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利人利己 (洪鶴齡菩薩)

民國80年,與鶴齡師姐情同姐妹的蔡淑媖師姐,以「正信的佛教」一書與之結緣,讀後鶴齡師姐發覺,佛教是非常自在且不迷信的信仰,如獲至寶。後經淑媖師姐的接引,同年加入護持,82年成為勸募會員。隨後帶著兩個兒子接受皈依,法名屬果字輩:大兒子並參加最後一屆的佛化婚禮,同心建立聖嚴師父開示以關懷、互敬、禮讓為共識的佛化家庭。

民國88年師姐母親往生,在深陷不捨悲傷時,旋即發生921大地震。禍福旦夕,生命危脆的示現,讓師姐驚覺無常當下,生命的驟逝往往難以預料。尤其看到電視上師父關懷災區的身影,讓師姐深受感動,也開啟師姐即刻加入法鼓山台中分院災難關懷義工的因緣。秉持師父開示:「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的膚慰,讓被關懷的菩薩恍如抓到浮木,從無常苦痛中,找到自心的安定。師父指示災區的關懷要做十年,師姐在長期關懷行動中,感恩能從關懷執事中獲益良多,深刻體會「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的胸懷。

參與慈基會關懷工作一段時間後,法鼓山在各災區設立了安心站,鶴齡師姐不用長途奔波各地做個案關懷,轉而加入知客處繼續發心奉獻。師姐說:「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去」這就是利益眾生的精神。直至身體出狀況,才暫時卸下值班的執事。師姐分享生病期間,疼痛時藉由專注閱讀《高僧傳》來轉移注意力,果真能夠忘記疼痛,加上諸佛菩薩的護祐,身體逐漸恢復健康。師姐立即歡喜承擔聖嚴書院的關懷員,繼續投入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去的初發心。

聖嚴師父推行心靈環保,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的理念,深深感動師姐。平素以 師父的「四它」來面對生命課題;更以「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及「從消極的不傷害他人,到積極主動的利益他人。」的精神來長養自己的慈悲心。憶起大兒子就讀高一時,曾因疑似心肌炎急診送醫,被送入加護病房,鄰座一位因小兒子命危也心急如焚的父親,師姐不僅先同理關懷對方,並提供隨身攜帶《大悲咒》的小冊子,也專程趕回家中拜佛,再將拜佛的功德迴向給生病的小菩薩。師姐在面臨急難苦逼的境界時,仍不忘利生濟眾,不愧是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文:林月霞 石櫻櫻

圖:寶雲寺攝影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