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利人利己 健康快樂的人生~ 2021/3/20 人生系列講座活動報導

「人生有開始也有結束,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你要用什麼樣的生活去圓滿你的生命呢?」

320日法鼓山台北安和分院第二場「人生系列講座」主持人家文化研究基金會創辦人林安鴻以這個問題開場也點出今天演講的主軸「利人利己 健康快樂的人生」。邀請到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大亞創投公司合夥人郝旭烈、灣聲樂團大提琴首席陳世霖一同分享精彩的生命旅程。 

李應平以「享受與人共好的生命旅程」為題分享,學生時期就立下了人生目標,工作經歷中深刻感受到很多人非常需要社會支持,而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這份力量。在台北市文化局工作時,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有相同的機會參與藝術活動,透過藝術與文化來沉靜心靈、豐富想像力,因此推動『育藝深遠計畫』。多年後自己的孩子也因此受益,正是驗證為了公共利益做的每一步,都會回到我們身上。

執行長堅信每個人為社會出一點力、互相攜手與人共好,一定可以打造出和諧共好的社會。在台灣好基金會更陸續推出了多項計畫,『神農計畫』透過學校教育推廣有機飲食,培養孩子的味覺能力、記憶故鄉的味道。為下一代保有珍貴的土地資產,增長對家鄉的認同,是為孩童生命教育扎根的生活禪。『池上創生』喚起池上縱谷裡的敬天謝地文化、見證人與人攜手創造的美好世界。『逆風計畫』則是將藝術導入少年感化矯正教育,引導少年們放鬆、專注與安靜,重新看待自己、找到未來不一樣的自己。

          

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以「什麼都設計的人生」為題,分享自己樂在工作、時時保持行動力的原因,就是因為覺得台灣有好多事情可以做,不僅可以讓自己快樂;也可以讓別人快樂。她提出教育除了有身教、言教之外,應該還要有環境教育,因此台灣創意研究院參與許多的公共服務與社會創新,「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改造地方小學的舊校區,引導孩子感受美好的事物,孩子的行為舉止也會因此變得更好。

美學教育也可以延伸到公共領域、醫療場域,例如:「衛生所再設計計畫」,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打造安心、專業感、像家一樣的衛生所。「北花線-回遊號 公運美學計畫」從車體外觀內裝優化、品牌路線等項目著手,創造台灣公共運輸美學新面貌。艾淑婷副院長最後強調: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希望能引動一群人跟著一起行動,讓這群人一起產生未來的影響力,並且回歸到與環境共榮的最終方向。

        

下午場由郝旭烈為如何能有健康快樂的人生下了一個簡單的主題「好樣子: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財富」。曾擔任財務高階主管、財務顧問;也當過餐廳駐唱、電台主持、講師、家教老師等等,不斷斜槓的人生,他輕描淡寫的說就只是因為喜歡,所以不會累不會乏。 

要如何塑造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如何讓我們的人生有個好樣子?郝旭烈提出三個方法,第一是『多試試』,人們常在不確定的狀態下會有莫名的恐懼,多試試之後就能擴大舒適圈,試出人生不同的樣貌。第二是『一點點就好』,每次只要一點點,漸漸變成習慣,總有一天會真心感動天。第三是『再撐撐』,再撐一下,撐過了就會喜歡,就會有自信、有成就感,撐過了這個坎就是你的了。鼓勵大家活用這三個小技巧,讓自己能夠歡喜每一天!

               

「沒樣子,打破自己就是前進的開始」正是接著的主講者陳世霖的寫照。從學生時期就一直做改變、打破自己,遠赴國外學習大提琴、擔任弦樂四重奏演奏,又大翻轉至日本學習糕點。現為糕點品牌創辦人及樂團大提琴首席的陳世霖,以現場演奏揭開主題,要大家想想:如果是人的一生,會看到什麼畫面?自己有什麼感覺? 

『沒樣子』,並不是尋常所說的沒有德性、沒有好的樣子,而是指如何放捨外在成見,找到自己的樣子?陳世霖 說自己並沒有斜槓這件事,也沒有刻意的轉行,只是單純地從想了解廚藝、美食佳餚背後的故事開始,進而反思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家?他點出所認為的藝術,不是學習了什麼不是技術,而是態度「職人精神」本身就是藝術。唯有破壞自己的習慣,跳出舒適圈,適時否定自己才有不一樣的反省機會,才能深刻經歷不一樣的人生。

    

更多豐富完整的講座內容以及主講者和主持人間對於人生議題的經驗分享精采對談,未來都將製播影片,擇期再呈現。人生的答案盡在人生,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期待下一次的【安和講堂再見

文: 張妙安

攝影: 陳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