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第六堂~自性起一念善 得恆沙惡盡

《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第六堂~自性起一念善 得恆沙惡盡


安和分院《改變的起點~梁皇寶懺》講座即將進入尾聲,第六堂課環繞著卷二的發菩提心、發願、發回向心以及卷三的顯果報。藉著懺文的講解,果慨法師提點大眾,因緣果報都是自己的念頭招感而來,每個人都要好好照顧念頭,境界現前,起心動念之際,學習提高覺照力,讓惡的種子隱沒,這就是完全做自己的主人。


課程開始,果慨法師再度講解犯錯難免,故當求懺悔,「懺悔」如同將杯子裡的汙垢一點一點倒出來,或許不可能一次全部倒完,只要不要讓污垢滿到無法放進「好東西」即可,法師以三時繫念的經文說明,所謂「好東西」就像明礬,入水一寸,一寸乾淨,念佛、持咒..均屬之。不過,法師不鼓勵我們將杯子的汙垢全部倒空,污垢倒空的杯子過於晶瑩剔透,眾生反而不敢用,不妨讓杯子留點小沙子,讓我們可以跟眾生在一起,一直到眾生度盡,杯子裡沙子自然而然就會消失。


由於修行漫長充滿考驗,為了給大眾修行的信心,果慨法師以《菩薩處胎經》說明,經云:「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於此樹王下,成無上正等正覺。……. 汝生快樂國,不如我界苦,汝說法甚易,我說法甚難,初說九十六,二說九十四,三說九十二。...汝所三說人,是吾先所化。……。九十六億人受我五戒者。九十四億人,受持三歸者。九十二億人,一稱南無佛。...」意思是,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三次說法所成就的人,第一會是受五戒者,第二會是受三皈依者,第三會則只要稱念一聲南無佛。


聽了佛陀所說的話,大家對修行充滿希望,即使龍華三會未得成就,因為賢劫有一千尊佛,彌勒佛是第五尊,也將未成就的眾生交給第六尊佛,但,果慨法師期許我們不要被諸佛交代來、交代去,所以要發願生生世世學佛,並且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時,聽法得成就,這是最快的方式。


菩提心 是修行根本


緊接著,課程進入本周的核心--發菩提心,果慨法師解釋,要當自己的主人前提是具備覺照力,方能不起煩惱,而覺照範圍的深廣則端視菩提心,此是修行根本,也是最終目標。《六十華嚴經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云:「一切功德中,菩提心為最;能得無礙智,從佛法化生。」那麼,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道心,是見到眾生受苦而情不自禁地生起一種慈愛心,一種捨己而救人的悲願心。菩提心的著力點,是時時刻刻想到許多人的苦難和需求,並以成就眾生為使命。因此,法師期許我們,為了廣度眾生,不需要將煩惱斷盡,煩惱可以滋潤生死,如此便可與眾生在一起,眾生因你而得利,自己也得利。


怎麼訓練自己的菩提心?果慨法師分享自己的經驗,某日在金山街上遇到賣海菜的老者,為了成就老人家稱念一聲阿彌陀佛,種下善種,法師請教烹煮方法,交談過程中,老人家念了好幾句阿彌陀佛,雖然僅花了百元購買,法師法喜滿滿,藉此期許大眾,我們要學習隨時隨處接引大眾、關懷大眾,佛陀是這樣度化眾生,我們也應該如此,而非來到道場才做。

另外,懺文中也解釋了發菩提心的重要,「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功德智慧,不可格量。」「又有一人。但作福德。不發菩提。 無上道心。譬如耕田。不下種子。既無其芽。何處求實。以是義故。須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就是希望眾生離苦得樂的心,或許無法立即成佛道,卻可提升人的品質,而且是站在眾生現在的角度來提升。法師特別分享如何接引以殺豬營生的人學佛,不妨告訴對方,除了殺豬外,持不殺其他眾生的戒,畢竟比起殺豬的所造的業,不殺其他眾生的功德更大。如此,便可讓對方持戒,修持佛法。由此可見,菩提心就是中觀,必須站在眾生的角度,以善巧的方法讓其心開意解。


怎麼發菩提心呢?依懺文:「某等今於十方一切諸佛前,十方一切尊法前,十方一切菩薩前,十方一切賢聖前, 直心正念。起殷重心,不放逸心,安住心....,等諸佛心,發菩提心。某等從今日去,至坐道場。不著人天心,不起聲聞心,不起辟支佛心。惟發大乘心,求一切種智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法師也以聖嚴師父所寫的〈菩薩行〉偈子勉勵大眾,如何成佛道,就是發菩提心。


發願 就是找到生命的方向


發了菩提心,或有可能進進退退,當以願支撐,堅固心志。懺文中的發願,無非是願我生生不墮惡趣,世世親近知識。願我四弘誓,時時不廢。法師解釋,發願不墮惡道的重要性,如同杯子必須先有形狀,才能供眾生使用。一旦墮惡道,缺少杯子的形狀,無法度眾生,所以,我們當持五戒十善以保持人身。「人身難得,就像盲龜穿過浮木孔般的困難,但遇到善知識更難,我們當珍惜、感恩師父對我們的教導。」法師再度殷殷叮囑。


至於懺文中的發願則蘊含十大願,包括初願,常持菩提心;中間六個願是常供養三寶及父母師長,護持大乘方等;後三個願,乃常值信佛國王,常嚴佛土,常願具足神智。誠如師父所言,發願就是找到生命的究竟方向,「願」應當是一個大方向,希望這一生能朝正面的路走,不要走向負面。正面是什麼?就是願這一生能以慈悲對待別人,不要自私自利;願這一生能以智慧對待自己,不要常常起煩惱;願這一生能踏踏實實地走,不要三心兩意或好高騖遠。在這個方向之下,對外,我們不會做出對社會、家人無益的事;對內,不會做出損壞自己健康、傷害自己心靈的事。


師父也鼓勵我們發大願,不是要做大人物、做大事或賺大錢,而是要為他人多設想。為社會、是為家庭、為國家、為全體眾生,自己受一點損失沒有關係;受損失的同時,其實是一種成就、一種奉獻,是值得的。那麼,該以什麼樣的心來發大願呢?「當以致誠心,來發大悲願,並將這份禮,來供養師父,我非常喜歡。」聖嚴師父這麼期許我們,也希望四眾弟子發起大悲願,而且要發恆常心的大悲願,要持續發自利利人的願。


發回向心 是無住的練習 是利他的菩薩行


懺文前五個單元講解告一段落,課程進入第六單元的發回向心,果慨法師首先簡易地介紹迴向的四個層次,包括迴己向他、迴凡向聖、 迴小向大、無上菩提
。隨後以懺文引領大眾發起回向心,「願以慈悲力,現為我證。某等願過去已起一切善業,現前所起一切善業,乃至未來當起一切善業。若多若少,若輕若重,悉以迴施四生六道,一切眾生。令諸眾生,皆得道心。不向二乘,不向三有,同共迴向無上菩提。」如果我們如法修持,就是無住生心。


果慨法師說,當我們有了迴向的心,就是慈悲心出現,這時候,心量自然廣大,人品自然提昇,菩薩道就是這樣修成的。因此,我們除了參與共修做功德迴向外,每天晚上睡前,也可將當日所修功德迴向,祝福家人、朋友,也迴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願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修行得利益。


因緣果報 起於一念心


前述懺文介紹了修行人當具備的三個要件之後,卷三進入顯果報,「佛法所講的果報必須從因緣果報來理解,才不會起疑,如同一棵樹的長成,一定得先有種子,這是「因」,還得陽光、空氣、水..等等,這是「緣」,有內在因,加上外在緣,才有樹,「果報」就是這顆樹。」法師以樹為喻,提醒大眾果報不能端看「因」,還要外緣俱足,果報才會現前。


什麼是因緣果報?心就是「因」,因緣果報,是由這一念心所感召;這念心,起一個念頭,就是種下一個因,這個因將來就會形成一種果報。因此,《六祖壇經》告訴我們:「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照顧好念頭之重要可見一斑。為此,果慨法師也舉了給孤獨長者供養精舍的例子,當負責監工的舍利弗尊者看到長者說︰「你地上的精舍未成,天上的宮殿已成就了。」舍利弗遂以神通力,顯現長者來生的果報,長者問尊者︰「我應該選那一層天?」舍利弗尊者答以「你應該選兜率天,那裏有彌勒菩薩在內院說法。」他就發願求生兜率天,其他五天就消失掉了。貧女點燈、宋朝衛仲達的例子也是同樣提醒我們,每個念頭都是一個因,起善念的功德無量。

「 緣」,則指外境,一切事物都是由「因」和「緣」互相結合,到了一定的時間,發展而成。唯有因緣互相結合才能發展成「果」,若做了壞事,沒有顯現,是緣沒有俱足。所以,有「因」不會馬上變「果」,「緣」很重要,因緣成熟才會顯果報。在此,法師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藉此勉勵菩薩們,在修學佛法過程中,遇到境界障礙,不要讓自己掉入負面情緒,第一個念頭應該生起懺悔心,懺悔往昔所造惡因,但不能停留在此,以免自怨自艾,故第二個念頭當生起正向的善念,發願不障礙他人,廣結善緣,以成就他人來開展新的生命價值。佛法所說的「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正是如此。


為了讓菩薩們明瞭境界現前轉念的重要性,果慨法師特別說明,「因」是過去生所造,現前所遇到的境界稱為「緣」,「緣」會將累世種子牽引出來,故如何詮釋境界將決定要掉出什麼樣的宿世種子,只是,多數人會依照慣性來解讀,附和過去,需要修行的原因在此。修行可以讓我們決定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面對境界,起心動念之際,學習提高覺照力,讓惡的種子隱沒,這就是完全做自己的主人。古德常說:「不怕妄起,只怕覺遲。」顯見覺照力很重要,培養覺照力的方法就是慈悲心及定課。


至於「報」,則可現報、生報及後報,所謂現報,就是因很強,緣也殊勝,這一生果現報,報就現前;生報是這一生沒有見到果報,果報在來生。後報是第三世以後,或很多世以後,因緣際會時,果報還是會現前。因此,懺文「顯果報」中引用的因果譬喻故事共計28個故事。個個都在闡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真理,因緣果報是貫通三世的。


果慨法師進一步解釋,其實果報是中性,沒有好壞,比方我們向他人借了二百元,別人來要債,理所當然,若反過來指責對方,就是在果報上加上惡因,未來會結不好的果,事情就會輪迴。如果,我們經常在果上造同樣的因,隨順種子發展,一定會輪迴,表示方法沒用上。境界現前,要止住不輪迴,只有三秒鐘,也就是發現種子浮現,身口不反應,遇到的種種不用抱怨,果報現前只有接受,代表往昔所造的業還了,要開心,生命就會往好的方向開展。


其實,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就是緣起,世界一切都是緣起,無自性,就是空,空就是真空妙有,例如,我們可以看到「有」麥克風,看到這個「有」,「有」已經在變化,「有」這個相,但「非相」,「有」是暫時有,且一直在變化。有此觀念,我執會減少,也可知我們對生命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當好好使用身體,往好的方向發展,不要執著。凡夫就是以為真的有我,才會苦,真的「有」,是「非有」,若能從「有」體驗「非有」,即見如來。


不過,果慨法師提點大眾,萬法皆空,但因果不空,果報不空,經典所說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果,今生作者是。」就是提醒我們時刻要種善因,儘可能結善緣,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學習以師父的「四他」來應對,千萬不要被現象界的事相,湮滅了修行的初發心。為此,法師還分享了自己與僧團法師的對話,僧團法師詢問:「如果在僧團都沒有事情做,會怎樣?」果慨法師先是肯定僧團法師是一位有理想的出家眾,隨即告知對方,不要讓理想埋沒在生活環境的事相中,也藉此提點大眾,千萬不要讓三寶地發生的種種枝末事情,滅卻了來到三寶地的初發心。


課程尾聲,果慨法師勉勵大家,修學佛法是盡未來際,未免我們隨著業識流轉,發願就是一個方向,即便換了一個身分,也會在繼續在佛道前進。從現在起,我們不妨學習,每天早上起床前發個願,願每個見到你而歡喜,那麼,未起床,世界就因你的發願調向美善、正向的頻道;晚上睡前,則練習迴向,將所修功德全數迴向,希望眾生離苦得樂共成佛道。

文.陳麗珠/攝影.高美惠

TOP