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國際茶日第二棧:療癒心靈的禪茶教室 法鼓社大帶您走進農禪日常

法鼓山社會大學在石門戶外教室,有一片綠意盎然的茶園,種植「硬枝紅心」、「迎香茶」兩種茶樹。為了落實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提倡自然環保的理念,保護環境與生態的平衡發展,茶葉班學員7年來在李宗烈老師指導下,以大自然共生共存共榮的栽培法則,學習種茶、採茶、製茶、品茶,也在心田播下慈悲護生的菩提種子。

「我們都是用友善農業的方式來耕作。」家族三代在石門種茶的李宗烈表示,石門地區的茶園隨著工商時代轉型,外銷競爭優勢不在,開始逐漸荒廢沒落,出自對家鄉茶園的濃厚情感,他13年前返鄉復育品種,復耕老家茶園,希望將石門特有的百年歷史「阿里磅紅茶」保存發揚。

心境四季如春 親近土地好療癒

「當下『心境』會影響製茶的成果,但製茶也會使『心靜』下來。」茶葉班班長邱夢瀅是最資深的學員,一語雙關說出茶與禪相輔相成的關係。兒時家中務農都是喝大桶茶,她與茶葉並不親近,但在社大學習復育快要滅絕的茶種「硬枝紅心」,一路從種植茶苗、除草、養護到採茶、製茶,在辛苦耕作中,她愛上了茶葉。

「我就是做中學,學習怎麼承擔責任,同學彼此情感就像家人一樣。」邱夢瀅現已會製作綠茶、包種茶、東方美人茶等多種茶類,雖然茶園產量有限,但會隨著四季變化製茶,會提供給參訪民眾品茗,共享清淨自然的茶香。

「我直接深入土地、觸摸茶苗、親手採摘,學習製茶多道工序後,才知道一杯好茶得之不易。」在茶葉班近4年的李麗琴說,茶苗需要歷經幾年成長才能摘採,配合四季學習製茶,也都需要時間與經驗累積,因此她在品茶時都會由衷感激,很幸運有機會接觸茶的產業,也愛上到茶園出坡的療癒時光。

學習專注當下 感恩一期一會

4月課堂中,社大校長曾濟群陪同學員們,在李老師指導下,練習手工炒茶,透過徒手翻攪茶葉,讓水分快速蒸發,保留茶汁的精華。午後靜心體驗茶禪,學員在語默間體驗放鬆,他們端著茶碗,品茶香、喝好茶,茶甘潤喉、沁入心脾,學習讓心專注於當下,珍惜一期一會的因緣。

「食農教育是當前很重要的議題,學員從做中學、學中做,甚至發心投入義工行列,一起整理維護這片自然環境。」校長曾濟群表示,法鼓山社會大學是個教育機構,為落實自然環保,透過茶葉班除了培育出許多種茶、製茶、培茶、泡茶等好手;更重要的是學習自然農法,推動友善大地,從農耕體驗中,懂得感恩自然、尊重土地,生產出健康、衛生、營養的食材。

社大表示,在三芝的戶外教室,也有特殊禪門景觀,參訪民眾走完種植原生野茶的「茶禪古道」,就能到「趙州台」喫茶趣,感受祖師大德「以茶參禪」的修行日常。歡迎響應自然環保的民眾,把握機會來社大上課,或投入義工行列,共同維護這片淨土,敬請上網查詢( https://www.ddcep.org.tw/ )。

◎文、影音:林雅櫻 ◎圖:劉嵐、林雅櫻 ◎影音素材:劉嵐 ◎配音:卓俐君 20230523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