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2/06《楞嚴禪心》講座第一堂~以「三見行」轉境、轉心、轉知見

我們如何「破妄修真」,從生死煩惱中解脫。法鼓山安和分院「楞嚴禪心」講座禮請禪修中心副都監果醒法師引領大眾依著《楞嚴經》的修行地圖,從禪觀以及生活實踐踏上返妄歸真的旅程。法師期許菩薩們以「三見行」為下手處,一步步練習轉境→轉心→轉知見。生活中秉持「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態度,透過「借事成人」培養福德,以「沒有要怎麼、沒有不要怎麼樣」練習「無我」,成就慈悲心、智慧心。

古德有云:「開悟楞嚴,成佛法華」,但《楞嚴經》著實不容易懂,經中的觀念也與一般人生活經驗相反。為了讓菩薩們深入法義,安和分院在12月6日起開辦《楞嚴禪心》講座,禮請果醒法師深入淺出為大眾講授《楞嚴經》的義理,結合禪宗祖師語錄及生活體驗,再搭配法鼓山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適時說文解字,引領菩薩們契入佛法的妙義,回到人人本自俱足的佛性、真心。

果醒法師慈悲分享自己因閱讀《楞嚴經》體悟天堂、地獄皆由心生,一切唯心造,而學習不拒絕任何外在現象;並由《六祖壇經》中領悟「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平等心,以此面對一切境界,心不住相,破除顛倒。

不過,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常處於「勤修貪嗔癡,熄滅戒定慧」的顛倒狀態。這些顛倒見怎麼來的?果醒法師說明,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具備「見聞覺知」的能力,只是經常執取外境為「我」,執取身體為「我」,迷失本俱的「佛性」。

佛性人人本俱 在聖不增 在凡不減

如何破除生活中種種妄念,果醒法師以禪的修行引領大眾活用楞嚴,破妄修真,照面本來面目。那麼,「禪」是什麼?法師說,「禪」與「心」相同,「禪心」就是當下、正在聽法師說法的能力。而「楞嚴」是描述「禪心」是什麼,怎麼修證。

所謂「禪心」、「佛性」、「靈性」、「零性」等說法不過是文字上的差異,都是指涉每個人「見聞覺知」的能力。這樣的能力都是人人本俱,個個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要言之,眾生皆有佛性,也可說,眾生皆有靈性(零性),不只「人是萬物之靈」,即使一隻小螞蟻的靈性(零性)都跟我們毫無分別。

不僅「佛性」人人本俱,也無界線。每個人本俱「見聞覺知」的「佛性」「不分你我」,沒有差異,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佛性還具備「見性不滅」特質。三歲與六十歲看到恆河的能力不會滅失。即使身體一直在變化,但佛性不會變,故「見性不滅」。

只是,凡夫眾生不會以「佛性」為「我」,反而是以「身體」為「我」。甚至,多數時刻我們所說的「我」並非指涉同一狀態。例如,「我很厲害」指涉的「我」意指「能力」;「我比你有錢」的「我」則指「財富」。我們總是將「佛性」執取「財富為我」、「感受為我」.......,以致顛倒流轉。所以,生活中我們可以參「財富是你嗎?」法師給了菩薩們一個日常參禪的功課。

法師再度以「波浪」及「海水」為喻,「波浪」指是自己眼前變現的外境,「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深意在此,都是自己心識變現的。

為了避免菩薩們迷糊了,法師藉著影片「棋逢敵手」主角老人與自己對奕的過程,說明每個人生活中充斥「自導自演」狀態,也常「拔劍自射」,用記憶懲罰自己。一切為心造,心取相而煩惱生。

「認物為己」「拔劍自射」以致煩惱覆心

總括來說,煩惱何處來?來自於三個顛倒見,分別是「認物為己」、「自導自演」、「拔劍自射」。果賢法師補充說明,佛法幫助我們斷煩惱,為何有煩惱?一是「認物為己」,分不清「我」與「我所」,誤認「身體是我」,其實「身體不是我」。凡夫眾生將「我所」當成「我」,隨外在現象變化而煩惱覆心。

另一個生活中常犯的毛病就是「自導自演」,遇到障礙怨天尤人,埋怨外在人事物,凡此種種都是錯誤認知,其實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自己。果賢法師期許菩薩們,學佛是為了離苦得樂,莫以苦為樂,處於苦當中不自知,還自導自演,交流妄想。

第三個讓自己陷入煩惱的認知就是「拔劍自射」,用「記憶修理自己」。想要對治這三個煩惱,果賢法師期勉大家,莫將外在所有現象都當成「我」,「我」其實是「佛性」,將外境當成「我」就會苦不堪言;也不要「自導自演」,不要交流妄念,更不要「拔劍自射」。

生活中怎麼練習斷煩惱?果醒法師分享,以「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的態度來串習,看到不喜歡的人可以先想想「這是他嗎?」還是「我穿著對方的衣服所顯現的『他』?」
也可參「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法師解釋,日常人際互動會透過眼睛錄音、錄影,再將這些曾經錄音、錄影的影像放映出來,這都是記憶中媽媽的影像聲音,你對「心中的媽媽」的覺受,「心中的媽媽」也不會有任何反應,所以「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

法師不斷提點菩薩們參「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目的是破除「認物為己」的顛倒見。若細說,我們透過錄音錄影那位「心中的媽媽」是記憶的影像,真正的媽媽是「佛性」。

舉例而言,當我們照了一張相片,或錄了影像,影像與實體到底有什麼差別?法師說,我們大都透過記憶中的影像找到有佛性的實體,記憶中影像聲音是「物質」,而我們卻將此「物質」當成本尊(「實體」),就是「認物為己」,此一顛倒見讓眾生流轉。

果醒法師再度慈悲提點,生活中要練習關照心中所生起愛或是恨,這都只是「波浪」,將「波浪」當真,還與「波浪」互動,才會產生情緒,等於是已經欠債還繼續舉債。
當心中生起愛恨等覺受,只要清楚知道被感知的愛與恨都是現象,不要與之互動,或反問這些現象的本質。例如看到黃金所做的物品,無論其展現任何造型,本質都是黃金,亦即,任何「波浪」(現象)從沒有離開「海水」(佛性)。

但是,眾生很容易著相,陷落在五蘊所產生的種種現象,迷失了佛性。法師以波羅提尊者與異見王對話公案解說佛性「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意指,山河大地、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都在心(佛性)中,法身遍一切處。我們要常練習止息往外攀緣的心,不執空、不執有,能所雙亡,體悟能看、所看皆空寂的心,則佛性顯現。

《楞嚴經》云:「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法師特別舉了「Pot luck」的觀念說明眾生如何心於住相,迷失真心。「Pot luck」聚會時每個人帶一道菜,放在大餐桌一起讓大家品嘗。以佛法來說明,猶如自己帶了一道色身菜,放在餐桌上,餐桌就是「空性」,每個人用「佛性」產生了一道「色身菜」。「Pot luck」就像是我們的心性(佛性)所呈現的萬象。

對於這些萬象,我們不會覺得是自己心中所變現,而是將所有現象切割為「我」與「他」之別。在平等法中起自他想,這就是顛倒,也是我們與師父不同之處,果醒法師如是說。同樣是「一人一世界」,凡夫反映所有的現象,心是住在身體裡面。師父是心無所住,以身體為工具,盡形壽、獻生命,利益他人。

雖然凡夫眾生會因外在現象迷失,不知山河大地全是心中之物,但佛性不失,「見性不失」,故生命有無窮盡的希望。法師勉勵大家。同時,佛性也不會變,雖然身體一直在變化,三歲與六十歲看到恆河的能力不會滅,故「見性不滅」。

以「三見行」轉化煩惱


對顛倒見有了概念,心性剛強難調難伏,煩惱生起時,眾生的感受就是那麼「真實」,要讓自己起煩惱的對象當成「波浪」(心外之物),一時之間可能無法做到,該怎麼辦?果醒法師建議,遇到煩惱,無論不悅、歡喜都不會改變已經存在的現象。生命之貴之處在於「可以選擇」。「三見行」就是方法。


果醒法師解釋,任何一個時間都有三個選擇–知見、心態、現象。「 知見」指的無我的知見,心不住相;「心態」就是抱持「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用平等心處世,不因「現象」起煩惱。任何一個時間點都可以在「知見、心態、現象」「三見行」中學習轉化。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意見三不」–「請你提意見,不要不提」;「沒有請你提意見,不要想提」;「提意見不要期待被採納」。這是從「有我」變成「無我」學習,從中可慢慢體悟「三輪體空」。


果賢法師補充說明,一般人未學佛時,遇到問題想「轉境」(現象),改變外在環境。但外境怎麼換都不如意,知道轉外境不可得,所以要「轉心」。在轉心過程中,煩惱情緒依舊在,故要進一步轉「知見」。 凡夫轉化煩惱的次第可以先轉境→轉心→轉知見。


所謂的轉知見,果醒法師解釋,就是能轉、所轉皆空寂,可以用「沒有一定要做的事情」 為方法,也可以「沒有一定不要做的事情」來轉知見。如此訓練柔軟心。就像水一樣,你要讓水呈現出什麼模樣,水都任憑你擺佈。這是「無我」知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法師期勉大家在生活中練習「沒有要怎麼樣」、「沒有不要怎麼樣」,借事成人,借人成事。任何時間點都可以訓練能力跟德行。借事件以養德。借著任何事(波浪,外境)體驗包容的心、寬容的心,藉事結善緣。


果賢法師也期許菩薩們,人際互動要盡量成就別人,「能」與「德」非常重要,「能」是借人成事,但真正要培養的是福德,就是借事成人,以此成就自己的慈悲心智慧心。


文.陳麗珠/圖.施心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