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選擇分類
日期
~
關鍵字

2022-10-27
與法相會,感應道交 學佛以前,朱麗蓉菩薩曾經有失眠的困擾,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大法鼓》節目後,她開始到農禪寺參加初級禪訓班。猶記第一次參加大悲懺時,麗蓉菩薩不禁淚流滿面,內心感到觸動與震撼!也開啟了她堅定的學佛之路。
2022-09-28
秀景菩薩育有兩位公子,約莫在小孩國小三、四年級時,看見倆小在家中嬉戲,頑皮地跑跳,心中突然升起一個念頭:「這兩個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人間有諸多苦難。除了給他們教育,還可以給他們甚麼呢?包括我自己,也一樣。人生的漫漫長路,該何以為恃?」
2022-09-28
崑明師兄從事企業教育顧問工作達30年,教學足跡遍布台灣、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曾擔任世界500強企業專案顧問(如可口可樂、通用汽車等)、臺北市政府市政教育顧問、大學客座教授、暢銷書作者,與同修瑞珊師姐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2022-09-28
法鼓山是聖嚴師父為了弘揚正信佛教,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而成立的團體。在法鼓山創辦的各個時期,有不同因緣的僧俗四眾弟子參與,大家同心協力、一步一腳印的付出奉獻,才成就了今日的規模與聲譽。在法鼓山「從無到有」的草創時期,四眾弟子們是如何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地奉獻自己的心力呢?這從榮譽董事洪祥雲菩薩的故事中,將可以一窺究竟。
2022-09-28
遇見善知識是生命中最幸運和感恩的。挫折像生命中一道沒入味的菜肴,只有經過歷練,慢火熬煮,才能有滋有味,濃郁入心。國香菩薩的生命故事、學佛歷程,處處動人,讓我們一起聽聽72歲的國香菩薩回首往日酸甜苦辣後回甘的精彩人生。
2022-08-30
臺南分院榮譽董事、也是現任召委的李澤芳菩薩及其同修賴正直菩薩,在地區行醫濟世、為人拔苦。他們發大菩提心,海內外義診,願力宏深,領眾協助法師推動弘法利生工作,並發願擔任法鼓山終身義工。澤芳菩薩伉儷在工作及修行上同願同行,令人讚歎與稱羨。 探索生命價值觀 澤芳菩薩與正直菩薩是大學牙醫系同班同學,1993年畢業,1996年結婚並於當年一起在台北永和開業。育有一兒一女,家庭美滿、事業順利。兩人當時沒有宗教信仰,但因學醫對於生命觀持斷滅論,認為人死亡,生命即完全斷滅歸零。雖然事業、家庭都很平順,但澤芳菩薩漸漸對生命產生疑情,覺得人生若是只有一輩子的時間就太沒意義了!2001年在牙科同學接引下上了身心靈課程,也接觸有機環保概念,從而開啟對靈性生命價值觀的探索,於2003年全家人飲食漸漸由葷轉素。
2022-08-30
在法鼓山嘉義分會提起阿丹師姐,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舉凡分會活動,不論是朝山、慰訪關懷、急難救助、悅眾聯誼等,都可看見她的身影,阿丹師姐總是隨和地關懷大眾,歡喜地與人結善緣。 回憶皈依聖嚴師父的因緣,阿丹菩薩說是因為接觸師父的錄音帶,認同師父安家的觀念。錄音帶中聽到師父小時候生活環境跟自己一樣的困苦,不禁邊聽邊淚流滿面!想到自己父親早逝,身為長女為分擔家計,只好放棄繼續升學轉而學習裁縫;樂觀的她笑說皈依「博士師父」,也是希望能沾師父的光,求智慧增長。
2022-08-30
從年少接觸佛寺,大學參加佛學社,到皈依師父,以及在法鼓山擔任義工服務等。也許,一切就是「緣」。 初入寺院從義工做起 小時候,不記得從幾歲起,到外婆往生為止,只要高雄市元亨寺舉辦法會,就跟著外婆前往參加。到大殿加入法會前,外婆會將她交給典座,她就待在大寮當小幫手。 因此,年少初次接觸佛寺,是從大寮義工做起。
2022-08-30
臺南分院榮譽董事蔡惠珍菩薩,發大菩提心,解行並重,福慧雙修,發願「化身來迎觀音,接引芸芸眾生」,廣結善緣。 與法鼓山結緣 從一份禮物開始 2010年在大陸工作時,好友送她一份從法鼓山世界佛教園區行願館請購的環香與大悲心筆記本與她結緣,讓她對法鼓山產生好奇,也開啟了她的學佛之路。翌年初返台休假,自己搭車上山參訪,對法鼓山的第一印象有別於一般廟宇,覺得特別清淨,當時為自己點了一盞光明燈。2012年初下定決心離開職場,結束12年的大陸工作,回到台南開始退休生活,展開為自己而活的下半場人生。極力想彌補這幾年的空白,旅行看世界,社區大學學習課程,廣交好友,忙碌的生活總少不了煩惱與空虛,如果沒有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