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北六區榮董花蓮精舍參學活動報導

北六區榮董花蓮精舍參學活動報導

4月23日北六區榮董會籌劃多時的花蓮精舍參學活動,終於在大家期待中展開了。當天天氣涼爽舒適,是出遊的好因緣,在蘭陽分院演燈法師的帶領下,早上7:00從分院準時出發。感恩分院香積組和點心組的義工菩薩,為法眷們準備了早餐,這次活動最大亮點是請法眷自行準備餐盒,(還強調不要帶太小),在法師領眾做完早課及供養之後,車上義工菩薩依序分發餐點,在過程中,大家雙手捧著餐盒,一股恭敬心和感恩心油然而生,那畫面就有如僧眾行腳托缽一般的莊嚴。

在用齋的同時,法師首先開示供養偈的意涵:供養佛是覺;供養法是正;供養僧是淨;供養一切眾生是廣結眾生之緣;在唱誦念當下心生此念,自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再輔以禪修方法細細咀嚼,更能品出「法味」。其次,今天行程安排了九曲洞,期勉大家以戶外禪的方法親近大自然,放鬆身心,忘掉諸多煩惱;到花蓮精舍參訪也是一種「請法」,車行在蘇花公路上,大家應感念開山闢路的菩薩們,今天才能有平穩便捷的請法之行,我等自當時時感恩回向。

哇~~這才一出發,不但有餐點本身所具有的美味外,更有法師開示的法味,眾人莫不法喜充滿的享用早齋。

走在九曲洞平坦的步道上,偶爾駐足佇立,閉目聆聽溪谷間的淙淙流水聲,感受山谷間拂面而來的陣陣清風;仰望雄偉矗立的岩壁。俯瞰深邃多變的溪谷,面對這堪稱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頓時塵念全消,熱惱盡除。漫步前行,每個轉彎處都是一個驚豔,猶如一幅幅的潑墨山水畫,一路舒展開來,當下身心是無比的輕安自在。

離開九曲洞回到花蓮市區,走訪位於吉安鄉的「慶修院」。這原是真言宗高野派的「布教所」,日式傳統建築,流露濃厚的江戶風格。1997年慶修院公告為縣定三級古蹟。寺院內,歷經歲月更迭的神龕、不動明王石刻、百度石、石佛等重要文物留存至今,不但敘說了這一段聚落發展的歷史,也依然聆聽著人們的祈願和祝福。

法師在回程車上和大家分享:慶修院雖然有佛堂,也有佛像,但是沒有佛法,沒有僧眾常住,也就無法發揮弘法利生的教化功能,充其量只是一個觀光景點,有點可惜了。藉此勉勵法眷們,當珍惜有正法住世、明師傳法的善因緣,精進修學。

抵達花蓮精舍,車尚未停妥,就看到副寺常空法師率同演新法師、副總會長李子春菩薩,及精舍近二十位義工菩薩們在門口列隊歡迎,有如回到自己家一般的倍感溫馨。在大快朵頤享用大廚精心料理的豐盛美食後,義工菩薩便開始分組帶領我們,探索這一慕名已久的蓮花淨土~

就如簡介影片所言,這是一方眾願成就的蓮花世界,雖然地處車水馬龍的中央路旁,唯藉由建築的設計,將嘈雜音聲隔絕於室外,真有走入陶淵明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感覺。三樓大殿空間採縱向設計,這在法會或各項活動進行都有相當的方便性。側壁上方的光明燈,採用總本山大殿三寶佛像透光呈現,莊嚴殊勝。下方作為於放置三寶物的空間,搭配木質地板及柔和燈光,讓蓮友一進大殿,自然身心安定。在一樓聆聽導覽菩薩述說著三十年來,從共修處、辦事處、分會到精舍,一路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由衷讚歎地區菩薩成就道場、護持道場的願心和用心。

導覽結束,還在四樓安排了溫馨素雅又豐盛的茶席。這是很特殊的空間,在落地窗外有一片中庭陽台,花草植栽為室內平添幾分綠意,身處其間,悠閑放鬆的品茶、喝咖啡、吃點心,也就在法師的關懷開示,和蓮友的分享中,為這次的參學活動劃下了圓滿的句點。

回程車上,一道道的分送幾位法眷自己做的點心,居然有五樣之多,再度把自備的餐盒塞滿了。分享活動心得中,除了感恩演燈法師、召集人慧嬪菩薩、車長秋玲菩薩及全程服務的各位菩薩外,最經典的一句話:「這一團很不錯,還要預約報名下一次活動。」簡單的一句話,卻是對籌辦活動的團隊成員最大的肯定和鼓勵,就在這聲聲感恩中,結束了一日參學之旅。

(報導/陳至仁‧攝影/北六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