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選擇分類
日期
~
關鍵字

2022-12-02
由於我們日常便生活在聲音與耳根的世界中,倘能善巧使用耳根,於靜態的環境中,聆聽鳥聲、雨聲、水聲;而於動態、嘈雜的情境中,練習使一己成為一只吸音板,工夫漸用漸深,進而會通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所揭示的「入流亡所」
2022-11-22
《增一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場,便是為人類服務的。佛教雖常說一切眾生,能夠修道悟道的,確只限於人類。
2022-11-15
人的生死,本來就是一回事,當在剛生的時候,就已決定了死亡的命運。可見生有什麼可喜,死有什麼可懼?
2022-11-08
打坐時,可以練習身心的鬆弛,在任何時間,也都可以練習。
2022-10-11
釋尊的說法,最初並未記錄成文,而是由長老比丘,記憶背誦,以口傳口地傳授給弟子們。這不僅是佛教的現象,在古代印度,如《吠陀》,為了傳持偉大的法,口誦傳承,是唯一的手段,佛教也沒有例外。在釋尊滅後,諸弟子集合起來,將各自傳持的教法
2022-10-04
我們從某些佛教圖像中,可以看到臉部有出現三隻眼的情況;也就是在兩眼之間的眉心處,另開一眼。事實上,人類不可能有三隻肉眼,所謂的第三眼,只是象徵;也就是在一對肉眼之外,另有心眼。心眼的意義有深有淺,淺的指普通人的思想活動,深的就要講到五眼了。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層次不等的四種心眼。
2022-09-27
從字面看,淨土即是清淨國土,至於如何方算為清淨,究竟清淨和比較清淨,均可稱為清淨;主觀的清淨和客觀的清淨,也都是清淨。佛教所說的淨土
2022-09-14
這跟宇宙體中的七大行星有密切關係。在唐宋時代,從梵文譯出的密部經典中,就有好幾種,是以七曜、七星或北斗為名的。這種信仰在印度為時甚早。相傳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禪修七七四十九日,即便開悟成道。成道之後的初七日中,一邊享受解脫之樂,同時思惟,應該以何種方式的善巧方便,向眾生宣說佛法。
2022-09-07
一般所知的因緣,只是指空間位置的相互關係,例如眾緣所成,即是以許多因素相加而促成某一現象的發生。事實上佛教的對象是人而非物,所以最早所講的因緣,倒不是空間物質現象的彼此關係,而是指生與死的前後關係,把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無量的過去和無量的未來,稱為無窮的三世。
2022-08-30
什麼是四念處呢?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四種觀想。身,就是我們的身體;受,是我們的身體對外界種種接觸刺激的感受;心是對於受所產生的反應、執著;法是身、受、心所產生的一切。就個人來說,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沒有法。除此,凡因緣所生的,皆是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