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七體驗》

生活禪七開始

◎許永河

禪七雖然結束了,但是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禪的修行,
除了專注於每一個當下外,更要覺察念頭未起前的動機,
如果動了不清淨的念頭,就要趕緊懺悔,
要經由不斷地放鬆、收攝、覺照、懺悔,來提昇自己。

幸在一九八八年開始接受聖嚴師父的教誨,知道調心的重要;也參加聖嚴師父主持的禪七修行十餘次,每次禪堂的氣氛、自己的身心狀況以及師父開示的修行觀念與方法均不一樣。此次參加進階禪七,僅想藉這段時間來調養身心,練習掌握覺察身心狀態的方法,並學習與自己相處。

不要貪著境界

 這次禪七期間,師父對佛法與修行方法的開示,可以用精闢、令人感動與平實易行來形容。師父對基礎佛學觀念的開示,是以非常簡單的話語將深奧的道理說出,不僅精闢扼要,前後連貫,而且將佛法的知見與修行的觀念與方法串起,一氣呵成。師父先從戒、定、慧三學說明學佛的努力方向,繼而說明聞、思、修的法要,並依此而開展此次禪七的一系列開示。

 簡要言之,師父對禪坐方法的開示是要大家先練習放鬆身心,之後再提起止觀的方法,而後心念專一之時就可以改參話頭或以默照的方法來用功,由次第觀進入直觀,而後絕觀。

出現了柳暗花明的感覺

 在禪七密集修行期間,我不是一個勇猛用功型的人,從頭到尾我只練習調柔身心,調養身體。我的禪修態度是:在心力不穩時練習如何節省精神與體力,不將力勢用盡;在身心安定體力充足時則一鼓作氣,深入方法;從身心與方法的掌握中體會「省力處得力,得力處省力」的要領。

 因此,在頭兩天身心還未安定且昏沈很嚴重的時候,我會放鬆身心坐直身體,在蒲團上小憩片刻;在第三、四日中體力已逐漸養足,但因心仍未完全馴服調柔,因此一日之中有數次出現妄念紛飛、身心不安、無法安坐的時候。在這些時刻我通常只練習著放鬆身心,不用數息等緊密的修行方法。到了第五日以後身心已逐漸安定,可以密集使用功夫了,此時如遇上昏沈或掉舉,我會以慚愧心和願心來激勵自己。

 第五日上午,我曾短暫練習過默照的方法,但對方法的使用仍未有條理,因此,中午出坡後我坐在焚化爐旁的一張小板凳上,面對農禪寺周圍一片廣大水田,遠眺觀音山,練習放鬆身心,繼而思維身心的存在、四念處及因果因緣的關係,而後再思維默照方法的使用。經此思維逐漸掌握默照修行觀念與方法的條理,心也開始篤定。下午進了禪堂,開始將午間所思維的方法、要領逐一練習,逐漸有柳暗花明的感覺出現。到晚間開大靜之前的最後一炷香,已能更清楚地掌握默照禪法的要領了。

 第六日起床後感到身心非常安定,身體也無任何酸痛,知道這一天是可以好好用功的時候了。晨起第一炷香感覺很好,但早齋後則因昏沈而無法在方法上深入用功,直到快接近午齋時身心才又逐漸安定。午齋後師父開示大眾,只剩半天要好好把握時間修行;他以漁夫撒網捕魚為例,說撒下去的網最後總要收起來,不要放棄。他也勉勵大家只管收網,不要計較網得的魚蝦有多少,更不要期盼大魚入網。他更警惕大家不要放逸,應該把握僅有的半日好好用功。

意外地捕到一條大魚

 第六日下午收網時間,我意外地捕到一條魚。依著兩天來對默照方法的練習,下午第一炷香時很快就進入情況,身體的感覺慢慢不見了,心裡頭的妄念也逐漸減少。此時寺前流泉的淙淙水聲格外清楚,林上鳥鳴也非常清楚,禪堂內有一位女眾突然的哭叫聲也很清楚,蚊子來叮在臉上的感覺也很清楚,但我的心卻是很安定地安住在方法上。

 第一炷香結束了,引磬聲響起,將腿放了下來,心還是很安定,又將腿盤上,再回到方法。很快的另外一炷香結束的引磬聲又響起,聽到的監香果品法師說下一炷香是拜佛,起身將蓋在腿上的毛巾鋪在地板上,準備拜佛。伸展手腳又環顧周圍一圈後,覺得身心還是很安定,就不拜佛又坐回蒲團上去,再次提起默照的方法,很快又進入情況。

 在默照方法的使用之中,心非常地安定清楚,也體會到「不倚不離」的自由感覺。而後晚課時間到了,起身隨眾禮佛,身心仍然非常安定。當維那法師舉腔領眾三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心裡一個念頭生起:「我從佛法得到了好處,但我能為眾生做什麼?」眼淚突然漱漱而下,於是趕緊又放鬆身心,回到方法。

 眼淚止住了,但不久另一個念頭又起:「默照與直觀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用?」由於不能肯定自己對動中用功的方法掌握是否正確,離寺前又請求了一次額外的小參。師父很慈祥地將動中的默照禪法對我做了說明,他說動中用功仍然要以放鬆身心為起點,收攝身心之後再練習無所住而生其心。生活中起心動念時要去察覺念頭未起前的動機,如果動了不清淨的念頭就要趕緊懺悔。日常生活中禪的修行要經由不斷地放鬆、收攝、覺照、懺悔來提昇自己。

 我經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一身是病的人,這樣的一個病人能聽聞正法並且有幸在正法中修行,是三寶與眾生的恩賜。以感恩的心,願將聞法修行的功德迴向給此生養我育我、老病而清苦的雙親,也迴向給累生有恩、有怨於我的一切眾生,願他們均能早日離苦得樂。

 禪堂內的禪七結束了,生活中無盡的禪七才剛開始。願諸佛菩薩慈悲垂祐,使弟子生生世世不論在家出家,於道心得不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