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無我無境自無塵 無心自在逍遙遊

   
    西風東漸以來,吾人所處的是講功利,重效率,希望透過各種知識、技術的工具來達成慾望需求的世界。在如是運作的社會裡,你我雖取了物質條件的豐富及便利,卻顯然也陷入各種各樣的比較及爭奪,衝突和誤解之中。如此人生真可謂幸福圓滿嗎?

    在向死而生的途中,有生老病死愛別離苦,儒家說是氣性命運,道家說是心知執著,佛家則言無明無常,人生何其有限!因而無論儒、釋、道,中國思想之核心精神,皆在個體生命的修養成長上下功夫,希望直面生命真實場域中的各種可能時,能調適而上遂。

    蕭教授以《莊子•逍遙遊》寓言「鯤化為鵬」作為開端,朗顯主題:「由有限通往無限的生命歷程」。小魚子變為大鵬鳥是由小而大而化,從北冥飛昇至南冥天池,不是空間轉移,而是境界提升。不單需要外在條件的配合,主要還是生命真正希望超越飛昇的動力,積極轉化,堅定朝向目標飛去。超越而孤獨的心,卻是與天地萬物同生共在的境界。追尋的生命歷程,端賴執念的消解,堅定遠方目標,才能自在自由,遊於無境。

    然而面對他人、面對社會,其實就是在面對自我。他人和社會實際上是一面鏡子,鏡中照顯各種情緒感受,偏見、執著。莊子不僅運用寓言破解鏡中萬象幻影,也勸勉世人面對自我要能「用心若鏡」。如《莊子‧應帝王》言:「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否則會自縛自困於心知執念的偏誤與自欺,一面增添無窮的苦難,一面偏離真實的自然越來越遠。

    我們無法接受真實獨特的自己而害怕成為怪咖,但莊子寓言裡發人深省的卻是世俗眼光中外型怪異的殘疾人士;聽從社會主流意見,認為需要壯大與提升自己的社經地位,而莊子自喻為鳳凰,視惠子的相位名利為腐鼠。莊子更通過大木之無用,而得以在深山安養壯碩,顛覆你我對有用、無用的執取迷思。整個社會現象有如錯綜複雜的牛體,庖丁修練「官知止而神欲行」,消解自我,順應自然,讓刀時時如新,游刃有餘。

    蕭教授透過十三則寓言精闢解說:面對自我與現象的紛擾繁雜與解消死生病苦憂慮的自我覺醒,引領我們瞭解莊子的領悟、契入真實自然的天地宇宙之美當中。在演講最後,蕭教授舉出莊子希望世人透過心齋(在心上做工夫),達成與萬物合一之境界,並指出莊子思想與聖嚴師父的心靈環保跨越時空相契貫通。唯有無己、無待,心靈自由自在,才能臻至逍遙。

文:楊明彬
圖:張耀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