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隨「寶雲寺」從地湧出的趙炳義菩薩

法華經中提到一段「菩薩從地湧出」的畫面,娑婆世界的國土,大地震裂,從地湧出無量千萬億菩薩,來護持佛陀宣揚佛法,並且讚歎佛陀無量功德。寶雲寺的啟建過程,也如經中所言,與佛有緣、與寶雲寺有緣的菩薩不可計數,在過程中,從地湧出,趙炳義菩薩也在其中現身說法。

炳義菩薩早在台中分院鐵皮屋時期,就進入體系擔任義工,因為有工程專業背景,義不容辭肩負場地與各項建設工作。尤其草創初期,台中分院物資與人力資源匱乏,任何活動、共修場佈都需要場地組的支援,工作負荷沈重。炳義菩薩經常肩負多職,事無鉅細,甚至還支援攝影組、法師接送與交通指揮等,有需要他就立即接手。

聖嚴師父曾開示:「對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責任和使命感,做起事來一定也能甘之如飴。」炳義菩薩深切體會這個道理。他說當義工除了當下要把事情做好,還需照顧到組員的感受。尤其在寶雲寺建造及寶雲別苑增建期間,副都監果理法師唯才是任,委付他擔任監造義工,四年間每日多趟往返兩地,隨時照看工程人員、落實工程品管,無論是走道鋪設的平直測試,或排水導流的動線規劃,無不考量行走其間的平穩舒適,及日後避免因排水造成的困擾。別苑需要整地耕作時,炳義師兄使命必達運送二十車泥土方能順利種植。工程期間,師兄必定等施工人員離開,再善後關門返家;日前別苑大殿漏水,他更不畏艱險,親自上屋頂了解問題所在。他說當領頭羊必定自己要先付出,義工菩薩才會樂意配合。護法義無反顧,是炳義師兄的自我期許。

初始因自己是業界老闆,不太注重財會細節,常因經費申報細瑣而困擾,後來體會道場經費來自十方,必須嚴管慎用;尤其銜三寶命更需撙節支出,很多工作就自己承擔下來,也感動了參與工程的人員,除自願護持日後的維修保養等小工程,更有因緣接引善知識親近佛法。炳義師兄說自己也因攝影緣故,經常紀錄許多默默耕耘的菩薩身影,及自身親近三寶的薰習,更懂得圓融與放下。對人對事也漸漸不起瞋心,凡事知足感恩。不可思議的是,在寶雲寺當義工雖然耗費許多心力,但公司營運卻更上軌道,讓他更能心無旁騖地護持正法。

炳義師兄分享與法鼓山許多的第一次生命經驗,例如參與台中分院第一次啟建梁皇寶懺法會、第一次到逢甲大學舉辦梁皇法會、總本山開山典禮的場地規畫、寶雲寺的籌建及寶雲別苑的建設等等,都是長達半年以上的運作,過程中跟隨副都監果理法師的教導,從旁薰習。師兄動容表示,特別感恩有此因緣、福報,跟著果理法師學到細心、精準與快速,讓他學會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好。當義工菩薩通宵達旦忙碌時,法師仍精神奕奕的陪伴關懷大家,法師為法忘軀的奉獻精神及慈悲的胸懷,讓炳義菩薩深受感動。師兄法喜的表示因為感動就更有力量,讓他在日後更加精進。近20年來,每週六晚上必定和接引他學佛的同修麗花菩薩一起參加念佛共修;96年起更成為副都監果理法師在聖嚴書院開課的首屆弟子,15年來未曾缺席。他也祈願趁著體力尚可,未來會把握因緣持續參加梁皇寶懺法會。

師兄表示他受菩薩戒是聖嚴師父主法的最後一屆,接受師父如沐春風的感化與洗禮,當下即發願茹素至今;並決定要常發願,因為在佛前發願,有督促作用必能達成。如聆聽果理法師講金剛經時,即發願誦持500部金剛經,每日把握時間5部、10部的持誦,精勤專注也就沒有時間浪費在攀緣或煩惱中,久而久之煩惱自然少了。也因將誦經視為定課,讓身心更加安定,充滿禪悅法喜,覺得臉部的線條也變柔和了。學佛帶來習慣的改變,也帶動生命的淨化與提升,人生更加充實有意義。一路走來,從50歲到現在已經72歲了,人身難得,現階段希望自己可以把身體照顧好,將來參加拜懺或水陸法會才能順利,減少一些障礙。

炳義師兄回想早期,自己個性比較嚴肅,有時說話不客氣,沒有站在整體的立場來考量,學佛之後更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常常提醒自己的言行要落實「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眾生所樂見。」的悲願,趙果住師姐認為趙炳義師兄一路走來有這樣的改變和承擔,更能說明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的正知見。因此,炳義師兄特別感恩此生能夠護持正法,在參與中學習消融自我,並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與人的互動更加平和喜悅。這些年,參加寶雲寺法會或活動的信眾,都可以看到趙炳義師兄帶領著攝影團隊,他們威儀具足、就像善習六度萬行的大菩薩,在各場活動中,穿梭於不同樓層,費心為整個活動留下完整的紀錄,也為菩薩身影留下最佳的見證,不愧是發大菩提心從地湧出的菩薩。

文:秋月、月霞

圖:寶雲寺攝影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