的著作,讓孩童時候就失怙的果攝法師,在遭逢母喪的哀傷時刻,如找到了長久以來「無依」的依靠。之後,他來到法鼓山、文化館當義工,一切彷彿是安排好的一般,自然地就走上出家修行的路。

 在醫院陪伴老菩薩的日子裡,果攝法師一直無法理解為何一向良善與和藹的老菩薩,卻一生都不順遂?佛法中的因果、因緣法解開了果攝法師的困惑,他遺憾接觸佛法太晚,來不及與老菩薩分享,因此在佛前發願,幫助在痛苦邊緣的人離苦得樂,得到佛法的利益。

(游淑惠)


果賢法師

8-2.jpg (11592 bytes)年前到國父紀念館聽聖嚴師父演講的果賢法師,當時聽聞出家前的果毅法師說,他即將住進農禪寺,並邀請他到法鼓文化工作。一時無法面對這個轉變的他,除了因詫異過度而傻笑不止外,一股「義氣」使然,當下決定進入法鼓文化,加入文字弘法的行列。

 三年半來,果毅法師不但在工作上一路提攜、協助,更在修行的歷程中,給了果賢法師極大的啟發。期間因而多次動念想走出家的路,但也因為置身農禪寺,看著法師們的生活,覺得好辛苦,自由慣的他更害怕過著看似被約束的團體生活,所以,對於法師們每每鼓勵他出家,總只能傻笑。

 接著更遇到生命的大轉折,離散多年的朋友回國,在相處過程中,讓他深刻感受到身陷情執中的苦。說到此,果賢法師特別感謝這位增上緣;而在法鼓文化的採訪工作中,從受訪者身上看到人生苦痛的示現,也讓他更能體會「無益之苦當遠離」的修行意義。

 而曾經對生命徬徨的他,也因為聖嚴師父在禪七的一句:「生命的目的在受報,意義在盡責,價值在奉獻。」讓他更加的篤定,而去年因採訪「出家生活體驗營」,在活動結束前的「捨戒」儀式中,許多今生無法出家的菩薩們不捨地脫下戒衣,並淚流滿面。那情景驅迫果賢法師認真去面對自己:「不知道來生還能不能得人身、得聞佛法。」而過去所擔心、怕苦的心態,也因一股菩提心和成就道業的心,而不再重要了。心念一轉,他於是在眾人意外的眼光下成為去年結夏安居最後一位上法鼓山的住眾。

 平日就經常歡喜過日子的果賢法師,還是繼續保持他的歡喜心,他希望讓所有曾經質疑出家生活是不是很辛苦的人知道,出家生活其實法喜充滿。

(辜琮瑜)


果見法師

8-9.jpg (10507 bytes)很多在出家的生涯規劃中走得跌跌撞撞的人來說,果見法師的出家歷程毋寧說是相當殊勝而順利的。殊勝的,是在這條從學佛伊始、到深思解脫道與菩薩道的差異的過程,甚至到最後向聖嚴師父提出要出家的關鍵時刻,都有善知識不斷地支持他、協助他,乃至於推他一把。

 而說到順利,其實也經歷過一番波折,尤其是內心的婉轉迴旋,更是曲折。早在紐約雪城大學念碩士時,異地求學的他就感受到一種人生的徬徨,於是同學開始引領他學佛、念佛。而那時佛法感動他的,是因為在同學們一片算命的風潮中,他聽聞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話,感到生命有了出路,不再只是紫微斗數命盤中十二個格子決定一生的宿命。

 雖然置身於海外,當時又沒有佛學社可深入佛法的他,居然也在一個特殊的因緣下,來了一批學佛的朋友,而使他擁有第一本屬於自己的佛書《正信的佛教》。

 此後他開始讀誦經典,並走向學佛的路。然而就在畢業前,接到家人來電,獲悉父親胃出血,而自己卻什麼也幫不上忙,淚眼婆娑中,他決定回來台灣。並在一個因緣下看到聖嚴師父演講的海報,進而接觸農禪寺。寺裡素樸而別有禪風的氛圍,讓他知道找到依歸之處。隔天就皈依三寶的他,學佛的路算是定了下來。

 隨後他也動了出家的念頭,學佛的過程中,家人的進出醫院及同學的猝死,讓他體驗到生命的無常及誠心相信三寶所能感受到的力量。只是師父的一番話,又讓他重新省思,師父說不希望弟子是因為厭離心而出家,要發大悲願而來。這讓他體會到自己的不成熟,所以他又開始點滴累積對師父弘願的認識,也長養了自己的菩提心。

 八十五年,隨團與師父到香港的路上,內心產生極大的感懷,因此就在同年的浴佛節,他正式在佛前發願出家,並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最妙的是,次一年隨師父到菲律賓時,隨團的菩薩知悉他的念頭,就直接向師父報告,也促使這段因緣及早成熟。

 就在一個不知如何正式向家人師長開口要出家的一個微涼的午后,車子停在公館,不知不覺走進電影院的他,早已忘卻電影的內容,只是劇中人一句台詞「準備好了嗎?」如一語驚醒夢中人般,讓他發現「不是此時更待何時?」打算出家的消息,雖然引起家人不小的震撼,但還是在家人的尊重下,成就了他。於是他順利地成為法鼓山農禪寺的住眾,並在今年落髮剃度,成就了在閱讀經典時落淚的因緣:「菩薩因憐憫眾生故,不捨生死。」

(辜琮瑜)


果迦法師

8-7.jpg (8198 bytes)出家前的果迦法師,生活過得閒適又自在,然而進到僧團後,卻能在一打板即立刻起床,每天隨眾作息。問他生活型態轉變如此大,是什麼力量改變了他?果迦法師篤定的說:「當然是佛法。」

 自小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中,在朋友眼中,對錢財、物質、婚姻都沒有興趣的怪人,雖有自己一套生活方式,卻無法滿足他內心對生命意義探求的渴望,「生命所為何來?」是他時常思索的問題。

 直到有一天,為了尋找一位多年失去音訊的朋友,來到了農禪寺,從來分不清佛教與道教差別的果迦法師,在這裡碰到許多從來沒做過,也沒想過的事:在朋友的接引下,第一次當義工,也第一次聽到「法身慧命」這個字眼,然而就在做完義工,迷迷糊糊的要離開農禪寺時,卻又發現了彌陀佛七的活動海報,算一算時間正好有個空檔,不知什麼力量促動,他就決定報名參加了。

 佛七當中,因師父的開示,解開了他對生命的疑惑,以及對出家有了正確的認識,更感動於佛法的殊勝。第五天拜佛時,突然產生一股強烈想出家的心念,發現佛法正是他追求的,精進、充實、奉獻的出家的生活更是他所企盼的,果迦法師當下在佛前發願出家。

 解七後他立刻向父親表明心意。當他說出了想法,他見到一向堅毅的父親的眼淚,雖然心裡不忍,卻未改變心意。為了讓家人清楚自己是非常堅定的,他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和家人溝通。

 一年半的溝通、一年多的行者生活,過去的果迦法師被家人和朋友笑說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對什麼都不堅持,惟獨對出家修行這條路,既篤定又堅持,如今在法鼓山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最大的感觸是:感恩三寶、感恩師父,讓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這件袈裟多麼不易穿上身,願如〈搭衣偈〉中的「生生世世不捨離」。

(黃國媛)

法鼓雜誌 106期 1998/10/15 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