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迎接美好的晚年》講座第一場~2.0版長者 好學不倦 愛運動 身心都健康

《迎接美好的晚年》講座第一場~2.0版長者 好學不倦 愛運動 身心都健康


怎麼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既健康又充滿活力?法鼓山安和分院在6月11日及12日舉辦《迎接美好的晚年》系列講座,首日禮請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分享博雅樂齡之道,法師期許大眾平日多微笑、多運動,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同時維持終身學習的態度,並從生活中體驗無我、無常,就能累積面對死亡的本錢,從中鍛鍊布施生命的能耐。


當天,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也與大眾分享擁有健康老年生活的妙招,勉勵長者們勿過度在意年齡,即使器官退化,依舊可以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積極參與社會,用最健康、安穩的方式面對晚年到來,當一個2.0版的長者,翻轉生命,賦予老年生活新樣貌。


隨著醫藥衛生的進步,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健康年齡卻始終未能跟得上,在台灣,前述兩者的差距長達8-10年,臥病、失智、失能的長者節節攀升,為了預防此一現象,讓長者享有品質佳的晚年生活,健康老化成了高齡化社會最重要的課題。為此,法鼓山安和分院除了開設常青班、樂夏班、念佛班等等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交交新朋友,更在課程中安排禪藝課程,希望長者多動腦、活動筋骨,還有許多新知課程,讓老人家終身學習,持續參與社會。

今年夏天一開始的《迎接美好的晚年》講座同樣吸引眾多菩薩們來聽講,6月11日演講首日雲集逾900位不同年齡層菩薩,一起來學習晚年生涯規劃。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表示,目前世界都在關注高齡化問題,安和分院亦在五、六年前著力於銀髮族的關懷,近年又與揚生基金會接觸,於課程中加入自癒力的觀念,不少長者透過此類課程得到益處,目的是希望長者們不僅活到老、學到老,還要健康到老,活出生命的意義及價值,更祈願每位長者的晚年生活都能如同聖嚴師父所說的:「活的快樂、病的健康、老的有希望,死的有尊嚴。」,期盼大家一起努力學習讓自己有個美好的晚年,對社會就是一項貢獻。


首場講座非常殊勝禮請到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與大眾分享「博雅樂齡之道」,法師開宗明義點出,美好的晚年第一件事就是善終規劃,學習每天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後一天,如此一來,就會留心生活型態及思考生死的觀念,在日常生活培養成健康的好習慣,包括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另外,也要好學不倦,終身學習,經常閱讀、紀錄、研究、發表、實行等等,這就是讓自己有個美好晚年的身心健康五戒及終身學習五戒。

「高齡化社會不能僅著重在醫療安養設施,運動、健康等預防性的身心健康才是關鍵。」惠敏法師殷殷提點大眾,並分享個人是在中年以後開始培養健康的好習慣,包括運動、刷牙、番茄時間管理等等,以此勉勵大眾若希望擁有美好的晚年當注意健康,還要終身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兩者兼具既可讓生活有動力,也可具備幫助他人的知識及體力。因此,博學多聞、雅健生活,就是高齡化社會因應之道。


另外,惠敏法師特別提及「微笑」的益處,「微笑」是修禪定關鍵,可以減緩壓力,「微笑」可以讓人隨時保持禪坐的心情。法師回憶自己當校長之後,常常笑不出來,直到七、八年前,才意識到微笑的重要性,勉勵大家多多微笑。法師還以「三法印」來解釋微笑的「三笑因緣」,體悟諸行無常,即能知足常樂,這就是解脫道;體悟諸法無我,助人快樂,即是菩薩道;涅槃寂靜,寂滅最樂,這是涅槃道。


演講最後,惠敏法師期許大家練習二件事來面對死亡,其一,體會無我,才能累積面對死亡的本錢,其二,體悟無常的道理,方能鍛鍊布施生命的能耐。

聆聽了惠敏法師的開示後,安和分院邀請了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以臨床經驗講授健康老化的現代養生原則,陳醫師以「年齡其實是一種態度」,勉勵長者們不要被生理年齡框限,當老人不老,年齡僅是數字,那麼,法定年齡65歲就不再是社會負擔,反而是一段繼續活躍參與社會、貢獻社會的黃金歲月。
陳醫師指出,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個人罹患三個以上慢性病,長者們帶著慢性病過日子是很正常的事,千萬不要被慢性病框架住生命的潛能,其實真正影響生活品質的失能、失智,故想要維持好的晚年,關鍵不是罹患幾種病,而是失能等問題,降低失能、失智風險才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


「老了,雖然器官會退化,並非完全無能為力,只要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注意營養攝取以及規律運動,參考地中海飲食,再搭配適當強度、具複雜性及動腦性質的運動,達到健身、健腦雙重目的,這就是長者養生之道。所以,新世代的長者,不妨讓自己工作久一點,健康好一點;晚一點退休,就能少一點失智,持續性的投入與社會參與,便可活躍老化、成功老化,讓我們一起忘記年齡,好好終身學習及運動,做一個2.0版的長者,翻轉社會樣貌。

有了陳醫師的專業叮囑,課程也安排了從事長者關懷的揚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許華倚菩薩親自前來教導大家安心減壓的妙招。許華倚菩薩指出,對於高齡化問題,台灣資源集中大都在後端照護,若從預防下手,或許可以縮短平均壽命與健康壽命的差距。如此,健康便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想要健康就要強化自癒力,把身體的醫生找回來,幫助我們健康到老,臥病很少,強化自癒力則必須透過飲食、運動、習慣及人際來協助。

其中,飲食、運動、習慣已分別邀請各專業領域的菩薩們分享,故許華倚菩薩特別著重在人際互動的分享,除了透過伸展運動引領大家認識自己的身體外,更特別的是,安排了感恩的練習,只見每個人在紙上描上了十指,分別在指間寫上感恩的事,寫著寫著,真的發現原來生命中值得感謝的人事物不勝枚舉,寫著寫著,每個人臉上都漾著笑容¬。


惠敏法師分享自己感恩家人、師長、社會、冤家敵人、生命、死亡、老病的提醒,許多菩薩也慷慨分享自己感恩的人事物,包括佛菩薩、家人、眼睛....,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情真的好多好多,第一天的講座就在滿滿的感恩與法喜中圓滿。

報導:陳麗珠
影像紀錄:許綺華/張愛玲/陳瑞/周淑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