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看《阿含經》怎麼教我們對付煩惱』活動報導2022/3/19

20220319看《阿含經》怎麼教我們對付煩惱活動報導
學習《阿含經》用智慧轉煩惱

人的煩惱千百種,您是煩惱世界局勢?疫情的不穩?生活?事業?抑或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係?……?法鼓山紫雲寺於三月十九日下午,邀請現任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溫宗堃助理教授,前來分享看《阿含經》怎麼教我們對付煩惱。
溫教授專長於初期佛教、巴利佛教、正念的理論與應用,對於《阿含經》更是深入研究,1123位信眾隨著溫教授輕鬆、幽默的帶領一起深入煩惱中挖寶藏。

《阿含經》是公認現存最早的經典,《阿含經》翻譯於西元4-5世紀之間,是敘述佛陀住世時應機說法度眾的實錄。阿含經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與《雜阿含經》共四部,每部經都各具特色,是佛陀當時隨機度眾的四種方法。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中提到『如果真想看佛經,應先由《阿含經》看起』。印順導師也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中提到『佛弟子所應特別重視的是一切佛法的根源,釋尊的教授教誡,早期集成的聖典──「阿含」與「律」』。中國近代學者梁啟超所著之《中國佛教研究史》中提到「吾以為真欲治佛學者,宜有事於《阿含》」,足見《阿含經》中蘊含著釋尊的智慧與慈悲,是佛弟子們修習的依歸。

教授引經文說明佛陀教導弟子時的重心,煩惱是五蘊的一部分,既然煩惱人人都有,首先要認識自己,包含認識自己的煩惱。徹底的了解自己,也就徹底的了解法,也就能消融自我,「無我」才能消除自己的煩惱才能挖出自知之明的智慧。黃恩雅分享,因為業務工作的關係,衍生而來的煩惱與焦慮經常讓自己心不安定,聽完溫教授的課後真是法喜,學習到對治煩惱可以運用慈心觀,先祝福自己再祝福他人,選擇看好的一面,視其為病人,慈心對待,這方法不錯,受益匪淺。

課程尾聲,溫教授鼓勵大眾學習禪修,體驗心靈的寧靜,才能了知五蘊無常是苦,進而以佛法增長智慧,如同 聖嚴法師在《找回自己》書中提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認識自己才是對付煩惱既治標又治本的方法。
◎文/李雯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