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業力輪迴觀

佛教的無常世界觀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因緣聚散的結果,決定各種因緣聚合的力量便是業力。業力是自作自受,並把時間開展到三世因果的大視野,因此,在現世生活中遇順逆境,採取達摩大師「二入四行」中的報冤行與隨緣行,便更具有包容力與接納性,某個程度來說,亦可大幅降低貪瞋癡等煩惱心。

然而,業力若站在修行的角度來看,能否還有更積極超越的一面?其更深一層的內涵,就在於業力的運作是朝向成佛之道的助力。

如同《法華經》的一佛乘──累劫所修的一切都匯歸到成佛這件事──而這股推動的力量,取決於成佛之道上需要什麼:瞋恨心重的人,就經常會遇到瞋怒難耐的對境、貪欲心重的人就會遇到誘惑或失去的痛苦。每個困難都是成長的功課,若一直逃避,這些困難也將接二連三的出現,直到克服或已經成長到面臨這些困境,已不會再造成煩惱為止。或許直到終點那一刻,我們才會意會到:原來這一切不過是場騙局!不過我們不會在意受騙,因為真正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所以還是需要懺悔來改善與承擔,還是需要包容來提昇與接納,因為業力助我們修行的方式,是讓我們知道:這一生不是從零開始,而是以過去的累積作為修行的出發點,而我們現在的努力,都讓業力在因緣聚合中,依據我們的行為,調整不同的未來處境,並朝向那預定的淨土。所以,現在所做的每一個行動與決定,都領納了所有過去的業力,並得出我們即將面對的未來,而那個未來不是功利式的獎勵,也不是懲罰式的報應,而是我們的最終歸宿。

◎文.圖:釋常啟(僧伽大學教務長)20230107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97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