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數息觀 有方法

佛法告訴我們,人的生命主要是由壽、煖、識三要素所組成。壽,是壽命;煖,是攝取營養以維持體溫;識,是意識。其中,維生的根本條件是吸收養分與呼吸,又以呼吸更為重要。例如一般人即使三天不進食,勉強還可生存,但是超過三分鐘沒有呼吸,基本上腦細胞已嚴重受損,維生就非常困難了。

因此,呼吸法受到各宗教共通的重視,也被視為與養生有關。聖嚴師父指導禪修入門時,最常用的方法即為數息、隨息,從放鬆身心來感受我們的呼吸,從呼吸來調和我們的身心。這個方法如果用得好,能夠非常攝心,循次由定發慧。

數息的方法,是以吸氣、吐氣為一次呼吸,吸氣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吸氣,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等到呼氣的時候才數。每次吐氣,數一個數目,從一數到十,再從一開始。數息觀的要訣是保持自然的呼吸,但是有些人方法用不上,往往害怕吸氣時不數,數的空檔會生起妄念,因此呼氣、吸氣都數,好像連心臟都在呼吸了,或者呼氣尚未出來,就已經開始數數了,也有人數息太過用力,這些原因,都會造成控制呼吸。

所以,訣竅在於先自然地體驗呼吸,輕鬆地感覺吸氣時空氣於鼻端前流動的感覺,吐氣時再數數。要訣是:先知道呼氣從鼻孔出來一些些,然後再數,注意力在數數上,不去管呼吸的長短變化。知道從這一個數目到下一個數目都是正確無誤;一發現數數有錯亂時,馬上從頭開始數。如果發現自己又開始控制呼吸,就放掉數字,回到體驗呼吸,讓自己恢復自然的呼吸,感受氣息從鼻孔出來後,再輕輕地開始數息。

清楚地覺照呼吸,能使我們逐漸收心、攝心、安心。一般人往往心念紛雜,也沒有覺察身體,平白消耗能量而不自知。我在日本留學期間,經常看到「過勞死」的報導,現在臺灣也已經不是新聞了,這裡我們不談勞資問題,單就身心狀態而言,就是體力、心力過度消耗,沒有好好地照顧身體,猝然地失去生命。

禪修的過程即是調身、調息、調心,這首先要培養適當的飲食、睡眠及作息習慣來調和我們的身體,再透過觀察身體的覺受來反照我們的心,數息觀是非常實用的方法,身息心三者相互連動,因為有呼吸的律動,我們才得以維持生命的存在,透過調息的媒介,我們可以調身、調心,呼吸是連結身心、體驗身心的最好媒介。(節錄)

(二○一九年七月六日講於天南寺教師心靈環保自我成長營)


◎轉載至法鼓雜誌358期
◎圖:法鼓山教師聯誼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