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和尚地區巡迴關懷來到板橋辦事處這一天,資深悅眾黃秀月的長女陳佳穎也帶著小兒子一同到場,「從一張張老照片中,看見媽媽的身影,深刻體會到媽媽 不僅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充實自己,同 時成就許多人接受佛法。」對於母親,上台分享的陳佳穎既敬佩又感恩。
這位讓家人感動的鼓手、於小學任教的黃秀月,當年在參加一場教師佛學營後,收到《人生》雜誌的簡介,看到「佛法這麼好,要讓更多人知道!」護持的心油然而生,開始每月固定護持。後來從一位師兄口中,得知建設中的法鼓山正在推動募款,一九九一年便加入勸募行列,這一發心,便是二十八年。
黃秀月從勸募會員、小組長,一直到 承擔三任板橋、土城地區的召委。她回 憶有一次農禪寺舉辦法會,自己擔任接 待組義工,看著人潮不斷湧入,內心很 歡喜,聖嚴師父詢問她:「目前有多少人?」她不假思索回應:「滿了!」師 父觀察現場之後說:「六成。」師父的 回答猶如一記當頭棒喝,讓她察覺到自己起了慢心,未能認真觀察,也不清楚實際狀況。這讓她引以為鑑,提醒自己要時時練習覺察念頭。
「因緣有,要努力;自性空,不執 著。」師父教導的觀念,對她影響很大。由於婆家是民間信仰,起初同修反對她學佛,五個女兒也對媽媽忙到不見人影,感到疑惑。於是她邀請全家參加法鼓山的活動,陪伴同修參與法行會活動,從中得到佛法滋潤,孩子們則在兒童營、大專營隊裡,一年一年學習與成長,種下菩提種子。
九二一大地震那年,黃秀月帶著女兒 們持誦〈大悲咒〉為受難者祈福,當時小女兒讀幼稚園,不太會念〈大悲咒〉, 也隨著站在一旁念佛,氛圍安定攝心。還有一次,就讀小學的四女兒給她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媽媽,念佛時別胡思亂想,只要想佛菩薩和師公喔!」孩子們的善心善根,在在讓她感動良深。
家人從反對到參與,成為黃秀月最大的支持力量,讓她推動法務沒有後顧之憂。同修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孩子們則一起做家事,她不禁讚歎:「家人真是義工中的義工!」現年六十五歲的她,目前是長青班的班長、關懷員,在念佛會執掌法器,並帶領讀書會,「期望自己能持續關懷他人,帶給別人溫暖。」
◎文: 林貞均
◎本文採自<護法季刊>2019.07復刊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