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回歸身心 以安心、慈心正面解『毒』


在疫情蔓延中,如何不負面思考?如何保持社交距離而不疏離?如何讓自己安心、也讓他人安心?4月17日,法鼓山行政中心於雲來寺舉辦第三場「防疫心生活講座」,邀請台北仁濟院總院院長李龍騰醫師與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對談,分享「正面解『毒』的心靈處方」,並由臺北醫學大學張育嘉教授主持,透過網路直播,與法鼓山全球分支道場專職及義工分享。



李龍騰院長首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已逾2百萬人罹病、12萬人往生,臺灣雖然相對平安,然而,為阻斷病毒的傳染,帶口罩、自主或居家隔離、減少非必要的出門、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仍讓許多人難以適應,近月來在門診中已陸續看到悲傷、憂鬰、焦慮、憤怒等臨床症狀的發生,大眾如何在不用藥物得到心安,確實是重要課題,他個人最常運用的觀念,即是聖嚴師父所說的「心安就有平安」以及「四它」。

方丈和尚分享,在疫情中,「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是必要的,因為保護自他安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關懷。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可以透過其他方式達到關懷效果。方丈和尚並提醒,疫情為全人類各個層面帶來重大的影響,在這陰影中,我們有更多因緣可以向內看,對自己進行觀照、自省,同時也更需要外看,啟發同理心、慈悲心,即是法鼓山開山的精神―大悲心起。2003年,SARS疫情引起社會人心不安的時候,聖嚴師父即曾以「逆向思考,順勢而為」的觀念引導社會大眾,勉勵大眾,有陰影的地方,一定有陽光、有光明。



方丈和尚並舉達摩祖師為慧可大師安心的公案指出,無心可安是最究竟的安心,雖然我們仍是凡夫,不可能無心,然而,還是可以學習慧可大師積極找心的精神,去面對我們的身心。在心不安時,可以試著把心從讓我們不安的現象,回到自己的身心,或者以念佛號、觀呼吸的方式,讓念頭有對象可繫緣,如此,即能得到初步的安心。

李院長也分享,作為醫護人員,在這次面對病毒疫情中,個人可以學習的三個面向:一是如何過關的技能,讓自己保持平安;二是如何過關的態度,如比爾蓋茲分享的謙卑;三是如何有過關的智慧,隨時對自己的期待做出調整,如聖嚴師父所說,把自己倒空歸零,成為一隻透徹的淨瓶,才能灌入智慧的甘露。

他並以自己的生命經驗,分享在當軍醫官時,用自己手抄的《心經》與準備聯考的胞弟分享,讓胞弟因而安下心來應考,也曾經利用整日抄《心經》的方式,陪伴自己度過醫學檢查不出來的病痛,除了科學與醫學專業之外,也相信信仰對自己帶來的安心作用。

最後,方丈和尚以聖嚴師父的法語:「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與大眾共勉,珍惜生命的每一刻及每一個因緣。

◎文:釋演化 20200417
◎圖:李東陽 202004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